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股市 >

A股資金饑渴何時緩解 資金困局將來錢從何來?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7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成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失去流動性,市場猶如無源之水。估值再低的股票,沒有資金進入,也難有表現,這大概就是目前市場的狀態。從成交量看,滬市日均從千億以上的成交水平,縮減到五六百億元的。曾經充裕的資金到哪去了?未來我們又該關注哪些資金流入渠道?本期《贏家》證券週刊,特選擇討論目前A股的資金饑渴症。期望有助於讀者把握市場的資金脈搏,從而對市場的大趨勢有所判斷。

  現狀:逐日縮量指數無力上漲

  錢,突然沒了。6月24日,滬市的交易量一度跌到了521億元左右,創下自2009年1月以來18個月中的成交新低。500余億元的成交水平,約為2009年6月份成交量的1/3,如果與2009年8月份高峰時期2500余億元的成交水平比較,本週四的成交只相當於當時的1/5。

  今年以來,資金一直呈現出逐級縮量的態勢。今年年初時,滬市單日尚有1700億元的成交量,到今年4月單日成交萎縮到不足1500億元,今年5月時滬市單邊日均成交常常不足1000億元,到6月更是萎縮到800億元以下。資金縮量與指數下跌同步運行。年初時指數尚在3200點上運行,目前指數卻苦苦糾結于2500點的支撐力有多強。

  在市場下行過程中,較為有力的反彈也曾出現過。比如本週一,指數大漲2.90%,個股普漲,讓不少投資者看到了反彈的希望。但是成交量卻僅有800余億元,資金入場積極性嚴重不足。於是在週一反彈後,週二到週五快速縮量回落,全周指數僅小漲1.58%。

  1問診資金饑渴錢到哪去了?

  從資金氾濫到幾近乾涸,突然消失的錢,究竟跑到哪去了?記者發現,導致缺錢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貨幣緊縮政策導致的流動性不足,又有新股發行等從市場抽取資金。

  貨幣緊縮致整體缺錢

  從2009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到今年偏緊的貨幣政策。政策基調的轉變成為股市流動性不足的大前提。

  雖然加息通道尚未打開,但央行收緊流動性已屢出重拳。5月10日,央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如果從2008年開始計算,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超過10次,每次上調準備金率之後,股市都遭遇一次下跌。根據分析人士的測算,3次調整準備金率對應著1萬億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3次提升準備金率意味著相當多的貨幣被擠出股市。

  日前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通貨膨脹壓力的洪峰可能已經過去,貨幣緊縮的必要性日漸降低。而近期央行也頻頻向市場進行資金凈投放,央行向公開市場已連續5周凈投放資金,累計凈投放資金高達7160億元。市場人士稱,如此鉅額的流動性投放,相當於央行將前兩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所凍結的資金量重新注回市場。雖然如此,管理層目前尚未公開表示要調整貨幣政策。

  新股IPO大量抽血

  雖然市場走勢疲軟,但新股發行卻熱鬧非凡。從2009年6月18日桂林三金獲得IPO重啟後首單發行批文至今,時間整滿一年。IPO重啟一年來,新股發行節奏穩步提升。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6月18日的一年裏,兩市共有281隻股票獲准IPO,包括168隻中小板股票、91隻創業板股票,以及22隻大盤股。其中,268隻股票已經掛牌上市,合計融資規模達到4052億元。

  一年來,在市場化詢價機制下,30倍發行市盈率"天花板"被取消,歷史上新股上市首日暴漲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近期市場又將迎來一個新股發行的高潮,農行即將發行,另外興業證券等也將發行。

  再融資來勢兇猛

  除了新股首發(IPO)從市場上吸走大量資金外,已上市公司的抽資效果也毫不遜色。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可轉債在內)61家,合計募集金額1517億元。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銀行股的鉅額再融資,目前中國銀行400億元可轉債已經發行結束並上市交易。交行配股也順利展開,A股部分的參配繳款工作于6月21日結束。6月22日,經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募集資金總額171.25億元。

  預計四大行總體再融資額度約2000億元,目前還有工行、建行、南京銀行未實施再融資計劃。據統計,工行再融資規模超過200億元,南京銀行將配股融資50億元,建行的方案在A股融資的額度僅約30億元,加上其他行,所剩餘的將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銀行再融資的金額約400億左右。

  工行、建行的再融資計劃較預期有所推遲,市場人士認為與農行新股發行密切相關,在大家都要從市場上獲取資金的情況下,工行、建行自然要先讓位於四大行中唯一未上市的農行。

  股指期貨分流資金

  新金融工具股指期貨也被認為分流了A股資金。自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現貨指數一直縮量下跌,與此相反的是股指期貨合約的成交金額卻早已超過了A股市場。本週四股指期貨成交2565.02億,而當日A股滬深兩市的成交量才不過1000余億元。"證券資金轉戰股指期貨"的觀點也被人們熱議。

  "A股市場上最活躍的部分資金轉到股指期貨市場上。"興業證券一分析人士認為,"股指期貨本身風險高,這部分資金或許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股指期貨分流資金的作用有限。"股指期貨對股票市場資金的擠出效應有限。"平安期貨李建春認為,"從資金量上看,股指期貨交易金額目前已經遠超股票市場,但股指期貨是通過保證金交易,而且是T+0交易制度,大多成交都屬日內來回交易。如果從持倉上看,目前持倉約為2萬手,持倉資金僅為30億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金所設計的股指期貨準入門檻較高,因此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資金的擠出效應非常有限。從長遠看,股指期貨的上市更有助於股票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2求解資金困局將來錢從何來?

