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暑天養生飲食四處方

健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年08月08日 09:2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雖然已經立秋,但伏天還在繼續。所謂的“伏天”,是指農曆“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日子,宜伏不宜動。在這樣的暑天裏,養生對策不可少,高溫致病有四大特點,我們應該如何在飲食和生活上進行調整和應對呢?

  清暑熱:清淡飲食,補水補鹽

  暑屬“盛熱之氣,火也”,火熱屬陽,故暑邪為陽邪。臨床表現:高熱、大汗出、心煩、面赤、舌質紅、脈洪大。

  想清暑熱首要的是在補充水分和飲食搭配上注意。

  天氣炎熱,導致人們大量出汗後會流失水分和電解質,這時就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採用少量頻服的方式補充。

  飲食上,夏季的飲食宜清淡,葷素搭配,多新鮮蔬菜。清熱解暑的食物有綠豆、西瓜、苦瓜、馬齒莧、綠茶等。值得注意的是,清熱解暑、苦寒的食物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素體脾胃虛寒的患者則不宜食用。

  此外,也要注意防暑防曬。夏季穿衣以透氣、吸汗的棉麻絲材質為宜,利於排汗散熱。貪涼飲冷不利於排汗,溫水可促進排汗。

  養氣津:不宜吃太多溫熱類食物

  暑邪導致汗出過多,極易傷津耗氣。臨床表現:氣短、乏力、口渴喜飲、尿黃赤短少等。

  飲食上,不宜吃太多溫熱類食物,以免助陽生熱,耗傷氣津,如羊肉、荔枝、桂圓、榴蓮。

  飲食上應以益氣生津、健脾養胃為主,如西洋參、山藥、百合等。

  此外,夏天出汗過多,容易耗氣傷津。因此,要適度運動,可散步、游泳。時間則宜選擇在清晨和傍晚,天氣較涼爽的時候。

  同時,夏季晝長夜短,應順應自然,“夜臥早起”,適當午睡。值得注意的是,午睡要在餐後半小時,睡眠時間以半小時為宜。

  祛濕濁:少油炸和甜膩,適量加辛辣

  暑熱下迫,地濕上蒸,熱蒸濕動。暑熱當道,兼夾濕邪。臨床表現:頭身困重、濕疹、體型肥胖、脘痞、不思飲食、大便黏膩不爽、舌苔厚膩等。

  因此,飲食上要注意少油炸、甜、膩之物,少飲酒。

  天氣悶熱難耐時常會感覺沒有胃口,所以飲食上可以增加一些辛味食物,辛(辣)主發散,調暢氣機,可通過辛味來助肺氣宣發,利於濕邪排出。

  我們可以發現在多雨潮濕、海邊、四川盆地地區的人都會適當食用辣椒來祛濕。但是如果在北京天天吃辣椒,天氣又沒有那麼潮濕,就容易上火、長痘等,所以要根據每個人的狀態,適當地吃一點辣椒來祛濕。

  此外,祛除濕邪還可以食用健脾益胃、淡滲利濕的食物,比如薏米、冬瓜、茯苓、荷葉等。

  防寒邪:宜食用辛溫散寒的食物

  因為天氣原因,很多人夏季會貪涼飲冷,或是依賴空調冷氣。雖可解一時之酷暑,但易困阻陽氣。貪涼飲冷可困阻中焦陽氣,引起胃痛、腹瀉等。而吹空調則可導致衛陽閉鬱,引起惡風寒、頭項背受寒疼痛等症狀。

  所以,夏季不應貪涼,不宜冷水洗澡也不宜久吹空調。渾身大汗時如果用冷水洗澡,會導致毛孔迅速閉合,血管快速收縮,不益於身體健康。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吹空調不宜過冷過久,溫度應控制在26℃~28℃,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避免空調直吹身體,可以在肩背處以披肩遮擋,在空調房間不要穿露腳趾的涼鞋,防止寒從足起。

  在飲食上,大量食用生冷食物易傷陽氣。應適當食用辛溫散寒之物,以溫中散寒,如生薑、蔥、蒜等,同時蔥蒜類食物,具有豐富的植物光譜殺菌素,可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最後,提醒大家,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宜靜心寧神,遇事戒躁忌怒,“心靜自然涼” 。

  文/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谷曉紅

相關閱讀 調暢氣機 | 處方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