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佤山木鼓》第二集: 不屈的鼓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2日 10:00 來源:CCTV.com

    

                  英軍進山
解説: 1934年初,2000多駐緬英軍對我國西南的佤山地區發動了軍事入侵,並控制了動混、班孔、班各一帶的險要地段,準備攻擊班洪。震驚中外的“班洪事件”隨之爆發,邊寨班洪擂響了佤山木鼓,不屈的鼓聲震撼著山谷。

    解説: 這一年的2月,在木鼓聲中,佤山十七部落首領帶領出征的勇士,按照佤族的習俗在班洪的這兩棵大青樹下,舉行了隆重的剽牛儀式。那麼,剽牛是什麼意思呢?

    同期:李有清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人大原主任

佤族剽牛是屬於盟誓的意思,就是説大家都同心同德都是一家人了,任何帝國主義來也不怕,最後就是説,我們自己也要把英國人打走。

    解説: 十七佤王剽牛立誓之後,決定分兵三路:一路攻打永邦;一路攻打蠻相;一路向南包抄英軍。

    2月8日清晨,佩挂長刀,身背火槍、鏢槍的民族武裝從班洪出征。

    同期:楊中明 原臨滄市黨委史研究室主任

  

  第一仗就在埡口,埡口他守軍不多,我們很快就拿下了。但是打到蠻象的時候,蠻象那個地方,地形比較複雜,守軍比較厲害,再加上英軍的火力支援,我們在那個地方沒有打下蠻相。

    同期:段世琳 雲南省臨滄市市誌辦公室編審

    

那麼班老部落民族武裝也就組織起來,每一戶出動一個人,參加保衛國土的鬥爭,大概是有300多佤族武裝,就開到南依河,在南依河就向英方發起反擊。佤族武裝只是標槍弓弩,火藥槍、長刀,這些狩獵武器原始武器,對抗英軍的現代化武裝。就在南依河的兩邊對戰。

    同期:楊中明 雲南省臨滄市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打了兩天兩夜以後,英軍覺得沒有希望打過河來,他們就製造假象,就説我們不打這裡了,我們要打另一個地方。這個時候呢,我們佤族的武裝就上當了,就受到了他們的欺騙,就把大部分的武裝就撤到另一個地方,防範英軍的進攻。

    解説: 2月12日拂曉, 得知佤族武裝中計的英軍,趁機渡過南依河,向班老上寨和下寨發起攻擊。

    同期:段世琳 雲南省臨滄市市誌辦公室編審

    然後英軍採用那個燃燒彈,發射燃燒彈。把班老的寨子燒起來了。這樣英軍才過了南依河,最後佔領了班老。

    同期:楊中明 雲南省臨滄市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然後就進行對上下班老的焚燒、燒殺,我們很多佤族人,在頭人的帶領下,就退進深山老林,繼續對英軍的抵抗。同時這個佤族的佤王,立即聯名向政府向外地呼救。

    解説: 佤山木鼓又響了。在急切的木鼓聲中,班洪王胡玉山代表十七王踏上趕往省城的路途,去找省主席求援。面對強大的敵軍,佤山需要國家的有力支持。

    同期:李有清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人大原主任

    我們就派十個代表到省裏面,到了上面以後,找到了省主席龍主席,當時是龍雲。找到以後他為了表示,這個佤族抗英他很敬佩,然後龍雲給10個人,一個人給了十隻槍。

    解説: 由於班洪事件涉及中、英、緬三國關係,民國雲南省政府不便擅自作主,只好將情況急報南京民國政府。然而,民國政府聽不到佤山的木鼓聲,或者説不願聽佤山悲壯的木鼓聲。

    

此時,蔣介石正調集十一個師圍攻中國工農紅軍,發起廣昌之戰,使紅軍受到重創。

    續而蔣介石對中央紅軍又進行第五次圍剿。

    儘管民國政府沒有給佤山派來一兵一卒的支援,但是佤山木鼓沒有停息,班洪抗英沒有因此停止。

    同期:保洪明 雲南滄源縣班老村村民

   

