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寒露養生:保暖滋陰重調暢

健康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2017年10月19日 09:4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乃“露氣寒冷凝結”之意,意思是氣溫會比白露時節更低,地面露水即將凝結成霜。隨著寒氣的增長,萬物逐漸凋落,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消,陰氣漸長,天氣逐漸轉冷。此時稍不注意,邪氣就會乘虛而入,侵襲人體,罹患各種疾病。此時間要注意幾點養生調理的方式,有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

  寒露腳不露

  寒露一詞,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標誌著氣候將向寒冷過渡。寒露過後,晝夜溫差加大,此時早晚應及時添加衣物,特別是要注意腳部的保暖,正所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中醫認為,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此時要注意避免腳部受寒。足部是足三陰經及足三陽經所經之處,若腳部受寒,寒邪循經侵入人體,影響其脾胃、肝膽、腎及膀胱等臟腑功能。此外,還應該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這不但能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而且還能緩解疲勞,有助於睡眠。

  多食滋陰之品

  寒露時節正當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當燥邪之氣侵襲人體時,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容易出現諸如舌燥咽幹、咳嗽少痰、皮膚乾燥、口唇乾裂等秋燥症狀。此時宜多食滋陰潤燥、養陰潤肺之品,如蜂蜜、芝麻、糯米、百合、番茄、梨、香蕉等。此外,還應少食油膩厚味及辛辣之物,如辣椒、花椒、桂皮、酒等。因為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更因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飲水以溫熱為佳。

  注重調暢情志

  《黃帝內經》雲:“起居有常”,指的是提倡按時作息,避免貪睡多睡損傷人體的正氣,同時也應該避免熬夜透支耗損陰津。所以,在寒露之後,應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則,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以調節陰陽平衡,調和臟腑氣血。

  秋風蕭瑟,萬物凋零,由盛轉衰,不免讓人觸景生情,勾起人們心底憂鬱的心緒,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説,淒涼垂暮之感更勝,此時情緒調養十分重要,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安寧平靜的心情,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

  運動有講究

  寒露節氣後,運動方面也要有所調整,可以選擇慢跑、登山、散步等形式,但運動時間不宜太早,這是因為晨起氣溫太低,身體素質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同時不論何種運動,都不宜過量,在全身微熱,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時,即行停止,應避免大汗淋漓,以保持陰液內斂,不使陽氣外耗,否則會傷陰損陽。若遇到陰雨天氣時,可選擇在室內運動,不可冒雨涉水,以免感受寒濕。(吳夢婷)

相關閱讀 寒露 | 燥邪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