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關注孩子心理成長 呵護兒童心理健康

健康 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06月01日 08: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江西省都昌縣中醫院的兒童康復中心自2012年開放以來,已免費收治257名腦癱、自閉症兒童。圖為該中心康復師在為患兒進行按摩。

  人民視覺

  心理健康是兒童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由於其自我意識脆弱,生活閱歷淺,抗挫折能力較低,因而更易産生心理問題。當前,兒童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情緒問題、行為問題、應對方式問題和主觀幸福感缺失等,嚴重者還會産生心理疾病。預防和減少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生,必須採取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從今天起,我們推出“關注孩子心理成長”專題報道,聚焦兒童心理問題的現狀,探究成因和解決辦法,希望引起全社會共同關注。

  ——編 者

  兒童心理出現問題有多種原因

  孩子患“心病”,不一定是父母沒有養育好或者老師沒有教好,而是既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例如家庭、學校、社會和文化等因素

  家住山東臨沂河東區的明明今年8歲,正在上小學三年級。不久前,班主任建議他停學去看醫生。明明在爺爺和父親的陪同下,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看精神科。

  據記者了解,明明兩三歲時就比同齡的孩子好動,但沒引起家人的重視。後來,明明進了幼兒園,老師也沒注意到他有什麼異常。直到上小學,由於課堂紀律更嚴格,老師發現明明的問題很明顯。

  “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講。老師多次嚴厲批評,他依然我行我素。”明明的父親説,明明平時上課很容易分心,坐不住,在家裏做事丟三落四,寫作業拖拉磨蹭,還經常發脾氣。“最近,班主任幾乎一天一個電話向我告狀,説明明不聽管教,嚴重破壞了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我才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帶他來北京看病。”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張紀水接診了明明。“這孩子患有明顯的多動症,可能是腦功能發育異常引起。”張紀水分析,多動症的症狀是好動,在學校、商場、醫院等場所都如此,發病時間在兒童階段。正常的孩子也會比較活潑,但是該動的時候動,不該動的時候不動。多動症的孩子並不少見,幾乎每個班級都有一兩個,發病率在5%左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國)輔導中心2017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有近3000萬名中小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突出表現為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差、不能適應學習環境等。

  “多動症只是兒童心理問題的一種。兒童在各個年齡階段可能遇到不同的心理問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醫生、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辦公室主任林紅分析,0到1歲嬰兒可能遇到失去養育者、被忽略遺棄虐待、母親産後抑鬱、發育遲滯等引起的心理問題;幼兒可能的心理問題有孤獨症、口吃、異食癖等;學齡兒童可能遇到厭學、多動症等心理問題。

  “從醫學上看,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包括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家庭、學校、社會和文化均為環境因素。”林紅分析,兒童心理出現問題,不一定是父母沒有養育好或者老師沒有教好,可能是某些兒童先天比較敏感,自身比較脆弱。兒童是人生的早期階段,心智不成熟,易受到家庭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家庭環境可能影響兒童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比如家庭不和睦、單親家庭和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等。社會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影響兒童心理健康,比如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出現,導致一些兒童産生新的心理問題。

  孩子患“心病”要及時發現和治療

  兒童心理問題若不早發現早治療,後果很嚴重,不僅影響其自我意識和人格的形成,還可能影響家庭和社會

  家住瀋陽市于洪區的小毛,三四歲的時候就不愛説話,容易發脾氣,還摔東西。到了五六歲,他吃飯仍需媽媽喂,吃之前要求媽媽嘗一口,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不吃,説媽媽沒嘗過的飯菜是有毒的。爸爸認為小毛是任性,多次教訓他,但不管用。

  直到上小學,小毛的問題開始顯現。上課時,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坐不端正。後來,問題更嚴重了。老師向小毛的父母反映情況,説小毛無法正常上課,還經常影響同學們,建議他去看醫生。這時父母才開始重視小毛的問題,發現他有時還説“別靠近我”“別打我”“別害我”之類的胡話,還動手比劃著。

  父母決定讓小毛停學,並帶他去市兒童醫院看醫生。醫生問小毛,為什麼説“別害我”。小毛回答:“我跟同學們關係不好,擔心他們要來害我。”原來,小毛在學校表現怪異,同學們遠離他,用異樣的眼光看他,有時候還私下議論。小毛父母向醫生透露,小毛的叔叔患有嚴重精神分裂症。經診斷,小毛患有兒童精神分裂症。