 我們佤山人是使那個筒炮槍,火藥槍。他們用機槍殺我們,在下班老下面那個南依河那裏打起來,又在洋蔥打一仗,又到螃海打一仗。到我們這裡幹一仗,幹了七仗,女的是送飯送水,男的了就在那個樹上。做一個牛皮碉堡,在大樹上圍起來。拿那個牛皮20片並起來,打不通了嘛,站在那個樹上,在牛皮碉堡上面一兩個,在下面一兩個,就塞那個火藥槍,塞起來就吊上去,就打,打完又下來,就裝火藥槍幹英國人,我老爸是這樣做。

    同期:田學明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原副主任

  

  這座山就是我們班老的龍頭山,當時班紅抗英鬥爭的主戰場就在這一帶了,這一片、這一帶是英國侵略者的營盤,我們佤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帶著大刀長矛和侵略者作英勇的鬥爭,當時戰場非常的慘烈。其中有一個老人,率領十個勇士,晚上衝進英軍陣地,見了人就砍就殺。這十個勇士壯烈犧牲了。

    同期:楊中明 雲南省臨滄市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還有一個叫俄夢(葉楠),俄夢(葉楠)這個人他是佤族的婦女。在南依河戰鬥當中他就率領佤族婦女兒童,送飯,送水,舂米送彈藥,送弓箭,送芭蕉,為前方做了很多事情。

    解説: 戰略要地龍頭山在上班老和下班老之間,英軍佔領龍頭山之後設立了一個指揮部,並有重兵把守、武器精良。智取龍頭山時也有夢俄,也就是葉楠和佤族婦女的功勞。

    同期:楊中明 雲南省臨滄市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葉楠帶了這個婦女,在那個地方割了很多草,而且裝在那個地方以後,最後在一個夜間晚上,我們的民族武裝、佤山武裝就在那個地方點火,把整個龍頭山都把他燃燒了,把英軍燒得棄魂落魄,不顧什麼東西逃走。

   

 解説: 這就是葉楠老人,今年107歲。她年歲已高,對當時的情景已難以敘述。但是,做為為數不多的事件親歷者,她本身就是那段歷史的組成部分。

    在節目進入後期編輯時,我們得到老人過世的消息。老人去了,但人們不會忘記她,不會忘記佤山抗英那段悲壯的歷史。

    同期:段世琳 雲南省臨滄市市誌辦公室編審

    班老有兩個傑出的指揮官,一個是胡玉堂,一個是保衛國,雖然沒有經過軍官學校培訓,沒有讀過書。是一個文盲指揮官,兩個都是文盲指揮官,漢字都不識,但是能夠指揮著部落人300多武裝,抗擊了英軍武裝100天。

    同期:保洪明 雲南滄源縣班老村村民

    我的老爸領我們部落的人打英軍,他自已打死了一個,三道紅的,有一個牌子的,打死了一個,是它的營長團長不燒得,有三個道的。

    解説: 保衛國本來不姓保,他有佤族名字。在班洪抗英中,為了保衛國家、保衛礦山和民族,他們兄弟三人都把名字改了。

    同期:保洪明 雲南滄源縣班老村村民

    原來我們是姓李的,後來改了名字,保衛國是老大,保衛廠是老二,保衛民是老三,三個弟兄因為是保衛祖國。

    同期:陳榮華 雲南省滄源縣黨史研究室主任

    

為了表現我們抗英的決心,我們這裡有班洪的胡玉山,他是班洪王,那麼他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就改名叫胡中漢,胡中華,胡中國。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就要改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的赤子之心的這種發生的,可以説是也很多,表明自己的心跡,但是改姓的非常少。但是這個我們佤族這些頭人、這些王,他為了表示自己忠於祖國的這種愛國志心,直接連姓都改。

    解説: 與英軍的數十次戰鬥中,佤山顯示出不屈的性格。這個弱小的民族,儘管還延續刀耕火種的生活,卻用原始的兵器抵抗著嗜血者的兇殘,保衛著中華民族的土地、保衛著自己的家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佤山的消息不斷傳到全國各地,激發著無數炎黃子孫空前的愛國熱情。

    同期:吳寶璋 雲南近代史研究會會長

   

 整個西南邊疆還是都震動而且都行動起來了。你看昆明地區組織了外交後援會來聲援這個地方。這個思普地區的很多人也行動起來。

    同期:謝本書 雲南民族大學教授

    

