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誰能想到,中國跆拳道的運動裝備是從一堆業餘的散打器材發展起來的,在摸索和嘗試的過程中中國跆拳道走了太多的彎路,那個時候,更多的是鍛鍊了運動員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跆拳道國家隊陳立人教練有一句名言:“我們的訓練場地、器材和裝備沒法和外國比,但是我們中國人的骨頭比他們硬。”走到今天,我們的條件好了,什麼都不缺了,但更值得珍惜的是過去的痛苦和流過的汗水,希望那些寶貴的回憶能永遠激勵中國跆拳道國家隊。陳立人憑藉他的智慧和毅力帶出了一個鋼鐵般的隊伍,他們從稚嫩到成熟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痛苦,但是另人讚嘆的是他們僅僅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用散打器材實現了跆拳道屢次奪冠的奇跡! |
| |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選手陳中一舉奪冠。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將陳中、羅微再次奪冠。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連續兩屆奧運會屢屢奪冠。短短5年裏,的中國跆拳道國家隊實現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陳中:是一個奇跡,然後緊接著是2000年,我在奧運會上拿到了冠軍,等於説是,我們從95年練,練到2000年,五年,拿到了奧運的冠軍。
然而,金牌與榮耀背後付出的是艱辛與汗水,對於在當時條件極差的跆拳道國家隊來説,並沒有專業的訓練器材和裝備,而那些跆拳道強國的教練看到我們訓練時他們的態度是不屑和質疑。
陳立人:在這個過程裏面雖然當時很土,練跆拳道好多一些韓國的教練過來看,那麼土,你們練的是什麼玩意兒。
但就是這些“非專業”的訓練裝備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冠軍。
主持人:跆拳道是一項競技類運動,起源於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2000年在悉尼奧運會才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了解這項運動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比賽中運動員是靠擊打對方有效部位來得分的,而雙方在對戰時也是十分激烈的。那麼,這樣一個靠身體接觸決定勝負的比賽項目,應該説是非常的危險,很容易造成運動員的傷害,所以在比賽之前每個選手都要穿上自己的戰衣才能開始實戰,包括:護頭、護甲、護臂、護腿,發展到現在由於運動員在比賽中越打越勇越打越瘋狂,裝備也在不斷的完善,像護齒這樣的護具也成為了比賽中必須的裝備。那麼運動員在平時訓練的時候除了雙人對戰以外,更多的時候是借助沙袋、大腳靶、小腳靶啊等等這些專業的訓練器材來達到訓練效果的。然而,我們中國跆拳道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國家隊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專業根本沒有訓練裝備,甚至連專業的教練都沒有,那麼他們是憑什麼在短短5年中就在奧運賽場上稱雄?他們的金牌武器到底是什麼呢?
1994年,國際奧委會在巴黎召開會議,跆拳道將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得到這個消息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委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因為這個決定對中國的金牌榜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陳立人:因為當時韓國在巴塞羅那拿了12枚金牌,咱們拿了16枚金牌。如果跆拳道作為正式項目進入奧運會以後,韓國的這一塊因為他是個優勢項目,是由他推上來的,所以對我們整個奧運的軍團取得了很大的一個影響,他就極有可能超越我們。
經過幾輪反復的討論之後,總局和體委的領導們做出了一個決定,任命陳立人負責開展這個項目。而對於練習散打和拳擊出身的陳立人來説,他臉上露出的是一片茫然。雖然心中有千萬個不情願,但還是服從了組織上的安排。
| |
陳立人:第一個當時作為我本人來講我是反對的,一個我不熟悉這個項目,況且我對跆拳道的項目我一無所知,我甚至都沒看過什麼是跆拳道項目,只是偶爾聽説韓國有一個跆拳道項目。
對跆拳道一無所知的陳立人,開始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因為他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跆拳道?招集什麼樣的運動員才能符合這個項目的標準?幾天后,陳立人買了一張去往河南火車票,他認為那裏可能會有自己心中合適的人選。
陳立人:我只憑著我的感覺,因為當時我是散打運動員,在中國的武術裏面有南拳北腿,北腿就是説北方的腿比較好,後來就是説跆拳道這個項目來了以後,它主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腿的基礎,那應該去尋找北方的,少林寺那是北腿的地方,出腿的地方。
憑著直覺,陳立人來到河南召集了七名運動員,而陳中就是當時其中的一元。還在河南省籃球隊集訓的她,聽説要去北京,還能上北京體育大學。雖然還不知道什麼是跆拳道,但抱著闖一闖的心態,她就跟著陳教練去了北京。
陳中:當時根本就不知道跆拳道是什麼。然後就覺得,她這個樣子怎麼讓她練跆拳道呢,因為跆拳道以前就覺得跟柔道,或者摔跤那樣的,就必須有力量,或者你必須要強壯才能。
左拼右湊,陳立人終於招集了12名運動員成立了這個項目臨時的隊伍。但是緊接著,又一個巨大的困難向他襲來。
陳立人:一無所有,第一就是説沒有訓練場地,沒有訓練器材,這是最關鍵的基本的保障沒有。
沒有場地,沒有器材。這就好比戰士沒有屬於自己的槍,該如何上戰場打仗一樣。由於國家當時對跆拳道這個項目還看不到希望,所以這些困難就只能由陳立人一個人來扛。這樣的局面實在讓他不知該如何是好,可當他看到一個個跟隨他背景離鄉的孩子們時,就又一次告訴自己,一定不能負了她們。
| |
陳中:然後到了北體,北京體育大學,然後出乎意料的就是,我們沒有場地,天天就是繞著學校跑步,繞著我們學校,然後一跑要跑八圈,八圈相當於一萬米。
陳立人:我招了這幫小孩,才十二三歲,我對他們有責任,他們離開了學校,離開了父母,跟我幾年以後回去啥也不是,怎麼辦?
