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6年G20峰會的貨幣政策相關議題中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結構性政策應協同推進”,以及“推動各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將是重點關注的內容。G20峰會在2013年要求發達經濟體“謹慎推出量化寬鬆”,2015年曾提出“以合作的方式實行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不過,各國經濟復蘇力度的差異造成貨幣政策的分化,以歐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採取了超常規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歐央行于2014年6月正式步入負利率,並在2015年3月啟動開放式期限的QE購買項目;日元于2013年初實施質化和量化寬鬆政策(QQE)。
超常規的貨幣政策被大量使用,對全球經濟和通脹的傳導卻較為有限,正面的效應逐步減弱,負面效應卻不斷積累。由於潛在需求不足,寬鬆的流動性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改善企業投資,而是進入金融體系,提升風險偏好,不斷推高新興經濟體的資産價格甚至出現泡沫。而在寬鬆貨幣政策所産生的資金寬裕環境中,企業進行産能調整的動力會極大的削弱,使得經濟結構調整放緩,反而抑制總需求。此外,當各國同時實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時,會引發匯率戰,導致全球外匯市場整體波動的上升和競爭性貶值,增大貿易摩擦。
因此,全球貨幣政策的協調已凸顯其迫切性,並從單純依靠貨幣政策,到貨幣、財政、結構性政策並重的階段。(作者謝亞軒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