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7日 10:21 來源:人民日報
眼前的劉先林生動而平實。他説話聲音很大,語速很快,説到興奮處還會挽起袖子。
7月29日,在這間被人們稱為“車間”的“院士辦公室”,劉先林向記者敞開心扉。
走近劉先林,記者感受到的不僅有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更有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與良知,一位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愛國情懷。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走出劉先林的辦公室,這首動人的旋律一直在記者腦海中回蕩,久久不能停息。
“我不特別,就是架子小一點”
背景:劉先林顛覆了許多人對院士的看法。有人説他像農民,有人説他像工人。從他身上人們能找到許多科學家共同的東西,但更多的是發現他有太多的不同。
記者:有人説您是院士但不像院士,也有很多人覺得您跟別的科學家不一樣。您覺得您自己特別嗎?
劉先林:我不特別,就是架子小一點,比較隨意,不修邊幅。對於很多形式上的東西不以為然,比如一些稱號,獲得什麼獎,甚至於得到多少報酬。就是一心做自己有興趣而且是急國家所急的事情,並且要達到目標。
別人很重視寫書,發表文章,我覺得這都是中間過程,最終的結果是你需要把科研成果做出來,然後得到社會的承認,所以對中間的一些過程都不是很在意。
“微笑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
背景:笑是劉先林的“招牌表情”。順利時他愛笑,不順時他也愛笑。人們被他的微笑吸引著,感染著。
記者:您很愛笑。
劉先林:從小我媽就説我一説話就笑,一跟人打交道就笑。微笑可以説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比如課題組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會説一個笑話,讓大家哈哈大笑,之後再投入工作。
微笑可以使同事之間關係更融洽。科研團隊絕對不容許有一點點裂痕。科研好比爬山,即使是堅如磐石的團隊都未必能爬上去,有裂痕肯定完蛋。
記者:您是怎麼做到讓團隊“堅如磐石”的?
劉先林:我首先是自己&&幹,不是光指手畫腳。有經濟利益,按貢獻大小分配。遇事商量著辦,不是非要按我的意志辦。如果有些人提出想法,我尊重他的想法,可以試,不搞強制性指揮。不論年齡多小,我都説“請你……”所以大家都覺得跟著我幹有希望,一定能成功。
“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
背景:長期以來,我國的精密測繪儀器基本依賴進口。劉先林幾十年來矢志自主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結束了我國先進測繪儀器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大大加速了我國測繪從傳統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體系的轉變。
記者:很多儀器可以買,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大力氣去自己搞?
劉先林:我們的國家很大,對儀器的需要量也很大。在沒有做出自己的儀器之前,國外産品的價格水分很大,利潤很高。全部靠引進來實現現代化,作為一個大國是説不過去的,也是很危險的事情。不管是從經濟的持續發展看,還是從國家的安全考慮,都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
現在有一種習慣勢力,什麼都是國外的好。測繪行業中的航測領域,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的設備逐漸都被國産的代替了。這個例子證明,中國人可以走出一條自主創新的路子。
“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走出自己的‘象牙塔’”
背景:科研成果不能應用到生産實踐,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界和科技界。
記者:您認為科技工作者最寶貴的品質是什麼?
劉先林:科技工作者應該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要追求真理,不能把眼光放在錢上面。
科技工作者應該走出自己的象牙塔,走出高樓深院,到生産中去,到企業中去,跟他們相結合來搞自己的科學研究,過去的科學研究習慣要做一些調整。
科研的題目要選對了,要是生産中急需的。需要是發明之母嘛。同時在研製中不是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而是要不停地創造。更重要的是,課題通過鑒定,走出實驗室之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把它産業化。
“我是戰術科學家”
背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代表著我國科學和工程技術界的最高學術水平,享有崇高榮譽,許多院士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科學家”。
記者:您如何看待自己的院士身份?
劉先林:院士不是職稱,而是一個榮譽。與其給年紀大的人對他一生的工作給予肯定,還不如拿這個稱號來激勵他在有生之年再做出一些貢獻。所以我一直主張院士要選年輕人。
很多院士站在戰略的高度經常為國家發展提很多的建議和意見,可以稱之為戰略科學家。我在評上院士之後在科研成果上做得比較好,但在戰略思考上我比他們差得多,所以我自稱不是戰略科學家而是戰術科學家,主要想集中有限的生命再做幾項科研成果。
記者:您認為中國更需要戰略科學家還是戰術科學家?