就這樣,陳立人憑藉過去在拳擊隊任教練時的關係,在北體大協調到了一塊珍貴的場地。拳擊隊訓練時,他們就在操場上跑圈,拳擊隊休息時,他們就到場館裏去訓練。在沒有一點資金的情況之下,隊內自酬了一比費用買到了一些散打訓練的器材開始了對跆拳道的嘗試。
陳立人:當時訓練器材,當時國內沒有,別説當時沒有錢,有錢也買不著,沒有這個器材,當時情況下面,在這個過程裏面我當時去買了一部分散打的器材,當時作為我們的概念來講有點相似。
在前幾個月的訓練中,隊員們幾乎沒訓練過技術,每天要在操場先跑上一萬米,然後拉柔韌,練體能。雖然爭取到了訓練場地,但是能夠讓他們進去訓練的時間幾乎寥寥無幾。沒有跆拳道專用的腳靶,拳擊館門口的那棵大樹就變成了她們的訓練的器械。
陳中:就穿鞋,就往樹上,後踢,踹,踹後踢,後踢完了,擊打就是到樹這兒控制,然後回收。那時候也不知道疼,反正我就覺得挺奇怪的。
除了拿樹當靶子,沒有跆拳道專用的墊子,隊員們只能在拳擊館裏破舊的地毯上練習腿法,而跆拳道的動作中腳下的旋轉步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地毯上長時間的磨擦,使她們的腳上磨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水泡。
陳中:在那個艱苦的時候,真的是硬挺下來的。腳上的泡全是自己回去,在床上拿個針,就咱們那縫衣服的針,然後穿一根線,在腳上縫針。就拿著那個泡,給它捏捏捏軟了以後,從這兒縫過去,縫過去把線穿過來,然後讓那個水流出來,就從那個線裏面流,這一根還不算,裏面還會有泡,再慢慢捏,捏裏面的第二層泡,然後再使勁給它穿過來。
魔鬼般的訓練一直伴隨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在一次訓練中,陳立人讓陳中光著腳在一個佈滿煤渣的跑道上跑完一萬米。而當時的陳中只能跑三千米,陳立人嚴肅對她説,跑不下來爬也要爬完一萬米。因為在他的思維裏,戰勝對手的前提先要戰勝自己。
| |
陳立人:那時煤渣那個跑道,是一個體校的煤渣跑道裏面,當時我們要求陳中跑完一萬米,陳中沒跑下來,當時情況下我要他把後面的四五千米全跑完,跑到他手裏腳裏膝蓋全是血。
工夫不負有心人,黑暗過後迎來的便是光明。就這樣,跆拳道國家隊終於在99年的世錦賽上拿到了第一塊金牌。他們就像一匹黑馬,馳騁在世界跆拳道的賽場上。緊接著,這支勝利的隊伍就赴克羅地亞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資格賽。在當時,所有人都看好中國的這匹黑馬,因為在世錦賽上能夠奪冠,奧運會的資格賽就應該輕鬆勝出。但是,事情的變化永遠是出忽人意料的。
陳立人:到了克羅地亞奧運會資格賽,我們四個級別,有劉華勝,也有陳中,有現在張會景,我們這些運動員都在第一第二輪衝下來,連資格都沒進去,所以當時全軍覆沒,對我們隊伍來講確實當時打擊很大。
主持人:在奧運會的資格賽中沒有入圍,就意味著中國跆拳道國家隊將要與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無緣。回國後,陳立人開始仔細尋找著失敗的原因,準備在最後一次資格賽上衝出重圍。他在總結中發現,除了訓練方法的單一以外,跆拳道更多的考驗的是運動員的邏輯思維。由於自己是拳擊教練出身,所以過多的移植了拳擊的訓練方法和理念。雖然拳擊與跆拳道之間的共性是可取的,但是從訓練裝備的角度來講,散打和拳擊使用的裝備以及器材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在奧運賽場上,跆拳道運動員必須佩帶專用的護具才允許上場比賽。包括護頭、護甲、護臂、護腿、護檔和護齒。因為跆拳道屬於競技類運動,是靠擊打對方有效部位來得分的,所以在實戰當中,這些保護裝備對於運動員來説是極其重要的,一旦疏忽,就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 |
葉教練:當年我記得出過一次人命,當時就給打死了,當時打壞了,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這個在跆拳道的比賽當中,包括在國外也有個例發生。
跆拳道協會秘書長:簡單的説人的骨骼其實很脆弱的,如果説一個硬物,硬物擊中骨骼的時候,大概有五公斤的力量,瞬間五公斤的力量就可能打碎身體某一塊骨頭。
在比賽中,護具是跆拳道運動員上戰場必備的戰衣。它在保障運動員安全的同時,又進一步促進了比賽的觀賞性。然而,這些看起來簡單輕薄的裝備為什麼就那麼堅不可摧呢?
