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雙城故事》第五集:人在旅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2日 12:07 來源:

這是劉艷萍一次普通的出發,目的地邯鄲。

(人物介紹:劉燕萍,北京人,曾擔任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解説:今天香港中國國際旅行社的李淑華作為領隊將帶領一個旅行團前往北京。

(人物介紹:李淑華,香港人,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解説:像劉燕萍和李淑華一樣,每天會有很多人在北京和香港之間往來穿梭。他們帶著自己的故事裏告別故土,前往那個在十年之前他們並不熟悉的異鄉。家在北京的劉燕萍和在香港長大的李淑華,就是這些人中平凡但卻又有些特殊的兩個。

解説:1984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大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簽署的聯合聲明宣佈,中國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將在這一天把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解説:正是由於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在香港長大的李淑華對鏡頭裏的北京有了深深的好奇,1988年的那個秋天,還在讀書的她出境旅遊,她選擇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北京。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一次到北京啊,我就感覺是北京的人比較熱情啊,比較真啊,而且問路啊什麼的,那些人幾乎把我們帶到了目的地似的。

解説:對於李淑華這個生長在香港的年輕人而言,北京這個古老城市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新鮮陌生而且充滿味道。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第一次給我們很深印象的事就是吃餃子,吃餃子的時候他問我們要幾兩?當時我們使用錢去賣的票。我想,每人吃二兩行了吧,夠了,誰知道,一拿拿一大盤,原來二兩是二兩麵粉,不是連餡什麼都帶的二兩,我一想,壞了,但是又不能退。

解説:第一次的北京之旅,讓李淑華感觸最深的事情,除了那吃不完的餃子,還有那次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與國旗的偶然邂逅。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剛好是怎麼那麼多人跑那邊去啊,我們也跑,跑到那裏一看,我們還站得挺前的,圍在旗桿那邊。人家頭朝哪看我們也朝哪看,原來從金水橋那邊有一個儀仗隊過來,那一天是很大型的儀仗隊,我是第一次看見。

解説:那是李淑華第一次親眼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她知道這是9年後她的祖國的標誌,雖然依舊陌生,但這一次,在天安門廣場上與國旗的不期而遇,卻給了她一種震撼心靈的感覺。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很精神、很抖擻的樣子那時候我就站在那兒,很肅穆的站姿,楞了一下,看完以後我真的印象很深,有震撼,而且我都起疙瘩了,忽然就感覺很莊嚴的感覺。

解説:1996年末,劉艷萍被調入剛剛成立的九龍車組,並很快開始了緊張的培訓工作,為將來京九線的全線通車做著準備。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做為當時咱們對香港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知道它是咱們國的領土。但是包括我周圍的人去香港玩去的、旅遊的,幾乎都是很少很少,因為我們做這個列車工作,一個月可以去四次香港,這對周圍的人來説都不可思議,一個月去四回香港。

在每天忙碌的訓練工作之餘,劉燕萍也會在想象裏暗自描繪著香港這座城市的輪廓。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自己想象中的香港,應該是一個比較現代的這樣一個城市,因為説香港是一個彈丸之地,感覺呢,它的人口應該是特別的稠密,大街上的人啊、川流不息啊、就那種感覺。當時記得大家都在看得有一個《英雄本色》,還有一個《霍元甲》,我覺得《霍元甲》的收視率應該是非常高的,大人小孩都愛看,家家戶戶都在看。

在香港電影電視劇在內地熱播的同時,1997年也越來越近了,很多香港人出於對未來的擔憂選擇了離開,而有的人卻固執地選擇留下。李淑華,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我沒有想過走,第一是沒有感覺變化得太多的,第二 他們走的我看挺傷心的。而且要到一個新的地方適應我是覺得有點難適應。

解説:李淑華和很多香港普通市民一樣,在回歸到來之前,她們對未來充滿了信任。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我想啊,我們中國政府,我們廣東話講不會輸給英國人看,就是怎麼會做得比英國人丟臉給人家看呢,大概是這個意思。

解説:1997年5月22日,劉艷萍作為播音員登上了開往九龍的列車。雖然播音的內容已經演練了很多次,但是她還是感覺到了一絲緊張。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當時放的音樂都是一些輕音樂,還有一些廣東音樂,另外呢,就是一首東方之珠。

解説:1997年6月30號晚,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最後時刻,全中國人民都在等待著這個時刻的到來。劉燕萍在北京的車庫裏,李淑華在菲律賓的賓館裏,同時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在晚上的時候,我們的檢車師傅借來一台電視,那時候好像還是一台黑白的電視放在餐車,大家圍坐在一起看轉播。在看電視的時候,也隨著電視的畫面,高興啊,歡呼啊,大家跟孩子一樣。

解説:不久,工作出色的劉燕萍當上了北京九龍直通旅客列車的車長,而這個時候來往北京和香港兩地旅遊探親的人數也明顯增加,劉燕萍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了。2005年8月22日,列車剛剛從九龍站發車,劉燕萍像往常一樣在各個列車車廂間忙碌著,突然列車員報告,5號車廂有一名乘客,感到身體不適。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他就是感覺頭眩暈啊,暈得不行,就是睜開眼睛都不行,他感覺哪都在轉。