劉先林:戰略科學家顯然不需要太多。戰術科學家因為要做具體的事情,面很寬,需要的量大。
我從戰略高度提不出什麼問題,但是做具體的事情,做具體的一個儀器,一個設備我就比較在行了。所以我把自己稱為戰術科學家。
好多科學家既懂戰略,也懂戰術。不是説戰略科學家只會動嘴,戰術科學家只會動手。我認為國家需要一部分站在戰略高度為國家科技戰略著想的人,但更需要腳踏實地做出一些成果出來的人。戰略科學家的比例我覺得有10%就足夠了,最好90%都是發明家,這樣我們的發明、創新不就多了嗎?如果大家都動嘴皮子,都從戰略高度考慮問題,我認為是會出問題的。
“算不上好丈夫,好父親”
背景:即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劉先林也常接到老伴打來的電話,聽老伴“嘮叨”如今已成為劉先林每天的“必修課”。
記者:您覺得自己是好丈夫、好父親嗎?
劉先林:愛人身體不太好,每天都要吃安眠藥,否則睡不好覺,一睡不好覺就容易發火。她承擔了家庭所有的擔子,我很理解她,她再發火我都不生氣。在家裏我什麼都聽她的,出去吃飯都讓她點菜。
過去對妻子照顧得很不夠,有時會對著吵。有一次我在廣州出差,40多天都沒有給她打過電話,回來後她幾乎人都不認了。從那以後,我在逐漸地改進,把她照顧好,讓她生活得愉快,不至於孤單,盡可能多陪陪她,出差儘量少一點或者不出差那麼久,每天晚上都給她打電話。甚至於有時候她在兒子家住,我也要給她打電話,不聽她嘮叨半小時都睡不著覺。
把她一個人放在家裏我很不放心,為了不影響兒女工作,更好地照顧她,現在我出差經常要帶上老伴。但是我始終堅持一點,老伴的費用一定是自己出,堅決不能讓別人“買單”。現在她情緒挺好,別人都説是我的功勞,調理得好。但我不能算是一個好丈夫。
別人是嚴父慈母,我們家反過來:母親嚴厲,父親溫和。我對孩子“愛”得比較多,算不上好父親。
搞科研要“向廚師學習”
背景:劉先林提出搞科研要向兩種人學習,在創新方面向音樂家文學家學習,永遠拿出新東西;在産業化方面要向廚師學習,做出來的每頓飯都被吃掉。
記者:搞科研為什麼要向廚師學習呢?
劉先林:如果把科技人員比作廚師,科技人員的産品就是科研成果,廚師的産品就是一頓飯。廚師的産品99%都是要被人吃掉的,但科技界的産品,經常是找人來品嘗,説這頓飯做得好,有國際先進水平,然後這頓飯就進了檔案櫃,我覺得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科研成果做出來就要把它用上。如果廚師做出來的飯一輩子都沒被人吃過,這樣的廚師是不可思議的。可是科學家做的成果一輩子沒被用上的還不少呢。我只是做了一個正常的“廚師”應該做的事情。
記者:您希望您的學生學習您什麼?不要學習您什麼?
劉先林:希望他們能把我的優點發揚下去,就是做一個正常的“廚師”所作的事情,就是所做的科研成果一定要能夠得到推廣和應用。
我個人喜歡直奔主題,對中間的事不太在意。所以成果很多,文章很少,基本上不寫文章,這也是一個缺點。希望他們克服這個缺點。
記者:您最大的快樂是什麼?
劉先林:最大的快樂就是把成果做出來,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市場的認可。
成功貴在堅持
背景:劉先林曾形容科研工作要歷經“百起百落”,也曾形容科研工作是“在地獄裏爬行”。
記者:您曾説過科研工作是“百起百落”,之所以能堅持下來,靠的是什麼?
