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金融科技將遭遇泡沫?”分論壇現場,嘉賓們展開熱烈討論。 本報記者 陳果靜攝
運用腦機接口技術,只要帶上神經頭盔,動動“意念”,就可以推動小球。達沃斯會場展示的這一創新技術,吸引了眾多體驗者。 本報記者 熊 麗攝
在6月26日上午的“金融科技將遭遇泡沫?”分論壇上,嘉賓們熱烈討論了Fintech是否需要監管及需要怎樣的監管等問題。
Fintech指的是金融科技,是互聯網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開展的低門檻金融服務。P2P平臺就是Fintech的表現形式之一。
近期,中國陸續發生了幾起P2P平臺“跑路事件”。宜信公司CEO唐寧認為,P2P“跑路”事件是因為有一些“壞小子”在利用新技術詐騙。因此,他強調金融業參與者和監管者都需要對金融詐騙保持足夠重視。
很多國家已經在討論對Fintech的監管問題。在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中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發佈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鼓勵創新和規範發展並重的互聯網金融業發展思路。此外,還組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全業態的自律組織——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加強行業自律的同時,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儘管有觀點認為金融科技不需要監管,但大部分與會嘉賓認為,金融科技仍然需要監管,關鍵在於要平衡監管和保護科技發展之間的關係。
在論壇上,Bitbank聯合創始人郭宏才認為,比特幣背後是區塊鏈技術,分佈式公開賬簿技術意味著其根本不需要監管。美國ARK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凱瑟琳·伍德則強調,監管並不是壞事,關鍵是如何監管。她認為,區塊鏈技術能夠給監管提供一種新的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監管效率。
唐寧認為,監管者應該採取“智慧監管”的方式,也就是講清楚關鍵的原則,並允許發展新技術。他認為,對金融科技的監管還需要開發新的技術,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來預防和識別詐騙行為。
對於Fintech未來的發展,與會嘉賓認為,Fintech並不是顛覆傳統金融,二者是互為補充的關係。凱瑟琳·伍德説,未來銀行肯定不會消失,但Fintech會提升傳統金融體系的效率,使金融市場更為靈活。(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