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胎兒心臟發育新發現或有助防流産

健康 來源:新華社 2017年10月09日 09:1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倫敦9月3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利茲大學最新發佈的一項研究説,胎兒心臟的主要結構會在懷孕期間的短短4天內形成,由於很多情況下流産與胎兒心臟發育異常相關,這一新發現有助科學家更深入認識流産原因並開發相應干預技術。

  利茲大學學者領銜的研究團隊結合磁共振成像、專門編寫的算法以及三維電腦軟體等技術分析胎兒心臟發育過程。

  研究團隊對23個胎兒心臟的相關影像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在懷孕124天后,心臟的主體結構會快速“搭建”起來,心臟的4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也隨之基本形成,而這一過程僅在4天內完成。

  這項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研究介紹説,每10例流産病例中就有1例被認為由胎兒心臟發育異常所導致。現有技術條件下,醫生只有在婦女懷孕20周後才能開始有效觀察胎兒的心臟,但到那個階段即便發現發育問題也很難去干預。

  基於這項新發現,研究人員認為,醫生未來能通過更好地監測胎兒心臟發育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利用技術手段干預。研究中使用的專門影像技術經改良後也能在醫院中應用,幫助醫生高效監測胎兒心臟發育情況。

相關閱讀 胎兒心臟 | 發育過程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