劉先林:科研道路上會遇到很多攔路虎,每一隻攔路虎都有可能使人産生放棄的念頭,很多吃不了苦的人就會放棄。
科研要走到最後首先是要堅持,要有足夠的意志。只有堅持下來才可能有技巧,有直覺,有形象思維,有奇思妙想的方案。科研工作很艱苦,經常很苦惱,而成功的喜悅很短暫,緊跟著還是苦惱。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有足夠的意志堅持下去。當然還有其它因素,比如對成功喜悅的期盼,要有創新的興趣,喜歡冒險,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東西等等。我喜歡冒險,有山路不走平路。有一次在綿陽爬山,很陡,上不去下不來,下面萬丈深淵。後來正好摸到上面有一個樹根,就爬上去了,上去就是山頂。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有時只是方法還沒有找到。
我把成功比作快要出生的兒子,在失落時經常能看到兒子在很遠的地方向我招手。
我當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時,一批新人要來,人事部要我講話,我對他們開玩笑説,“科研工作很辛苦,祝賀你們來到了地獄門口。科研工作是在地獄裏爬行,不僅如此,而且背上還背著一口鍋,一不小心很可能會被扣在地獄裏。但是能夠背著這口鍋走出去的人,是最能夠堅持的人,是意志力最強的人。走出地獄就是一片光明,那時成功的欣喜是不可比擬的。”
國家的支持“終生難忘”
背景:劉先林心疼錢,尤其是心疼國家的錢,主張“花小錢辦大事”。劉先林的多個項目得到政府的扶持,劉先林感動的也是國家關鍵時期的雪中送炭。
記者:您曾説過您的科研工作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在這些支持中,您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劉先林:我們的項目在立項的時候經常得到政府的幫助。科研過程最困難的是把科研成果推廣到行業中去。在推廣JX—3解析測圖儀的時候,政府和主管部門給予我大力的支持。當時大家用外國儀器用慣了,突然轉到中國儀器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國家測繪局給了一個政策,買國産設備,測繪系統給予一半的配套投資,這樣花18萬就可以買到36萬的儀器。這36萬的儀器如果從國外進口就要花二三百萬。這件事情讓我終生難忘,它給我們開闢了一條道路——從全部用進口設備改成試用國産設備。這條路一旦打開後,路子就越走越寬,一直到現在,國産儀器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如今在航測領域國産的設備已經佔了95%以上。
“黨員知識分子要&&自主創新”
背景:劉先林1959年提交入黨申請書,198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當選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和黨的十四大代表,獲得“全國測繪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産黨員”等多種榮譽稱號。
記者:您是一名科學工作者,也是一個共産黨員,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共産黨員身份?
劉先林:我們這個團隊黨員比較多,工作中的骨幹都是黨員,大家都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中國的創新事業任重道遠,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得了的。幾千年來,中國比較重視人文的東西,不重視技術的東西;總是學習別人的東西,沒有創造自己的東西。現在黨中央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才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出路。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任主要落在知識分子身上,作為黨員知識分子要&&自主創新,不要&&只搞引進。黨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我認為這個目標一定能夠完成,因為我們擁有7000萬黨員這麼龐大的隊伍。
愛國就是把國家建設好
背景:劉先林曾多次拒絕到國外去工作和定居的邀請。常説的一句話是,“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人爭氣。我不但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而且要證明中國人在國內幹,也一定能夠成功!”
記者:如何理解愛國?
劉先林:我很愛國,我深信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也都是愛國的。我在看報的時候,最喜歡看的消息是什麼?是有關中國正面的消息,正面的評論,從這點反映出我可能比較愛國。比如我們的鋼産量現在是全球第一,我們的鐵路、公路里程也接近全球第一了。這種消息特別愛看,看了心裏特別高興。
現在這類消息越來越多了,我又開始考慮另外一個問題:我們佔了世界人口的1/4,什麼時候我們製造知識的比重也能達到1/4?而哪怕達到1/10也是很任重道遠的,這是真正的愛國者的深層次思考。
看到花大價錢從國外引進東西,我有時很痛心,我認為這是由於自己的責任沒有盡到所造成的,因為這些設備你自己做不出來啊。你不能怪領導,領導要搞生産必須買。責任就在從事科研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所以我就奮發地去搞創新。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