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5日 18:58 來源:中國廣播網
在中國測繪科學院流傳著一個故事:如果你在附近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穿著隨便的老人從一輛皇冠汽車上下來,沿街買了兩根油條,然後急忙趕去上班。這個老頭兒一定是劉先林。
劉先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當這位科研成果纍纍的院士,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與人們傳説中的完全一致:滿頭的白髮,黝黑的面孔,樸素的衣著,謙和的微笑。面對著滿屋子的記者,他話還沒説兩句,手就開始捋起衣袖來。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結束了我國先進測繪儀器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為國家節省資金近2億元,創匯1000多萬元;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修邊幅的人通過儀器研製有力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大大加快了我國測繪專業從傳統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轉變;就是這樣一個隨和樸素的人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一次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並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産黨員、測繪系統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
“測繪科研就是‘在煉獄裏創造春天’”
其實,劉先林走進測繪的大門純屬偶然。按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好奇,也不知道具體是幹什麼的,以為可以坐飛機,就報了航空攝影測量。”劉先林以為,專業裏有航空二字,一定好玩,抱著好奇心報了志願。結果幾年的大學生活,他不但沒有實現飛上天的夢想,實習時還要拿著測桿用腳板在野外實踐測圖。1962年從大學畢業後,劉先林分配到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研究所從事測繪科研工作。就這樣,一幹就是幾十年。專業並不是坐在飛機上搞測繪,但是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已經遍佈他的足跡。回想當初,劉先林仍然很慶倖自己的決定,“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現在想起來仍然覺得很好。”
只有深入測繪,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測繪工作作為國民經濟先行軍的重要意義,小到交通旅遊地圖的使用,大到國民經濟宏偉藍圖的繪製,地理信息化、政務信息化、“數字中國”的信息化建設都需要測繪的支持。劉先林這樣描述,“測繪工作的簡稱應該是把地球搬回家。隨著時代的變遷,‘搬’的方式也在變遷。現在説的把地球搬回家,是要把這些東西全部建立在計算機中,從紙上搬回去。”
説起來簡單,但是測繪工作的艱難和辛苦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許多成果的獲得甚至是測繪人員以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測繪系統的的科學研究與開發道路更是遍佈荊棘。劉先林給我們這樣形容他的科研工作:“我覺得自己就好象背著一個大鍋在地獄裏面前行一樣。”這是劉先林的親身感受。多年來,劉先林研製測繪儀器,基本上是一無現成圖紙,二無外國數據可供參考,完全靠自己摸索。科研經費不足也是一個問題,“花小錢,搞大項目。”從搞一個項目到産生一定的規模,歷時十年左右,前幾年都像在地獄裏一樣。每個科研成果都經過上百次的失敗,甚至上千次的失敗,經歷無數次失望的低谷,沒有頑強的意志和決不服輸的韌勁,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在2002年,已過退休年齡的劉先林毅然接受挑戰,承擔了國家“十五”測繪科技攻關項目——數字航空攝影儀的研製。為了這個項目,在四川,他與老航飛員們一起航拍,一起分析。課題組的同志對在宜賓的那次經歷至今記憶猶新。面對試飛區裏那小小的飛機,好多人都心裏犯嘀咕,猶豫著不敢上去,劉先林卻二話不説直接就跳了上去。很快,飛機就消失在大家視野中,這遙遙欲墜的小飛機可把大家急壞了。然而,40分鐘後他和他的飛機又回來了。大家都驚魂未定呢,他倒笑開了,連嘆收穫豐富。
2007年,劉先林&&研製出來的SWDC數字航攝儀正式發佈。一舉打破了外國儀器在這個産業上對中國的壟斷。原來要賣1800萬人民幣的進口儀器,再也開不了這個天價。這個振奮人心的發明背後是劉先林無數的努力與嘗試,無數的堅持與忍耐。當時和劉先林一起研製儀器的郭增長回憶道:“老劉就是看不得國外的産品壟斷中國的市場。其實,研發最困難的那段時間,壓力很大。從來不抽煙的他居然跟我要起煙來。一次就是兩根,邊抽邊琢磨。我知道他就是這點很好,為了給大家鼓勁,自己遇到很困難的情況,他也從來不説出來。”一次次的了解、分析,一步步地摸索、實踐,一遍遍地校正、修改……數字航攝儀得以在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多個方面性能超過國外同類産品,攝影測量的應用領域將大大拓寬,許多過去不能做的將變成可能。這一成果一面世,就引起了瑞士、美國、日本、巴基斯坦等國技術同行的驚呼,“中國人的這套儀器,太完美了!”