  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渠道,才能解決目前市場的資金困局。分析人士認為,包括本幣的升值預期,小QFII等將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而信心的逐漸回暖將使得離場資金重新回到A股市場。

  本幣升值預期或帶來熱錢

  人民幣兌美元近日出現持續升值,昨日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7896元,再創近五年的新高。

  實際上本週以來人民幣匯率就結束了橫盤走勢,較美元開始升值。週一,在中國人民銀行重申匯改後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波瀾不驚,未現大幅波動。週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80元,1美元兌人民幣6.7980元,創下5年來新高,到昨日人民幣再創新高。

  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未來人民幣不會相對美元大幅升值,未來幾週內會很快實現3-4%的升值,與此同時及隨後,波動幅度將擴大並且出現雙向變動。

  "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會吸引熱錢流入中國,也能為A股帶來一定的流動性。"國都證券鄧厚林認為。觀察歷史數據也可以看出,從2005年起人民幣兌美元開始持續升值,A股也迎來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雖然不能將牛市完全歸功於本幣升值,但其作用也不容忽視。

  小QFII"南水北調"

  據報道,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管局擬放寬境外人民幣或外匯經由此類機構來內地投資A股等市場,市場將此稱作"小QFII"。以往境內資金投資香港H股的北水南調,現在變成了境外人民幣可以投資A股市場的南水北調。

  據大福證券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介紹,有關方案屬於單向性,即由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或以外匯購入的人民幣,通過該"小QFII"買賣A股,雖然這只是試點性質,但相信長遠目標是通過該平臺實施雙向互通,既容許海外資金買賣A股,同時引導內地資金流出買賣海外股票。

  中資基金目前已在港"遍地開花"。目前,內地已有華夏、嘉實、易方達、博時、南方、大成、匯添富、海富通、華安9家基金公司獲准在港設立分支機構。券商中包括工銀國際、太平證券(香港)、中信證券、光大控股、中銀國際等也已在香港安營紮寨,小QFII一旦放行,將很快得以成行。據渣打經濟學家劉健恒分析稱,2010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總量突破2000億已無懸念,目前在港人民幣存款達到809億元,打破2008年5月776.75億元的紀錄,成為歷史最高值。有市場人士認為,小QFII制度有望撬動千億的資金,為A股帶來一股活水。

  基金券商庫存資金

  在A股市場上,機構們也擁有不少未進場的"存量資金"。在資本市場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中金公司如願在今年拿到A股的自營業務資格。市場人士認為,中金公司肯定會有一部分資金入場抄底。另外,前期社保也宣佈提高入市比例,成為A股潛在的增量資金。

  另外,市場另一大機構巨頭--基金目前手握大量現金。據渤海證券最新監測數據,上週末基金倉位反彈近6個百分點。按目前的倉位和資産規模估算,301隻偏股基金約有1514.7億元潛在"子彈"可供支配。渤海證券研究所徐莉莉認為,基金倉位監測是一個滯後的數據,並不能因為股票倉位回升就認為基金對後市信心倍增,更不能代表市場信心的迅速回暖。因此基金手中的資金何時入市卻很難確定,基金並不會輕易釋放這1500多億元的彈藥。從近一週的A股交易來看,成交縮量是最大特徵,這也印證了基金觀望態度。不過,中長期鎖定消費和新興産業是基金日後市場轉好的一致選擇。

  記者點評

  信心才是最大的資金源

  市場真的缺錢嗎?缺!但市場更缺的是信心。

  從資金面來看,由於下跌市中股票的買入持有意願較低,小量的拋盤都能直接導致股價的大幅下跌,從而造成了市場缺乏資金的表象。但是這並非説明整體市場缺乏資金。在股市樓市成交減少的同時,前期有資金進入部分農産品,促成相關産品價格飛漲。這説明雖然股市資金不足,但整個市場的絕對資金量並不少,只不過這部分資金不願進入股市罷了。目前關鍵的一點還在於資金究竟在何種程度上願意流入股市,去持有股票。目前影響投資者信心的無非有這幾個,一是農行為代表的鉅額融資,另一個是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第三則是外圍市場,特別是歐債危機的演變狀況。

  這三方面中,農行鉅額融資即將成為現實;宏觀經濟方面,A股半年報即將披露,投資者可從中了解宏觀經濟的動向。而歐債危機的演變狀況在三季度中也會有一個階段性的結果。因此,目前有理由期待三季度市場信心回暖,讓離場的資金能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