  小毛接受了一段時間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一天,吃完晚飯不久,小毛説要出去玩,結果一去不回,父母急壞了,發動全家人多方尋找。小毛的爸爸當天深夜就報警了,第二天還在網上發佈尋人啟事,但依然沒有小毛的消息。第三天清晨,有人發現小毛躺在郊區河邊一塊石板上,並報了警。小毛這才回到父母身邊。

  “最擔心的是小毛的未來。他這個樣子估計以後很難去上學了。”小毛的媽媽一臉愁容。

  “研究顯示,至少一半的成人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第一次發作都在14歲之前。如果能夠儘早發現,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可挽救很多兒童。”林紅説。她分析,小毛很小的時候可能就發病了,只是症狀不嚴重,父母和老師沒重視。他叔叔患精神分裂症,説明他的病有明顯的家族史,因此小毛屬於容易發病的脆弱人群。如果早發現、早治療,他的狀態可能不會這麼糟糕。

  近年來,青少年因心理疾病發作導致自殘和傷害他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兒童心理問題若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後果很嚴重。”張紀水分析,對患兒,不僅影響自我意識和人格的形成,還影響學習和人際交往,嚴重的可能會造成自殘。有些心理疾病不治好,會影響到成年,造成勞動能力低下,甚至喪失勞動力,比如多動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智力低下等。患兒沒治好,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也很大。有的患者從小到大甚至到去世,都需要家人照顧;有些患兒長大後可能危害社會,比如傷害他人、破壞公共財物等;有些患兒長大後沒有勞動能力,無法給社會創造價值,反而成為親人的負擔。

  孩子逆反不能強壓

  現在的年輕家長自身多是獨生子女,教育孩子的經驗不足,一些老師對兒童心理學知識了解也不夠,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往往意識不到

  上小學三年級的超超家住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附近。一個多月前,他再也不願意去學校上課了。

  原來,超超因不守課堂紀律被班主任嚴厲批評。他不能接受,並進行言語對抗,繼而與老師發生肢體衝突。師生關係越來越僵。

  校方了解到超超不去上學的原因,對那位班主任進行了批評。該老師意識到自己教育方式有問題、與超超溝通不足,於是主動去超超家訪問。

  然而,在班主任給超超及其父母認錯道歉後,超超依然不肯去上學。於是,母親孫女士帶他來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看兒童精神科醫生。

  “在給超超做治療時,我了解到他的家庭不和睦,即父母經常爭吵。”接診的林紅介紹,每次父母爭吵時,超超總是向著處於弱勢地位的母親,但他畢竟太小了,無法阻止父親,因此他非常憤怒,卻無處發泄。母親經常在他耳邊説,自己是因為他才與他父親湊合著過。母親的話無疑讓超超的內心更加壓抑,並産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

  林紅分析,一些老師對心理學知識了解不足,與學生溝通方式不夠成熟,不能及時捕捉到學生心理可能存在的問題。“成熟的老師遇到學生過分的挑釁和對抗,應好奇這個孩子為什麼會反應強烈,然後去探索背後的原因,比如家庭背景、性格特點、是否有心理疾病等。這樣不至於矛盾激化,最後自己難收場。”

  張紀水分析,現在的年輕家長自身多是獨生子女,教育孩子經驗不足,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往往意識不到。比如,多動症是腦部發育出現問題導致,並不是兒童故意多動,如果家長批評兒童,説他們表現不好,甚至挖苦,容易對他們造成心理創傷,加劇病情。有些家長性格比較急躁,對不聽話的孩子動不動就打罵,不能冷靜思考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當發現孩子問題嚴重時,已經晚了。

  ■鏈結

  兒童心理問題有幾類?

  兒童心理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心理和行為障礙。如厭學、睡眠差、飲食挑剔等;

  發育障礙。如自閉症、多動症、抽動症、智力低下等;

  軀體和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疾病。如兒童腦垂體長腫瘤引起的精神和情緒問題、腦外傷引起的精神問題等。

  (曉 申整理)

相關閱讀 心理問題 | 小毛
我要糾錯編輯:劉登亮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