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5日 1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丘富科:我和劉先林負責拖拉機班當時只有5個人。兩個人還一起睡過地鋪,我們當時對拖拉機一無所知。滿身油泥也拿了饅頭就往嘴裏塞。
郭增長:我與劉院長一起開發航攝儀。原來一台進口的航攝儀要賣1800萬人民幣。最初觸動他進行開發的動因是“看不得國外的産品來佔領中國的市場。”嚴發階段,壓力很大。有一次,從不吸煙的劉先林竟然對同事郭增長説:“給我一支煙”,抽完之後,又要了一支。今年5月,儀器終於正式發佈了。
陳世培:夏天劉院士到學校去,就住在辦公室,晚上還經常做實驗。原來還沒有手機的時候,他到我們這邊來只要一上火車,就沒辦法聯絡了。每次,他總是自己從火車站直接就坐公共汽車來學校了。這麼久以來從來沒要求人去接過,從不講排場。
他身邊的人,他的團隊,總是緊緊凝聚在他周圍。身邊的人都受到他的感染,在別人看來異想天開的想法,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説都重來不覺得那是問題。
李靖:所有的數據都在他的頭腦中,記憶力強。思維跳躍,説話很快,昨天想到一個辦法,或許晚上一琢磨,今天早上來就又推翻了。腦子裏面總有小火花在閃爍,他就是在這種變化的方式中獲得成效的,甚至有時候大家不能跟上他的思路。他總説:“我能凝聚整個隊伍的原因,是我的微笑。因為我面對誰都微笑”。
周成虎:聽説在我國攝影測量界有兩個奇人,其中一個就是劉院士,“自己趴字辦公室修機器”。
2005年開大會,我看他坐在那裏拿著小本子不停地寫寫畫畫。休會的時候,他仍然在寫,我好奇過去看看,一開始以為他是在做筆記。後來才知道他是在推公式,他在做攝影測量儀的公式推算。今年5月,儀器終於正式發佈了。“如果十個人都能這麼利用時間,我想十個人都能成功。”
在科學研究界,選方法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劉院士將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産品推廣都做了,一體化。
翟群英:劉先林説“我就想成立個基金,鼓勵大家多提問題,誰問題提得多,就給他獎勵”
下去做服務,從來不住賓館,安排了以後還是堅持要住在辦公室,“住在跟前,方便”
李德仁:他是大腦小腦發達,硬體軟體都拿。從單身宿舍搬到別的地方,他主動提出:我會踩三輪。我幫你搬。我結婚的時候沒辦法搬家,結果他踏個三輪車來幫我搬家,他開拖拉機的時候曬得黑黑的,我們叫他傻驢。大學的時候他當文化部長,一個人可以搞個晚會。學東西也特別快,學樂器一個月,就敢上臺表演了。科學家一個基本內的態度:那國家的小錢,辦大事。我們很強調動手能力。他學什麼,什麼都好。
當年橫渡八一湖,我們全所都參加。他游泳遊得非常好。他現在沒時間去鍛鍊身體了。
所有的院士70歲是小弟弟,80歲才正開始,90歲不算老。我們的追求一直都在,事業追求無止境。他的價值在於他想做的事情能做成了,做成了以後對國家有幫助,這個樂趣比得彩票還開心。他肯定沒時間去享受物質生活。
大學科班出來的,又不當行政領導的,論文還比較少的,能夠當上院士還是比較特別的。
如果袁是院士中的農民,那劉就是院士中的工人。袁和他很像的一點是兩個人在當了院士以後都還是奮鬥在科研第一線的。
童慶禧:他經常出席正式場合,也穿個襯衫把袖子就那麼擄著就去了。
他不是一個善談的人,幾句話就把事情説完了。但是講起專業的東西是很有激情的,而且都是大實話。
不拘一格,他想幹個什麼事情。他往往自己去申請,這裡那裏申請一些幫助,事情往往也就幹起來了。
藝高人膽大,他既通軟體又懂硬體,所以他總是敢想敢做。我們常説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成材的人也有其特點。
他雖然是個不修邊幅的人但是卻又是個懂得生活情趣。
他拉小提琴還會自己譜曲。科學工作加音樂韻律一定會起到加速作用。
張祖勳:科技工作這有個特點:每個人性格可能不一樣。但是有一條是相同的:對科學事業的追求是共同的。享受生活就是享受工作,他已經將工作融入生活中。他是真正在中國國土中成長起來的科學工作者。他的創造發明並不是國外做不出來。我國建設需求巨大,變化快,外國的東西未必適合中國。他的創造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點是他是根據中國的需求來創造和發明的,適合於中國的情況。
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不僅不落後還完全可以出口。
他還特別有童心,他説:如果我的車可以通過洪都拉斯的山口,我都想自己開車去巴基斯坦。
只有自己強大,才有跟別人平等對話,合作的權利。我們不僅有巨大的市場,在高科技領域我們也可以和外國人平等談判。
陳軍:非常樸實,非常厚道,非常寬容。苦幹加巧幹。
曾經的攝影測量是貴族教育,由於我們自己的國産設備出來以後,這種情況甚至改變了。
對年輕人是毫無保留的。“只要能國外的東西打敗,對全國人民我的技術都可以不保密。” “我這個人的知識,如果我一個人保留,我們怎麼能把我們的航測事業往前推進呢?”
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義務培養研究生。對年輕人的鼓勵,碰到問題的時候他總是對青年教師打氣:“你一去肯定能行”。這也是他能凝聚青年人,能凝聚整個團隊的魅力之一。
周祚域:老劉對人誠懇,以心換心。生活上大大咧咧,科研上都是非常嚴謹。在科研上他是個急性子。需要解決的問題會一直挂在心上。88年,89年到美國進修:在國外搞出東西不算自己的,在國內搞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人不能呆得太舒服,太舒服就出不了成果了。”他的椅子是70年代的,而他到現在仍然在使用著。
彭宗仁:劉是個很注意觀察生活細節的人,甚至是小孩的玩具他也會琢磨琢磨。説不定很多靈感就這麼冒出來了。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海闊天空的想,笑談似地互相討論著提議“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總是聊著聊著一個可能性就這麼出來了。老劉總説“搞科研的人的思想要有幽默感,思維要似火花型。”
費旭輝:他對自己的錢很不上心,每月除了吃飯,沒有什麼其他消費,剩下的錢就隨便塞到枕頭下。
原來我們一起下去勞動時,住在一起。我打掃衛生時發現他的錢掉在地上,告訴他。他竟然反問人家:“是我的錢嗎?”
他仍然有許多潛力還未挖掘出來。
測繪是國民經濟的先行,是基礎的基礎。
測繪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在測繪界像劉院士這樣的人是千千萬萬的,有些成果甚至是測繪人員用生命換來的。
劉院士是院裏面第一個搞公司的人。
他是第一個搞公司的人,他堅持要搞市場化發展。他的思維方式是:新的技術一定要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他在一次先進代表的發言上説:我當選先進了,但是其實先進很普通。我的手機總是開機,誰給我打電話,我都接,有問題,我都解答。所以我就先進了。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