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三伏天灸 別一味追求“發皰”

健康 來源:廣州日報 2017年06月26日 09: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針灸專科了解到,該院“三伏天灸”貼藥將於7月2日開始。專家指出,天灸貼藥只要皮膚充血、潮紅即達到治療效果,不可一味追求“發皰”。

  五大類疾病適合天灸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針灸專科主任易偉民副主任醫師介紹,“三伏灸”屬於我國傳統醫學中的外治療法,通過在人體體表貼敷藥物,使局部皮膚充血、潮紅,極少部分患者起皰,通過腧穴經絡影響所屬臟腑,激發和調整機體內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天灸適合老年人和兒童,對治療常年反復感冒、鼻炎、支氣管哮喘、風濕骨病、腸胃功能紊亂等疾病有積極的效果,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

  具體來説,適合天灸貼藥的疾病主要有五大類: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復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虛人感冒等;

  消化系統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

  運動系統痛證: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寒濕性關節炎、蕁麻疹等;

  兒科疾病:調節免疫、增強體質,支氣管哮喘,反復咳嗽、體虛易感冒、厭食、腹瀉、遺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發皰”並不代表藥效好

  貼敷時,是要“發皰”還是不要“發皰”,這是個問題。有些患者認為,貼藥後“發皰”,意味著藥方正宗、藥效強。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易偉民指出,天灸的發皰讓有些患者不理解,往往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其實,現代臨床醫學已不主張天灸“發皰”,原因在於:第一,不損傷皮膚,也能維持一個較長的作用時間;第二,發皰後如果不注意衛生,很容易引起皮膚感染,留下疤痕,不美觀;第三,發皰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不舒適且容易污染衣物。

  天灸當天莫洗冷水澡

  易偉民指出,要想讓天灸貼藥發揮最大效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貼敷當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貼敷當天禁食生冷、油膩、過鹹、辛辣食物,特別是不要喝冷飲和吃冰鎮食物。

  3.貼敷後皮膚均有熱感,因個體皮膚耐受性不同,以皮膚感覺和耐受程度為觀察指標,避免灼傷皮膚。

  4.貼敷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嚴重者可外涂皮膚軟膏以減緩刺激,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泡,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發泡時搽燙傷軟膏或前往醫院處理,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芋頭及戒食魚蝦、生雞等易致敏食物。

  5.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或來醫院處理。

  6.天灸貼藥治療應堅持,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貼藥,中途不要間斷,對鞏固治療效果、增強機體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相關鏈結: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天灸貼藥信息

  貼藥地址:門診A區一樓掛號大廳

  貼藥科室:中醫針灸科

  貼藥時間:伏前:7月2日;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加強:8月1日;末伏:8月11日

相關閱讀 貼藥 | 天灸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