劉先林的二兒子劉超回想起父親因為搞研究而早早白了的頭髮告訴我們:我小時候,父親去給我開家長會,結果同學都問我“怎麼你爸爸沒來,你爺爺來了?”就是憑著這一腔熱情和一股子韌勁,就是憑著這樣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和勇氣,劉先林和他的團隊從國家的利益和需求出發,走自主創新之路,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他們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測量儀器在全國測繪、水電、鐵道、地質、冶金、煤炭、農林、城建等行業廣泛應用,走出了一條從研製開發再到市場化的成功之路,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測繪技術裝備水平。
愛國是創新的源泉
年近七旬的劉先林直到今天還奮戰在科研第一線。
是什麼支持和促使他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我就是希望看到在測繪行業裏使用的都是我國中國創造的産品。”在劉先林從事的航空測量儀器研究領域,長期以來我國航空測量儀器完全依賴於進口;由於我們研製不出精密航空測量儀器,一些外商不僅漫天要價,甚至把一些零部件拼湊在一起,向中國出售並不成熟的設備。
劉先林痛感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只有你自己也有這個技術,你和外國打交道的時候才是平等的。不僅要做到平等交易,還要做到平等對話。這就是我幾十年來搞國産化儀器最重要的原動力。”
劉先林在美、日、德等國的老同學曾多次邀請他去國外,他都堅決謝絕了。他説,在國內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國家關心支持我,又有那麼多同志合作,這是我事業得以成功的關鍵。更何況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人爭氣。我不但要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而且要證明中國人在國內幹,也一樣能夠成功!
當今世界,科技可謂決定國家、民族實力的骨骼。如果沒有發達的科技,只能在國際強國俱樂部當打工仔。生於1939年年的劉先林可謂生於戰亂,成長于新中國,因此他深深明白科技發展對一個國家崛起與強大的重要性。
劉先林常説:“在外國搞出東西不算自己的,只要在自己國家搞出的東西才真正是自己的東西。”為了設計出自己的儀器替代進口儀器,他從來都是當仁不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中國人並不比外國人笨,一定要有勇氣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1992年初,俄羅斯打算把劉先林研製的解析測圖儀全套軟硬體技術移植到前蘇聯生産的解析測圖儀上。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蘇聯曾經是我們的“老大哥”,在測繪學科上更曾是我們的老師。現在卻由“學生”給“老師”上課,他們能服氣嗎?劉先林等中國科研人員在俄羅斯逗留了3個月,成功地生産出兩台新型解析測圖儀,並在當年的莫斯科光學儀器展覽會上展出,受到普遍好評。在這幾個月與劉先林等人的合作中,“老大哥”徹底服了:“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中文。”並多次提出要把他們已出廠的20台儀器全都改過來,還要求籤更多的科技合作協議。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認識劉先林的人都知道,他有個不成文的原則——從不參加專業成果見面會。如今在中國測繪界沒有不知道他的人,成名以後找上門來的人就多了。劉先林總是微笑謝絕。他總是説:“我個人不覺得我自己成名了,其實我是害怕做個名人的,怕耽誤科研的時間。” 他一直堅持自己就是個普通、平凡的科技工作者。“我們就和普通的工農兵一樣,工人生産,農民種地,士兵抗槍保衛祖國,國家給了我這個榮譽,我就好好幹。” 的確,在除了科研之外的其它方面,劉先林的確不太象個“院士”。比如,他總是喜歡住在辦公室,理由只有一個,就是離設備近點。出差時,下了火車賓館是不去的,直奔實驗室。有時候去外地做機器維修,一幹就是夜裏十一、十二點,連看門的人都睡了,沒人給開門,怎麼辦?就只好翻墻翻出去,跟著劉先林搞研發和機器維修的人好多也都跟著他翻過墻。身邊的人習以為常,第一次接觸的人往往詫異,這院士也太不“院士”了吧。有測繪院的同學更是在論壇上笑稱自己剛來測繪院的時候看著騎著三輪的劉先林,以為是北京哪個衚同裏的老大爺。同事們則是到現在都還喜歡管他叫老劉。而老劉的椅子更還是70年代的“古董”貨,硬邦邦的,甚至沒有靠背。對此,劉先林有自己的解釋“搞科研的不能太舒服了,太舒服了出不了成果。”
劉先林在生活上的大而化之跟他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是不要因此就以為劉先林是個不懂得生活的人,其實他是相當多才多藝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呢。黑管、單簧管、小提琴都難不倒他。劉先林好長時間沒有擺弄他的樂器了,工作太忙,他總説“人只能專心把一件事情做好。”現在的劉先林最大的愛好就是能有點時間到香山去躺著呼吸呼吸那裏新鮮的空氣。
他擔任的為數不多的其他職務,最重要的要算給三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了。可這三個客座教授完全是“義工”。劉先林把講課的報酬全數都捐出來,不是補貼給帶的學生就是獎勵給年輕教師了。他甚至還開玩笑,要建立一個提問基金,身邊的人誰提出的專業問題最多,這基金就獎給誰。
有記者給劉先林算了筆帳,每一年他“推出”門外的錢至少是20萬,而他科研工作的時間至少比別人多50%。聽到這筆看起來“很虧”的帳,劉先林笑著説,創造才是人類的高級需要,“我只收取一種報酬,那就是我的科研成果創造的價值。”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