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名醫話健康】腸胃虛弱、腸息肉患者 試試袪痰散瘀調體方

健康 來源:央視網 2020年05月06日 16:2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每天早晨都會出現肚子咕嚕咕嚕響、肚子疼,排完稀水樣便以後症狀就會緩解,這種情況俗稱“五更瀉”,中醫認為可能是腎陽虛導致。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儲真真介紹,如果反復出現肚子疼、拉稀、大便形狀總是缺一塊,就要考慮是否有腸息肉的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中醫認為息肉是積證,與瘀血和痰濕密切相關。如果我們常吃不易消化的肉類等油膩食物,肉類在體內容易形成痰濕,痰濕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痰凝。痰凝會阻滯身體的氣機,導致氣機運行不通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淤血。痰凝和淤血時間久了逐漸就會形成包塊,就有可能導致腫瘤的發生。

  西醫認為息肉是一個消化系統的良性腫瘤。但是,這個良性的腫瘤如果比較大,或者增長比較快,或者形體不規則,或者質地比較硬,就有可能會轉成惡性的腫瘤。

  得了息肉不要怕,中醫專家有妙方!快一起學起來。

  袪痰散瘀調體方由浙貝母(30克)、莪術(10克)、清半夏(6克)、玄參(15克)組成。袪痰散瘀調體方可袪痰散瘀、調理體質,推薦腸胃虛弱的人或腸息肉患者服用。

  浙貝母和莪術屬於君藥,浙貝母袪痰、軟堅散結。

  莪術行氣活血,軟堅散結。

  清半夏能夠化痰散結。

  玄參滋陰清熱,軟堅散結。

  清半夏和玄參能夠增加浙貝母和莪術軟堅散結、化包塊的作用,將四味藥合在一起製成的袪痰散瘀調體方,袪痰、活血散瘀、軟堅散結的效果非常好。

  推薦腸息肉患者,在袪痰散瘀調體方的基礎上,加入30克茯苓,30克黨參,15克補骨脂,可以更好地達到補腎健脾、袪痰、活血、散結的效果。

  茯苓和黨參都能夠健脾,但茯苓還可健脾滲濕、止瀉。

  補骨脂補腎溫陽、澀腸止瀉。

  專家提示,如果患者服用上述中藥後,仍不見好轉或者“五更瀉”反復發作,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資料來源:央視《健康之路》)

健康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腸息肉 | 健康
我要糾錯編輯:劉登亮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