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被3·15點名的辣條和土雞蛋,問題到底在哪兒?

健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9年03月19日 09: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上周備受消費者關注的“3·15”晚會上,辣條和土雞蛋這兩種食品被點名了。那麼,它們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被點名了呢?是不是以後對這幾種食品都要敬而遠之?還是聽我一個一個的説吧。

  【辣條】

  辣條是怎麼做的,營養如何?

  辣條又叫大面筋、素牛筋等,它是以小麥粉或其他穀物、豆類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食品。很多人説辣條是垃圾食品、沒有任何營養。其實,辣條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和豆子,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這可都是營養成分呢。所以也不能説辣條完全沒有營養,只能説是營養太單一。

  辣條中的食品添加劑,有問題嗎?

  辣條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十幾種、二十種),如色素、香精、甜蜜素……很多人會説這些食品添加劑有害,比如會造成肝臟細胞壞死和肝損傷等等。

  其實添加劑本身沒有問題。中國批准的食品添加劑有兩千多種,其中香精香料就有幾百種,大多數香精香料都沒有限量標準,也就無所謂“超標”,而且香精香料有很強的自限性,加多了就很難聞。只要是合規使用的,無論是十幾種、二十幾種都是安全的。

  節目中辣條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看了節目中報道的辣條,的確問題多多。但他們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生産!

  報道中的這些辣條幾乎都是黑工廠、黑作坊非法生産的,生産環境惡劣、衛生狀況極其堪憂,操作也非常不規範。所以這些辣條食品最大的安全問題在於從原料到生産,存在著很多不符合食品生産要求的地方。

  事實上,這種生産環境生産的任何食品都不能吃!為了吸引人們購買,它們調味豐富,很容易掩蓋原料的劣質;由於是小作坊生産,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來源和使用可能不符合規範;為了降低成本、牟取暴利,很多都是用的劣質原料,甚至會使用工業原料;它們生産過程中設施簡陋,衛生條件可能難以合格。不過,不光是辣條,所有非法生産的食品都存在這些風險。任何食品,如果是在這種環境裏生産的,都不應該吃。

  那麼,到底還能不能吃辣條了?其實,正規生産的辣條還是可以吃的。不過,辣條食品的營養價值比較差,不建議多吃。

  【土雞蛋】

  土雞蛋更健康更安全嗎?

  土雞蛋和籠養雞的雞蛋相比,營養價值上沒有很大差異,很難説孰優孰劣。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將500隻剛剛孵化的雞分為兩組,一組自由放養,另一組籠養起來。當兩組母雞都成熟後,研究人員分別對它們在50周、62周及74周時産下的雞蛋進行營養分析,結果發現,不同飼養環境並沒有顯著影響雞蛋中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含量,這兩種蛋的膽固醇含量也沒有差異。

  從安全性來説,土雞蛋也並非更安全,由於土雞散養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它受環境污染和感染病菌的風險反而較大。

  國內就有研究對土雞蛋中的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的檢測,結果顯示,土雞蛋的蛋黃、蛋清都有被污染的問題存在,這是因為土雞飼養、土雞蛋收集等環節都可能被致病菌污染。

  2010年,台灣成功大學的科研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從市場上購買了不同來源的“散養雞蛋”和“籠養雞蛋”,測量其中的二噁英含量。二噁英是一種因為燃燒産生的環境污染物,長期大量攝入有致癌的風險。他們發現,“散養雞蛋”的二噁英含量是籠養雞蛋的5.7倍。雖然絕對含量尚在可接受範圍之內,不過“散養雞蛋比籠養雞蛋污染物高”的這個事實很值得關注。

  所以,土雞蛋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好。

  蛋黃顏色越紅,營養價值越高嗎?

  其實並不會,不要憑蛋黃的顏色判定雞蛋的營養。

  蛋黃中的色素主要是一些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是最常見的兩種。不過,雞自己並不能生産類胡蘿蔔素,它們其實是來自平時吃的食物。

  對於散養的雞來説,它能攝取多少葉黃素完全決定於放養環境,比如夏季能採食到青草、昆蟲等,蛋黃顏色就會較深,冬天吃的青草昆蟲少,蛋黃顏色就會偏淡。

  而籠養、規模化飼養的商品蛋雞攝取的葉黃素取決於飼料。由於黃色較深的雞蛋更符合人們的需求,飼養者通常會額外在飼料中添加葉黃素,使雞蛋黃“品相”更好一些。其實蛋黃顏色不同,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也並沒有差異。

  而且,我們獲得葉黃素的最佳途徑並不是蛋類,而是各種蔬菜和水果。畢竟一天就吃一個雞蛋而已。

  叫“斑蝥黃”的色素是否安全?

  “3·15”爆出的土雞蛋添加了“斑蝥黃”飼料添加劑,什麼是“斑蝥黃”?

  “斑蝥黃”又叫角黃素,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甲殼、魚類、藻類等生物體內的類胡蘿蔔素。它是一種橙紅色的色素,穩定性比較好,常用於飲料、醬料、肉類等食物的調色,可讓蛋黃顏色更鮮紅,讓動物肉的色澤更紅潤。

  不過,角黃素一般不用於食品著色,主要用於飼料的添加,可天然提取,也可人工合成。用角黃素喂動物是國際通行的做法。由於人工合成要比天然提取更加經濟實惠,所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的角黃素,基本上是人工合成的。不過,有些強調“純天然”的飼養場會用天然提取的。

  歐盟對它的使用限制標準是:添加飼料中:80毫克/公斤;産蛋雞飼料中:8毫克/公斤;其他家禽及鮭飼料中:25毫克/公斤。

  研究發現,食物中的角黃素只有一小部分能被吸收,大部分會直接排出體外,吸收的比例跟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關。在動物中,吸收率只有3%到8%。而在人體中,吸收率在9%到34%之間。停止食用之後,其他組織中的會很快消失,脂肪中的則減退緩慢。總體而言,5天才能消退一半。一般在動物肉中殘留量很低,不會對人體産生什麼影響。

  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把角黃素的安全限量定為每天每公斤體重30微克,也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總體來看,這種色素的安全性還是很好的,只要是合理使用,不用太擔心。(營養師 阮光鋒)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辣條 | 土雞蛋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