我們雲南地區景谷縣有一個傣族愛國志士叫李佔賢,李佔賢他就非常感動,他就直接拿出10萬塊銀元來,就是傾家蕩産拿來組織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他用自己的行動組織了2000人開赴班紅地區,和17王的佤族的邊民結合起來共同和佤族武裝結合起來,反對英國帝國主義鬥爭。

    解説: 1934年6月,滇西各族人民自動組織的“民族聯軍”在班寬峽谷與英軍遭遇,經四次反復衝殺,英軍損失慘重,只能倉皇退縮。

    同期:陳榮華 雲南省滄源縣黨史研究室主任

    各民族都來支援,特別是我們臨滄,我們瀾滄一帶,組織了2000人左右的西南民眾義勇軍,在1934年6月12日的時候,到達了班洪,與班洪的這些佤族武裝一起,向英帝國主義反擊,那麼把我們埡口、爐房、金廠壩這些失地都全部收回來了。

    同期:楊中明 雲南省臨滄市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最大的戰鬥是在南大那個地方打,南大那個地方我們消滅了英軍將近60余人,打傷的不計其數,一仗把英軍打敗了,然後奪回了茂隆銀廠。

    

解説: 2007年初春,我們到滄源佤族自治縣採訪時,一些老年人組織的“夕陽紅”藝術團正演出一個叫《抗英豐碑》的節目,以紀念那段難忘的歷史。

    同期:楊中明 原臨滄市黨委史研究室主任

    班洪抗英連接了三元里抗英以後,中華民族特別是西南的少數民族以佤族為代表的反對殖民主義鬥爭的典型。三元里抗英是103鄉上萬人,103鄉;班洪抗英是涉及了八個縣幾十萬人。

    解説: 重要的是班洪抗英中,邊疆民族武裝取得了勝利,守住了祖國西南的大門。

    同期:楊中明 原臨滄市黨委史研究室主任

    這樣它抵制了英帝國主義,在拿下班洪班老以後,再向昆明四川、重慶進發,控制整個長江流域的夢想。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是在中國現代史上,受奴役的民族,反對殖民主義的非常重大的一件事件。

    解説: 1934年秋天,正當西南民族義勇軍經百日血戰,連連收復失地的時侯,突然接到雲南省政府撤軍的命令。

    同期:吳寶璋 雲南近代史研究會會長

    英國侵略者他們用武力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就故伎重演,也是採取脅迫當時中國的政府。那麼當時國民黨政府,確實也就按英國侵略者這種意圖,對抗英的佤族還有西南義勇軍就進了壓制。然後還處分了一些人。

    解説: 之後,英方與民國政府隨即作出“各遵政府正式解決,不再使用武力”的決定。於是雲南省政府給民族義勇軍下達了“撤軍”的命令。1934年9月1日,義勇軍開始撤回。班洪抗英以邊疆民族的勝利告一段落。

    後來,民國政府曾派員與英方共同勘測邊界。但是,由於英方自劃紅線、準備把佤山一些地區劃入英屬緬甸殖民地的版圖,雙方意見不一。

    同期:吳寶璋

    1941年的時候,英國侵略者他們還是劃了一線,把班老班洪人為的就割開了,有一部分就劃到了緬甸的境內。

    解説: 也就在這個時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了。1941年,中國半壁河山淪陷。民國政府由南京遷到陪都重慶。當年12月11日,日軍進攻緬甸,民國政府派出十萬遠征軍前往,與駐緬甸英軍組成中英聯軍抗擊日寇。因中英聯軍連連失誤,英軍不戰而退。1942年3月,進駐佤山的英軍分兩批撤出。

    然而,佤山的木鼓還是沒有停止。兩個月後,侵緬日軍分兵兩路進犯阿佤山區,歷經戰火考驗的木鼓再次擂響。

    同期:陳榮華

    1942年5月日軍在佔領緬甸之後,也向我雲南邊境發動了進攻,也就向我滄源佤山這邊發動了進攻,他們主要是想佔據阿佤山之後,再向保山騰衝一帶,開闢一條進攻的路線,那麼就是説以奪取我中華的大西南根據地。

    同期:謝本書

    在這種情況下,邊疆各族人民又投入了反對日本侵略雲南邊疆地區的鬥爭。

  

