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心煩也分寒熱虛實

健康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7年09月19日 17: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一時心煩意亂,適當調節情緒就會好轉;時不時煩亂不安,就不只影響情緒,還會降低工作、生活質量了。中醫典籍《傷寒論》中,對心煩有多種表述,如煩滿、煩熱、煩躁等。中醫認為,心煩有表、裏之分,有寒、熱之辨,有虛、實之異,有腑、臟之殊。治療上應辨證求因,才能治標又治本。

  1.煩躁併發熱惡寒、肢體酸痛,多為外有表寒,內有鬱熱,陽氣不得宣疏,鬱極生熱導致,可用大青龍湯解表清裏,方中麻黃髮汗解表,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茯苓益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利水,水去則煩除。

  2.大汗、大渴,熱不可耐導致的煩躁,多為胃熱熾盛、熱邪瀰漫導致。當邪熱積聚于體內而不能發散,人就會感到心煩意亂。宜用白虎湯清陽明經熱邪,滋陰潤燥,清熱除煩。

  3.心煩伴有潮熱、胸痞腹滿、便秘、腹痛拒按、心煩懊惱等,為胃腸實熱所致,應依據症狀輕重,選用大、小承氣湯或調和承氣湯。大承氣湯方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峻下熱結;小承氣湯方用大黃、厚樸、枳實輕下熱結,調和承氣湯用大黃、芒硝、甘草緩下熱結。

  4.高熱煩躁、神智不清,甚至出現説胡話症狀,多位熱邪熾盛,內陷心包,擾亂神明。治療上常用清熱解毒的石膏、黃芩、黃連、梔子等藥,配以祛痰的菖蒲、竹瀝、陳皮等,芳香開竅麝香,涼肝熄風鉤藤、犀角等共同起到清熱解毒、熄風鎮痙、開竅安神的作用。

  5.心裏煩躁,失眠,長伴嘔吐、呃逆、口苦咽乾等症狀,多為肝(膽)胃失和,膽虛痰擾而致。常用溫膽湯以清膽和胃,除痰止嘔,煩乃自除。

  6.夜間總覺得熱,心煩、失眠,常伴有皮膚斑疹,為熱邪入營血分,消灼營陰,營氣通心,心神被擾。常用清營方清熱解毒。

  7.虛煩,並伴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兩目幹澀、面色蒼白等症狀,為肝血不足。一般可用酸棗仁湯養血安神,清熱除煩。酸棗仁補血益肝,養血舍魂安神,虛熱內生用知母清熱益陰除煩,心神不寧,以茯苓寧心安神。

  8.心煩不眠,口燥咽幹,可伴頭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等症狀,為腎陰不足導致。常採用黃連阿膠湯養陰清熱,除煩安眠,方中用黃連清熱除煩,使心火不亢而能下交于腎,黃芩可助黃連清熱除煩,用雞子黃清熱益陰,使腎陰上奉於心,用阿膠補血滋陰,取血可化陰之義,芍藥和陰育陰,諸藥通用交通心腎。

相關閱讀 熱邪 | 症狀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