解説:2分鐘後,劉燕萍趕到了病人所在的五號車廂。看著病人在痛苦中煎熬,他的家人也心急如焚,她馬上做出了決定在列車上廣播,尋找醫生。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病人家屬説呢,他在一年前得過一次腦血管痙攣,説這次的症狀呢跟上次的症狀差不多,但是這次發病非常快,要比上次還要嚴重,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呢,我第一個反應是,這名旅客要是腦血管疾病的話,他肯定堅持不到北京。

解説:不久,醫生來到了五號車廂,初步診斷的結果出來了,腦血管痙攣,情況危急。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建議在前方站下車,他應該到醫院去輸液

解説:按照規定,這趟往返于北京西站與香港九龍之間的列車為直通車,乘客在上車前就已辦理好了出境手續,中途不允許上下車,只有到達了海關站,旅客才可以辦理入境手續,但醫生建議,這名生病的旅客如果不及時下車進行搶救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這個時候呢,我就往車隊打了一個電話,當時值班的隊長是我們的孫景躍隊長。

解説:為了迅速地與有關部門聯絡,在電話中,劉燕萍請求孫隊長幫忙聯絡海關、邊檢、衛檢,讓這名生病的旅客在最近的口岸站下車接受治療。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因為當時正行駛在山區,我這手機的信號一會有,一會沒有,這個特別著急。

解説:幾分鐘後劉艷萍收到了車隊的電話,通知她可以讓這名旅客在長沙車站下車。但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病人
當時旅客的病情發展得特別特別快,一開始半昏迷,到最後完全昏迷。

解説:雖然得到了下車的許可,但是考慮到距離長沙站還有5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時候劉艷萍又馬上通過手機和車隊聯絡。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我説現在旅客要到長沙車站下車,時間太長,旅客的病情會加劇的、會發生危險的,我請求到郴州車站臨時要點搶救旅客生命。但是郴州車站既不是我們列車的停車站,也沒有海關,所以旅客辦理不了入境的手續,所以特事特辦。

解説:幾分鐘以後,劉燕萍接到了車隊的電話,通知她北京海關同意讓這名旅客在郴州車站下車。到這個時候距離旅客發病僅僅過去了30分鐘。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當時病人家屬都非常覺得不太可能似的,怎麼可能在一個不是停車站的地方,給我們要點,火車打亂正常的運行。

    被送下車的旅客經過搶救很快脫離了危險,而劉艷萍和她的京九列車繼續開往他們的目的地北京。

解説:每年的8月22日,劉燕萍都會收到這名旅客發給她的短信:劉車長,您好,我是您在郴州車站搶救的病人,您還記得我嗎?我的生命是您給的,我今年一歲了。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因為我想生命是最寶貴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的,我不能因為當時考慮我自己,或是説我處理問題不果斷,因為我的過失,然後一個鮮活的生命在我眼前消失。那樣的話,我真原諒不了自己。

解説:2007年4月5日,李淑華在港澳碼頭焦急地等待著,上船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但還有四名團員因為堵車沒能按時趕到碼頭。

解説:還有五分鐘,李淑華決定不等了,先帶旅行團過關,留下自己的同事等待那晚到的四名遊客。帶這樣的旅行團從碼頭出發內地,做了15年旅遊工作的李淑華經歷了不知多少。但讓她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吵著要看升旗的團隊。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明天十一去看升旗,他們就一提議就馬上有人反映要去,那整個團都説要去,沒有一個人不去的。

    1999年夏天,李淑華做為領隊帶團去北京觀光,沒有想到的是,參觀完了行程安排的內容,離開的前一天,正趕上國慶節,團隊裏的遊客突然要求要去天安門看升旗。而這個觀光內容是在出發之前沒有涉及的。

解説:10月一日是國慶節,又是中國的長假黃金周,為了限制天安門廣場的人數,很多遊客是不能進入到廣場看升旗的。李淑華通過旅行社去聯絡,很費勁地拿到了進入廣場的通行證。解決了通行證的她剛要松一口氣,旅行團裏的遊客突然提出要學唱國歌。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他們不會啊,這個是就是臨時他們要求的。教他唱國歌,他們很認真,一個音一個音地學,第二天就能唱得出來啊。

這是李淑華第二次和國旗邂逅,而旅行團裏有90%的人是第一次看到升旗儀式。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四點鐘、三點半叫早。四點鐘,大家都穿的整整齊齊的西裝,很嚴肅,然後就去。有些人沒穿著,你怎麼昨天不提醒我穿西裝。

解説:此時列車長的劉艷萍,和她的同事們已經習慣了一個月去四次香港的的列車生活,她的很多朋友都很羨慕她,認為劉燕萍經常有機會去香港購物遊玩,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京九列車上的列車員們出車的時候根本沒有機會出站。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我們這車到九龍只停留一個小時五十分,這個時間呢,我們的工作很多,要對衛生進行清掃,對旅客使用的臥具進行更換,時間非常非常緊張,當時我們沒有時間去出去。