  同期:段世琳

    班紅王胡中華就得到了龍雲省長的支持允許,組織了有500人的民族武裝在中緬邊境沿線,配合中國遠征軍進行抗日活動。

    同期:陳榮華

    佤山各族人民自覺地組織了六隻抗日武裝配合中國遠征軍第33師,第9師進行了很多的戰役,抗擊日本鬼子。

    同期:吳寶璋

    有一個思普地區的一個開明紳士叫羅正明,他在這個時期就來到了佤山地區,另外也還有中共的地下黨員,這個時候也來了。最後就得到宋希廉的正式委任,羅正明就有了一個正式的頭銜,就是佤山抗日遊擊隊總司令。當時還有一些其他的部隊。

    解説: 在激昂的木鼓聲中,佤山成為抗擊意欲稱霸亞洲的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陣地,因而面臨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在抗日戰爭中,佤山也有三個戰役。

    同期:陳榮華

    

首先進行了蠻酒戰役。蠻酒戰役他們採取了突然襲擊的方式,在夜間向鬼子營地發動了進攻,這樣的話,一次性就繳獲了800把日本的軍刀,繳獲了300發子彈,不但繳獲了敵人的物質,還拿過來武裝我們自己的隊伍,我們自己只是受傷了6人,犧牲的4人。

    同期:段世琳

    在孟定發生了一次大的戰役,有一支1000多人的日本侵略軍要從滾弄進入孟定,耿山支隊這邊有情報,班紅自衛支隊也有情報。兩邊的情報報到遠征軍那裏以後了,遠征軍的這個33師就做了精明的部署。21:45組織了一次圍殲戰,當日軍進入孟定壩,遠征軍和遊擊隊的炮火就響了。日軍在突然炮彈的轟擊下大量的傷亡,所以這一支1000多人的日軍,剩餘的據説真正跑回到滾弄日軍據點的只有幾十個人。

    同期:陳榮華

    滾弄江戰役當中我們佤山遊擊隊主要是配合國軍蒐集日方的情報,把他們的火力點等等佈防情況搞清楚,提供給國軍,國軍這一次用了40架飛機,配合陸軍作戰。 40架飛機對日寇進行轟炸之後,那麼陸軍再跟著出擊,一舉就殲滅了日軍1000多人。這一次勝利不但是掃清了我們佤山周圍的日軍,而且有力地配合了滇西抗戰,就是我們騰衝保山的抗戰,也是一次重大的配合行動。

    解説: 1945年初,盟軍在緬甸戰場發動總攻,逐漸向緬甸首都仰光推近,日軍節節敗退。3月下旬,阿佤山各路抗日遊擊隊配合作戰主力全面反擊,將入侵佤山的日軍大部殲滅,殘余日軍向滾弄江以南潰散。至此,阿佤山十七王所轄土地基本收復。

    同期:謝本書

    佤山遊擊隊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當時國民政府派盧漢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的身份進入雲南接受日本人的投降。當時的省政府主席就準備把抗戰時期的佤山遊擊隊,改為地方的自衛隊來維持當地的治安。

    解説: 然而就在這時,雲南省主席龍雲被調離雲南了。

    同期:吳寶璋

    在1945年10月3號,蔣介石叫杜玉明用武裝的形式就把龍雲搞到了重慶去。我們地方史上把它叫做10.3事件,就是叫龍雲到重慶,表面上升了他的官職,實際上剝奪了他的實權。當然這一件事情,原來龍雲打算做的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解説: 到了11月份,國民黨第二軍第九師師長陳克非率一團人馬到了佤山,受命撤銷、解散佤山遊擊隊。

    同期:黃堯

  

  結局是比較悲慘的,所以佤山的遊擊隊應該説他們特別能戰鬥,應該以小鼓襲擊,或者偷襲,或者奇襲,各種辦法牽制日軍,所以日軍對佤山遊擊隊是聞風散膽。覺得不可琢磨的一支神奇的部隊,應該説這支部隊也有我們中國共産黨的影響在裏頭。

    解説: 1948年11月,在佤山木鼓不屈的鼓聲中,三位青年男子從思普走進佤山。他們是中共地下黨員李培倫和魏文才、王維仁。曆盡蒼桑的佤山,曾經使英國人、日本人無法立足,也使國民黨軍隊焦頭爛額。那麼,他們又將怎樣面對這三個青年人?佤山木鼓又將怎樣延續呢?

責編:徐穎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