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5日 19:01 來源:光明網
採訪劉院士之前,心中竟有幾絲忐忑不安。因為我一向對那些在某一領域很有成就的人心存敬畏,而且是畏多於敬。但是見到劉院士本人的那一刻,我之前心中的緊張和畏懼都煙消雲散了。
黝黑的面孔,滿頭的白髮,一件普通的T恤,很短的袖子又被挽到了肩膀 。只有那副看起來異常厚重的眼鏡才使得這個看上去土得掉渣的老頭兒有點學術氣息。這就是在測繪界大名鼎鼎的劉先林院士?這就是曾經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業界&&人?我心中不禁升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帶著這樣那樣的疑問,我隨眾多老記同行們走進了劉先林院士的辦公室。辦公室分裏外兩間,外邊一間用來辦公,裏面一間用來做試驗。一台電腦、一張寫字檯、一張堆滿專業書籍的舊桌子、一把有年頭的木椅子、一個書櫃、一張沙發、一堆試驗用的儀器。陳設簡單略顯零亂,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位院士的辦公室。此時的劉先林院士正端坐在寫字檯前,靜候著各路老記們的"狂轟亂炸"。
記者:測繪專業在60年代是個冷門專業,您當初為何選擇這個專業呢?
劉先林:呵呵,我選擇這個專業純屬偶然。當時填志願的時候看到航空攝影測量專業裏有航空二字,覺得自己也能遨遊藍天了,這一定好玩,所以就報了武漢測繪學院的航空測繪專業。後來,遨遊藍天的願望沒有實現,倒是經常背著測繪桿山上山下的跑。
記者:您在科研中的最大樂趣是什麼?
劉先林院士:30多年來,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把外國的産品擋在國門之外。就拿這套JX-4C來説,每套10萬元的價格比進口設備低很多。當年研發資金不足百萬,如今僅在國內就賣出去1400多套,産值1億多元。完全取代了進口設備,還賣到了泰國、日本、巴基斯坦等國。"
説這句話時,他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記者:這麼説,您開發的産品主要是針對國外的同類産品?
劉先林院士:我的科研成果一般都能擊中外國同類産品的要害。比如解析測圖儀系列,所有産品都替代了進口。注重國內實際與關注國際發展二者之間其實並不矛盾,國內需求與國際需求是統一的,國內生産急需的,往往也是國際上急需的。甚至是越切合國內生産的實際,就越能與國外産品爭高低。
記者:您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劉先林院士:産品推廣是我們面對的最大困難。國內用戶對國産設備信心不足。長期以來我國航空攝影測量都不用國産設備,也不重視國産設備,全用進口貨,主要是瑞士、德國的産品,國産設備頂多是用來教學。因此,儘管在這方面國産儀器也許並不比國外産品差,但是有時連與國外儀器進行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國內有的項目不發標,國産儀器被不屑一顧,要説服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用戶單位支持國貨,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我們的産品光便宜不行,還要比國外同類産品的功能多。現在我們的産品一經發佈,國外的銷售商就會向我們要資料。這主要得益於我們的産品精度高、用途廣。另外,我在産品售後服務上堅持一個宗旨"我們的産品,用戶説好,不必往心裏去;用戶反映的問題,一定要儘快解決。"
記者:科研攻關的過程是艱難的、枯燥的,有時甚至會讓人産生絕望。您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您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劉先林院士:科研工作會遇到無數個攔路虎,這個過程已經不是三起三落而是百起百落,每一次低潮的時候都曾有放棄的念頭。但此時你就會發現新的産品好像在很遠的地方向你招手。比如做繪圖儀,設想如果繪圖儀能從早晨到晚上24小時不間斷的繪圖該是一件多吸引人的事。但是中間肯定會有很多攔路虎。解決這些攔路虎基本上不是靠看書解決的,靠的是思考、直覺、靈感。我把難題都放在腦子裏,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個新想法,然後動手去試驗,試驗結果再放在腦子裏,不要功利的去追求那個結論,而是等待結論的出現。這可能是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記者:現在很多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閣,投入了大量資金卻沒有轉化成生産力。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劉先林院士:技術創新,最關鍵的就是要注意克服盲目性,要把實際應用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目標,不能搞無應用價值的科研。要把創新和國家需要、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科技創新才能有生命力。我認為科研人員應該向三種人學習:在創新方面向音樂家文學家學習,永遠拿出新東西;在産品化方面向廚師學習,做出來的每頓飯都能被吃掉。
記者:您在科研上碩果纍纍,但一個好的産品還需要好的營銷,您在這方面做的怎麼樣?
劉先林:呵呵!經營方面也還行。曾經有位同事拿一個心理測驗來讓我做,我做完了以後,得出的結論是本人善於聚財。
此話一齣,記者們笑聲一片。
記者:您善於聚財又不愛財。您擔任了三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但是對於學校給出的酬勞您卻分文不取,這是為什麼?
劉先林院士:財富對我沒太大的誘惑,真正對我有誘惑力的是經過幾年的奮鬥能把一個成果做出來,得到社會的承認。這三所學校的測繪專業都是剛剛建立,我去學校給研究生、博士生做一些指導。當然我們的協作關係也是相互的,這三所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又被我們測繪研究院所用。我們提供科研條件,他們參加到我們的項目中來。尤其是在航空數碼相機研究過程中,他們發揮了重要作用。再者,我自己的科研成果經濟效益很好,那些教授酬勞我看得不是很重。
記者:您這把木椅子可是有年頭了吧,坐著也不舒服。怎麼不換把新的?
劉先林院士:呵呵,你們觀察的還很仔細嘛。我曾經換了個老闆椅,但坐著不舒服。那個椅子能來回搖動,我這個搞科研的思維受影響,好的想法和思路都被它搖沒了,坐的時間長了還容易打瞌睡。所以説人不能坐得太舒服了,人一舒服了就出不了成果。
"劉院士,夫人到了,您先下去接一下吧。"工作人員的話打斷了我們的採訪。不知不覺中,我們和劉院士聊了40多分鐘。整個採訪過程中,劉先林院士時而開懷大笑,笑聲極其爽朗,時而笑得莫名,卻顯得異常可愛。在我心中那個大大的問號也隨著這爽朗的笑聲被打得粉碎。他對科研永無止境的追求,與他對生活的低要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他博學嚴謹、豁達謙和、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每一個人。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