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美國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前稱,為確保公平和對等的貿易規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動用所有可用的政策選項,此前有分析人士稱萊特希澤可能將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這一在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後,美國很少使用的法律工具授權美國總統可對貿易夥伴採取單邊制裁措施。
不過當天這份行政備忘錄並不意味著美國將立刻啟動相關具體調查,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出臺針對中國的制裁措施,美國高級官員12號曾表示,美方如決定發起301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號説,打貿易戰沒有前途。
美國這次打出這一手牌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央視財經評論》嘉賓,中國社科院美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肖煉和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來分析。
主持人張琳:我們看到商務部的回應還是很堅決和明確的。其實我們看到中美經貿關係,應該説最近是忽冷忽熱的,發起這樣一個調查,名義上説的是知識産權的保護,但就像剛才萬喆説的,我們在知識産權保護上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完善了,應該説做的越來越好了,那這個會是他真正的意圖嗎?他背後有沒有一些其他的真實的目的?
肖煉(中國社科院美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就從美國以前和其他國家打貿易戰來講,美國是世界上一個超級大國,他不願意別人比他強,上次打日本,就是日本的經濟在世界上是第二位,日本的汽車,日本的很多高技術産業接近和超過美國了,所以美國就動用301條款,利用知識産權和所謂他的貿易保護法就把老二給打下去,他有時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就保持我的領先地位,你只要超過我,沒有道理,你沒有問題,我也得給你找出問題來,這是他的核心所在。
萬喆(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我覺得他的真實意圖,還是肖教授講的,很贊同,他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實際上你看一下他制定的歷史就可以看的出來,我們都知道他是1974年制定的有這個301,但是你要知道在1974年之前,它得有一個前身,這個是在1962年的時候他就制定了一個貿易法案,這個法案裏面他好像叫257條款,那麼這個條款從1962年到1974年有一個什麼改變呢?最大的改變是他把過去有一個非常重要條款給去掉了,就是説美國在貿易制裁當中要注意自己要擔負一定的國際義務,他把這條給去了,也就是説他覺得我為了自己的利益,國際義務這件事對我來説越來越不重要了,你如果看1974年到1988年,1988年因為特別301和知識産權,超級301都出現了,這裡面又有一個什麼飛躍,1988年的時候實際上是裏根當總統,他當時實際上就面臨著一個整個國內的企業對於他現在的經濟非常的不滿意,對於這樣一個局面,大家就認為,跟現在美國國內有點差不多,這就是因為對外貿易不平衡引起的,因為從1971年的時候它就開始逆差,到了1988年的時候這到了一個高潮,而且301在這段時間之內其實沒有真正的用過,所以他這個時候就把包括服務,除了商品貿易,還包括服務,包括知識産權全部都加了進來,然後再開始揮大棒。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是正道呀。
何為“301條款”?
美國政府可借助1974貿易法通過主動和被動條款實施貿易保護。其中,被動性條款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可實施貿易保護,主要有122條款和201條款。主動性條款,也就是通常所説的301條款,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確認某貿易夥伴的某項政策違反貿易協定,或被美國單方認定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時,即可啟動單邊性、強制性的報復措施,報復手段包括中止貿易協定、關稅等進口限制、取消免稅待遇和強迫簽訂協議等。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曾對日本動用過301條款。1989年超級301條款首次啟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日本在計算機、衛星、林産品方面封閉市場,與之展開18個月的外交協商,最終迫使日本開放相應的國內市場。1994年超級301條款再次啟用,對日本産品進入美國徵收懲罰性關稅,貿易制裁措施延至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