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9月4日到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在中國浙江的杭州舉行。G20峰會是在危機中誕生,在挑戰中升級、下一步它將何去何從?杭州峰會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成果?對世界經濟復蘇有著怎樣的推動?央視財經頻道將推出10集系列專題片《G20風雲》,講述20國集團風雨歷程……
G20的故事源起于20年前。1997年仲夏,一場沒有硝煙卻比戰爭更加慘烈的戰鬥在東南亞多國爆發,戰鬥雙方人數懸殊,一邊是多國政府,一邊是單槍匹馬。可是金融市場的戰鬥只認資金。
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與美元挂鉤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埋伏多時的索羅斯等金融大鱷張開血盆大口,大舉賣空泰銖,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跌17%。
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令吉的努力。新加坡、印尼貨幣也紛紛中招。
10月,國際炒家移師香港, 11月,韓元匯率出現暴跌,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也受到衝擊相繼破産。
亞洲金融風暴,是繼20世紀八十年代拉美經濟危機之後,又一次重大國際金融危機。這次危機將世界和各國金融系統面臨的缺陷暴露無遺。
長期以來,維繫國際經濟金融格局的是誕生於二戰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這一體系的特點是美元與黃金挂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挂鉤的固定匯率制度。
到上世紀70年代,伴隨著美國黃金儲備下降而帶來的多次美元危機,佈雷頓森林體系逐漸名存實亡。
為了維繫對貨幣政策的協調,1975年,法美德日英意六國領導人首次召開最高經濟會議,次年隨著加拿大的加入,“七國集團”這一富人俱樂部開始固定下來,討論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問題。
但G7從建立之初就是從其自身利益出發的發達國傢俱樂部,並不關心發展中國家利益或全球利益。
亞洲金融風暴的爆發表明,僅靠幾個大國管理世界經濟事務的時代已經結束,改革國際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的呼聲日益高漲。
西方發達國家也開始意識到世界各國在經濟上休戚與共,建立一個包括新興經濟體國家在內的全球共同行動“緊密小組”尤其重要。
1999年12月16日,首屆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德國柏林召開,參加會議的成員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以及歐盟,此次會議標誌著G20的誕生。
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就這樣坐到了一起,開始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等重要問題進行對話,尋求合作應對世界經濟的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