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港珠澳大橋。新華網發 唐耿澈攝
三十年前,跨海驅車疾馳,還是珠江口兩岸人民的夢想;三十年後,夢想照進現實,天塹從此變通途。
今天,港珠澳大橋控制性工程海底沉管隧道貫通。這意味著全長55公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
這是一項震驚世界的超級工程——迎著疾風險浪,上萬名建設者奮戰8年,在數百平方公里的壯闊海底,打通了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這是一項面向未來的開放工程。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世界級跨海交通工程,粵港澳大灣區打開發展新空間。
一橋飛架三地,粵港澳大灣區邁入大橋時代。今後,香港與珠海、澳門之間4個小時陸路車程將縮短為30分鐘。
橋梁專家譚國順認為,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了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國標準”。
連日來,南方日報記者深入港珠澳大橋建設的第一線,解碼大橋崛起背後的創新力量。
■突破挑戰
開啟技術創新的“發動機”
“2003年至2009年,6年論證、84項專題研究,讓大橋從設想走向了實操。”遠眺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辦副主任柴瑞回憶起8年前第一斗沙從海中鏟起的場景,仍然有些感慨。
“大型工程建設往往是技術創新的發動機。”在柴瑞看來,港珠澳大橋的技術創新如同金字塔,從打牢基礎到金字塔尖,層層堆疊,形成了系統的創新成果。
“第一層次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的重點項目,目前取得上百項自主知識産權,發表兩百餘篇論文,出版近20本專著,帶動20個基地和生産線的建設。”柴瑞説,第二、三層次是業主委託組織和承包人自行組織的創新,總計超過1000項。
他表示,縱觀所有創新成果,港珠澳大橋突破性成果有三個:一是推動長大橋梁建設在工業化技術進步上走了一大步;二是沉管隧道形成了設計施工成套技術;三是建立了中國外海通道的成套技術標準。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介紹,單是島隧工程就完成了一百多項試驗研究,創造了500多項技術專利,形成六個方面的創新成果,沉管安裝工程更是創下了全球最長、最大跨徑、最大埋深和最大體量等四項第一。
孟凡超是施工圖01標設計負責人,為了應對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面臨的建設管理、工程技術、環境保護和海上安全等四大挑戰,他在國內橋梁建設史上,首次系統提出“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的理念,並貫穿橋、島、隧建設的全過程。
這個理念的背後,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精密製造項目:橋墩、橋面、鋼箱梁、沉管等大型構件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成型,再整體運輸到伶仃洋海面,一片片、一件件組合拼裝,像“搭積木”一樣把大橋組裝起來,從而使建設效率大大提高。
“直到2009年,大部分橋梁的建設還是靠人工作業。而港珠澳大橋‘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理念和模式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現狀,讓中國橋梁建設的工業化水平大步邁進。”柴瑞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