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佤山木鼓》創作手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2日 12:13 來源:

  佤山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因為那裏是我國30多萬佤族人民主要聚居的地方,為此人們也就習慣把這裡的山稱為佤山。佤山很神密,它不僅僅是佤山雲海籠罩著那神奇的自然風光,獨特的生活習俗和別致的民族風情。

  很早就想拍一部反映佤山的紀錄片,但一直難以著手。因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是表層現象,如何通過現象去揭示那厚重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展示特有的民族風情?這便是開始此片想要表現的內容,但這得對佤族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有深入的了解。然而當對專家學者的採訪和查閱地方誌、相關的書籍後,感到很多內容難以表現,最後準備以佤山最具特點的木鼓在不同時期的作用與功能,從木鼓淵源、悲壯的鼓聲、“神器”的變奏、人頭樁紀事、阿佤新歌、走出大山幾個方面表述佤族人民近代以來生産生活、文化經濟和一些習俗的變遷。

  佤族的信仰屬自然崇拜,以往村寨裏發生天災人禍就要祭木鼓,以求得神靈的保護。所以在佤族的歷史上木鼓曾被視為與神靈對話的神聖之物,是通天的神器;後來遇到緊急事件也敲木鼓,這樣木鼓也是傳遞信號的工具;再後,隨著時代的變化佤山木鼓的功能也隨之改變,以致今天我們大多是在娛樂和慶典時所見到,它的功能已從原來的娛神轉變為娛人。所以木鼓功能的變化也就是佤族生産生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的折射,這便是總片名的由來,也是本片的靈魂。當主題確定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表現。

  初上佤山有些心恢意冷。原先設想的山寨茅房、濃郁的佤族風情己被當今的石棉瓦紅磚房所替代,連服飾也與內地一樣;年輕人多在外地上學或做工,在家的多忙於生産,很難找到昔日佤山的特點。好在此片主要是表現歷史文化和歷史事件,所以所到之處首先是蒐集相關史料和尋覓採訪對象。拍攝中曾使用搖臂、移動軌儘量使畫面拍活,並適當使用煙霧營造寫意氣氛,儘管後期使用的鏡頭不多,但為表現主題確實起到好的效果。總之,動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手段盡可能拍些有意境有力度的鏡頭。

  前期三進佤山,在昆明、大理、臨滄、思茅、西盟、滄源等地拍攝歷時三個多月,也算拍到幾組反映佤山風貌的可遇不可求的鏡頭;人物採訪中最幸運的是拍到了滄源縣班老村107歲的葉楠老人,後期編輯中老人不幸病逝,但她必竟是參加班洪抗英和佤山抗日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還有好多被採訪者講述內容很精彩,但由於此片歷史跨度大而不宜在局部過於展開,只好忍痛割愛。前期拍攝完成後在蒐集相關影視資料方面的工作量也不小,因而到四月下旬才進入後期。

  後期編輯中幾次改稿,最後以明末清初發現佤山銀礦切入,繼而引發班洪抗英,表現佤山各族人民英勇頑強抗擊侵略者的民族氣節;之後再以《 “神器”的變奏》、《人頭樁紀事》表現解放初佤族人民配合人民解放軍粉碎了蔣殘匪的反攻,佤山木鼓結束了擊鼓征戰的歷史,揭示砍人頭祭祀習俗的淵源,並於1958年徹底制止;再後以經濟、文化兩方面表現佤山從解放初的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初期怎麼直接跨入社會主義,以半個世紀的時間跨越了人類社會三千年的歷史。佤山木鼓也搬上舞臺,由“神器”轉變為樂器、由娛神改變為娛人,並走出大山敲到全國、敲向世界。

  本片以八國聯軍進北京時佤山發生的“黃果事件”、日本侵佔東北蔣介石圍剿紅軍時佤山的“班洪抗英”等史實,暗示佤山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又以解放初民族代表進京、制止獵人頭祭祀、贖買奴隸、開辦學校等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客觀表現中國共産黨的英明領導。當然作為表現佤山的全貌,此片僅觸及邊緣,其為拋磚引玉而已。

  施志鎰

  2007.7.9.

責編:徐穎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