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曝光臺 >

穗熟食店衛生狀況堪憂 部分食品難覓"身份證"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1日 08: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很多熟食在超市是敞開式“裸裝”售賣的。(資料圖片)

廣州公園前地鐵站的絕味鴨脖店。信息時報記者 黃麗嫦 攝

  據信息時報消息:日前,廣東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鴨腳(熟食)被抽檢出大腸菌群超標,被東莞市質檢局判定為不合格産品。據悉,目前很多熟食不合格,原因主要在於流通以及存放環節上,炎夏高溫更加快細菌繁殖。而近日記者走訪廣州一些超市、便利店、熟食專賣店發現,時下大部分熟食都是“裸裝”的,消費者難知正確的生産日期;一些熟食專賣店食物處理人與收款人是同一人,存在明顯的衛生隱患。

  記者調查

  口罩、手套、帽子,缺這少那

  在廣州,熟食銷售的主要場所有菜市場、超市以及各種各樣的熟食店。近日,記者在市面上走訪時發現,一些街頭熟食品店銷售人員的衛生意識普遍不強。在銷售熟食時,銷售人員規範的操作方式是必須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但這些在街頭的熟食店執行起來就不是很規範。記者在絕味鴨脖下渡路的分店看到,銷售人員並沒有帶帽子或者口罩。記者觀察到,該銷售員一邊低頭詢問消費者要什麼,一邊將塑料袋翻轉套到手上去取鴨脖子。將鴨脖子稱重、切開、包裝好之後,這名員工脫下手套,將鴨脖子遞給消費者,並接過消費者遞過來的錢。在抽屜裏翻找一番後,再將零錢雙手遞給消費者。並沒有清潔雙手,這名銷售人員又將塑膠袋套在左手上,繼續接待另外的顧客。

  記者還留意到一個細節,在桌面上有一塊略顯發舊的抹布,銷售人員在接待完一個客人後順手用抹布擦了下桌面和手,然後將抹布往旁邊一放,沒有洗手就套上塑料袋,繼續為顧客取熟食。

  而在眾多有銷售熟食的便利店記者同樣看到了類似情景,比如7-11這樣的大型便利店連鎖,其店員在銷售熟食的時候同樣是既取食物又收錢。

  部分熟食品難覓“身份證”

  熟食産品保存的時間可以説是以小時計,存放時間的長短往往關係到它的衛生安全。根據國家去年7月公佈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産日期、保質期、生産經營者名稱及聯絡方式等內容。雖然散裝食品的“身份要求”其實早有規定,讓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記者發現執行的情況不理想。

  記者在市面上走訪時發現,部分超市的執行比較規範。比如好又多新港店,它的熟食基本上都有標到上述信息,而且還有比較顯眼的“溫馨提示牌”提醒消費者當天食用。

  但是記者在一些熟食專賣店走訪時發現情況就不是很樂觀。因為他們所銷售的鴨脖子、鴨爪子根本沒有任何相關的信息。這些鴨脖子什麼時候生産的、在冰箱裏放了多久消費者根本無從考證,也沒有任何標示提醒消費者這些食品的保質期。

  市民王女士表示,消費者購買熟食圖的是方便,但最看重的是食品衛生,她説,在超市買的熟食還有一些相關信息,但是很多熟食店,僅從熟食的包裝,根本不知道這些熟食的廠家和來源,熟食的存放時間很短,沒有生産時間,只能憑經驗來判斷其衛生質量的好壞。

  無論是超市還是一些有規模的連鎖熟食店都聲稱,這些熟食僅限當天銷售,如果賣不完會銷毀。但是因為部分商家並不願承擔當天賣不完熟食要銷毀所造成的損失,市面上仍有商家是將熟食放至第二天繼續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