清華大學力學專家進行測力實驗。這個實驗證明,專業跆拳道護具的材料以及設計是十分科學的。在以往的訓練中,由於沒有跆拳道專用的裝備。隊員們只能穿散打護具進行訓練。雖然同樣是保護運動員,讓他們在訓練中免受傷害。但是,保護目的雖然達到了,訓練效果卻不能有效的提高。那麼,這兩種不同的裝備又存在怎樣的區別呢?
陳立人:現在的這塊散打是著手以力量為主的,是攻擊性很強的項目,所以它的裏面在護具裏面擱的是竹板,為了保護運動員的安全,因為攻擊力比較強。作為跆拳道項目裏面護具裏面主要擱的硬的泡沫的東西,比較柔軟的,它主要為了擊打效果,它的一個項目關鍵環節就是擊打效果,打響了就行。散打項目是以攻擊,以力量攻擊為主體,所以兩個護具不一樣,所以這個差異裏面,我們當時都光著腳踢,好多運動員當時腳都踢腫了。
除了護具的不同,在訓練當中散打所用的腳靶與專業的跆拳道腳靶也有很大的區別。從外形上比較,散打腳靶呈長方形,厚約20厘米,較為笨重。而跆拳道專用的小腳靶是手持式的,訓練時可隨意變換角度,十分輕便。形狀與構造的不同,使用散打腳靶訓練又會給運動員帶什麼樣的影響呢?
| |
劉華盛:當時的那個腳把,散打腳把都是很大的,完了都是在身上抵著,手拿那種,我們跆拳道專業的小腳把,他需要很強的協調性和自控能力,如果説你要是散打的那種腿法,是控制不住的,你沒有這種連擊的能力,而且它這個阻力很小的,如果你自身的控制能力不強的話,你的中心就失去了,也就一腿,接第二腿連擊是很難的。
無論是訓練還是實戰,跆拳道講究的是聽聲音。專業的訓練裝備是由特殊的材料精製而成。跆拳道的護具以及訓練器械內部大多都是由乙烯壓縮海棉構造,外麵包裹一層特製的皮革。所以當運動員發力後,迴響是十分清脆的。那麼,散打與跆拳道裝備的不同會不會使運動員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陳中:因為跆拳道得分是需要聽響聲的,響聲給運動員帶來的自信是非常大的。然後如果一個腳把或者是護具它的響聲非常,非常,就是説屬於那種悶的,要這樣的話,就越踢越沒勁了。要響聲,踢個腳把,這樣,我就自己聽著,太舒服了,然後就越聽越有勁,然後踢出來的這種效果,要比那個好很多。所以這樣的話就給運動員一個自信心,他有自信心,他就願意去訓練,然後他就會,應該説能拿到更好的一個成績。
經過週密的分析和總結,陳立人終於找到了失敗主要原因。他立即調整了訓練方法,緊接著,又籌集了一部分資金強化了隊內的裝備和器材。並結合散打和拳擊中與跆拳道的共性創造了一套獨特的訓練體系。
經過一年的衝刺,中國跆拳道國家隊的陳中終於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摘取了第一枚金牌,繼此之後在雅典奧運會上,陳中、羅微又一次奪得了女子跆拳道不同級別的冠軍。而就在今年的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上,陳中又一次拿到金牌,實現了大滿冠。中國跆拳道國家隊終於鶴立雞群,成為了當之無虧的世界強隊。
主持人:。應該説中國跆拳道國家隊在摸索和嘗試的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但是話又説回來,那個時候更多的是鍛鍊了運動員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陳立人教練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我們的訓練場地、器材和裝備沒法和外國比,但是我們中國人的骨頭比他們硬。”走到今天,我們的條件好了,什麼都不缺了,但更值得珍惜的是過去的痛苦和流過的汗水。希望那些寶貴的回憶能永遠激勵著中國跆拳道國家隊。陳立人憑藉他的智慧和毅力帶出了一個鋼鐵般的隊伍,他們從稚嫩到成熟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痛苦,但是另人讚嘆的是他們僅僅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實現了他們自己的奇跡!
責編: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