解説:沒有時間遊覽香港的劉艷萍,在往返香港了100多趟之後,她最熟悉的還只是車窗外香港的景色。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當過了羅湖以後,就是等於進入香港了,等於是眼睛看著車窗外面,尋找一些跟自己想象不一樣的地方。緊挨著鐵路應該是一條公路,看著公路上跑的車也是車速非常快,而且沒有那麼多車.跟我想象中香港應該是車水馬龍啊,特別的擁擠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解説:兩年後,因為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劉燕萍和幾個同事才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那個時候的她,對於車窗外的香港早就不再陌生。

解説:北京和香港相互影響的過程,李淑華和劉艷萍都在各自的工作中經歷著、體會著。回歸之前,李淑華帶團去北京,因為兩地之間語言不通,了解不多,她最苦惱的就是團裏的遊客對她那種過分的依賴。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我記得去蘇杭,我就看到絲綢的睡衣,我買了整個團都買了,我説以後我買什麼你們買什麼,他們就很依賴你的那種感覺.他們都不敢上街啊.我們要帶著他們走才行.而現在李淑華帶團來北京,最讓她操心的,是她經常要到處去尋找那些充滿了“主見”的團員們。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晚上你都不知道他們團員都跑到哪去了,我説我明天叫早的時間改了,打到房間裏都沒有人,他們都去了三里屯了,我就打個的士區三里屯,看看他們幹嗎去了,那個是酒吧嘛.

解説:除了為團員們的行蹤發愁外,李淑華還要盡力滿足他們對行程質量不斷提高的要求。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現在要求比以前高多了,現在哪怕就是酒店的早餐,做得有哪個地方不好,他在車上也會反映給你聽.所以現在做的行程比以前做的累,以前他們對內地認識不多,她就感覺到內地的條件就這個樣子.他也不會有要求,現在他知道哪有好的,網上一看那個酒店.

解説:和十年前帶團來北京相比,李淑華也體會到了北京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現在都自己上街的,沒有人來找你,而且內地人的英文也提高了很多他們講不通的就講英文了.

解説:2006年春天,李淑華作為領隊帶了一個環保組織來北京遊覽。這個團的全部遊客都是普通的香港人,來北京的目的就是為了種樹。而他們和其他的旅行團不同的是,她們對於吃飯、住宿、到什麼地方遊覽的要求卻非常的簡單。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他們捐的款不少,他們總共籌了幾十萬,但是他們要求住的飯店是三星,吃的餐是二十塊錢一個餐,在旅遊團隊裏面20塊錢的餐標算比較低的,他們對這種享受的要求真的不高。

解説:2006年4月16日,香港植樹旅行團的成員來到北京郊區種樹。那天他們原定要種植三千棵樹,但由於有北京團體的協助,樹苗不到三個小時就被種完了。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我才種了三棵樹就看沒樹了,很失望,然後投訴,我們不是種一天的樹嘛,只是種了三個小時就走了。

解説:巧合的是,這個團體離開北京之前,與一場沙塵暴不期而遇。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到第二天一齣來,整個停車場是厚厚的一層泥,那些人不是掃啊,是用泥鏟在鏟,放到一邊是一個泥山。他們那時候會感觸很深,原來氣候變化會影響這麼大。

解説:團員們非常關心這些可怕的沙塵來自什麼地方,在得知了答案之後,他們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

採訪:李淑華 中國香港國際旅行社港澳事務部經理

    回來的路上就説,那些沙從哪來啊,昨天晚上的泥從哪來啊,這個沙漠從哪來啊,他們從內蒙那邊吹那個風沙塵暴過來,那個沙子比較中就落下來,那個泥比較重就吹到北京來了就這樣解釋。他們説那好我們明年去內蒙種樹。

解説:旅行團共三十人,來自香港的各行各業,為了來北京種樹,共捐款50萬港幣。

解説:明天又要出車了,劉艷萍抽空和21歲的兒子出來散步,在十幾年的乘務工作中,劉燕萍盡心盡責,然而對於兒子,她的心中還有一個遺憾。

採訪:劉艷萍 原北京鐵路局京九線97/98次列車列車長

    1997年他剛上初中跟同學也説我媽媽是走香港的。同學就説,那你媽媽走香港,你去過香港嗎?所以他這個去香港的願望就很強,老是説什麼時間帶我去,然後我説有時間吧,其實我根本沒有時間。

解説:晚上七點,李淑華下班了,回家的路雖然漫長,但心情輕鬆。

解説:因為第二天要出差,所以一回到家她就開始收拾行李。

解説:她的大兒子就坐在客廳裏默默地看電視,和每一個白領女性一樣,為了工作她放棄了很多和孩子一起長大的時間。

解説:公共假期一共五天,而對於李淑華的兒子來説,這又將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假期。

解説:又一次的告別,也是又一次的出發,路上的風景依舊精彩,她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

責編:徐穎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