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我國疼痛學家治療三叉神經痛獲得新突破

健康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21日 09:3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日,國際英文醫學專業期刊“疼痛研究雜誌(J Pain Res)”在2018年第1期刊出我國著名疼痛學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暨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安建雄團隊題為“半月神經節三氧注射治療頑固性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成果後,受到美國杜克大學頭面痛專家Wolfgang Liedtke教授高度評價,這位目光敏銳的國際著名教授立刻聯絡作者,懇切要求雙方在該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三叉神經痛表現為頭面部反復發作的刀割樣、撕裂樣或電擊樣等令人痛不欲生的疾病,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和“人類最大的敵人”。現代醫學對三叉神經痛的研究已有260多年的歷史,目前常用的卡馬西平、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等抗癲癇藥具有頭暈等副作用,長期使用不僅會産生耐藥,而且可能引起造血功能和大腦認知功能障礙;目前流行的化學性(酒精和阿黴素)和物理性(射頻和手術)神經幹和神經節阻斷術,不僅可以引起面部麻木和肌肉癱瘓,而且復發率高;微血管減壓術則需要全身麻醉下開顱手術,也有一定復發率。

為探索不以犧牲感覺和運動等神經功能為代價的前提下控制這種頑痛,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安建雄攻讀研究生學位時,就在韓濟生院士指導下,利用針灸原理,使用經皮電刺激方法探索無創手段治療三叉神經痛,遺憾的是,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只能使三分之一的三叉神經痛病人獲得滿意療效。為了尋求更理想的突破性治療手段,安建雄隨後進行了20年漫長而艱辛的探索。其中第一個十年主要用於建立新型更接近人類三叉神經痛的動物模型;隨後的十年則在這個模型基礎上開展系列機理和治療研究,其成果陸續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雜誌。與此同時,根據轉化醫學原理,對人類三叉神經痛持續進行臨床研究。

半月神經節三氧注射係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等影像技術引導下,將藥物準確注射到病變神經靶點位置。安建雄團隊發現,這種療法不僅可以使包括手術後復發在內的90%的三叉神經痛患者疼痛有效緩解,而且對病變神經的痛覺、溫度覺和觸覺等功能有修復作用。

據悉,我國的臨床疼痛醫學近年在規模上獲得長足發展,但遺憾的是鮮有原創性成果貢獻於世。安建雄團隊的這項臨床研究成果不僅為三叉神經痛,特別是有創療法復發性、以及面部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等頑固性疼痛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治療手段,作為一種有效神經修復和調控手段,修正了以往以通過“阻斷”疼痛傳導通路治療痛症的機械唯物主義思維方式,屬於顛覆性成就。這項成果對征服當下難以治愈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具有重大理論價值。這也是這一研究成果引起國際知名同行格外關注的原因之一。

相關閱讀 三叉神經痛 | 安建雄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