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在距離杭州180公里的龍遊縣有一個小村莊,這裡常年居住的村民用了十七天時間,四台水泵將村裏的一直深不見底的水塘的水抽幹,卻發現是一個巨大的神秘石窟,有人開始懷疑是軍事基地,也有專家提出是不是越王勾踐的軍事基地還是另有他途?這個建築精良的巨大石窟,到底是什麼又有著怎麼樣的歷史?走近科學《遙遠的夢——龍遊石窟下》將繼續為您揭開這個謎團。 |
| |
軍事基地的推斷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但隨後也有一些人提出質疑。比如如果作為戰備基地,應該不可能只有一個入口,那樣如果遭到敵人的襲擊,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而且不方便兵器的運輸。但環顧整個洞窟,卻沒有發現哪還有出口。大量的石料、土方又到哪去了呢?而且洞窟裏陰暗潮濕,在洞裏超過一個小時就會寒氣逼人,那麼人怎可能在洞裏久留呢?此外,周少雄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周少雄:當時我想很簡單,如果要打造兵器的話,它一定有某種痕跡,他在裏面比如要生存,要住下來的時候,就很簡單,墻上就會有好多插那些火把和油燈的那種痕跡。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
一時間各種説法紛至沓來,專家們紛紛著述立説,各執己見,很長一段時間內相持不下。
還有人受到漢王墓的啟發,認為是某君王的陵寢,在當地的配合下還找到了春秋時期徐偃王的墓碑,並且在上面找到關於石室的記載,從而推斷是王室陵寢。
此外,浙江大學的儲良才博士認為龍遊緊鄰衢江,交通便利,而且經過取樣調查,精心考證,並對石窟內的溫度、濕度等做了全面的測量後,儲良才博士得出這樣的結論。
浙江大學軍事教研部主任儲良才:它這個裏面的溫度、濕度包括它裏面的小氣候,相對穩定,也就是它很適合於儲藏一些糧食或者其他一些物質、設備。
但是這種種推測,雖然都有一定的道理,卻因依據不足而無法自圓其説。雖然時隔六年,作為第一個到龍遊石窟的專家,杭州師範學院的周少雄教授還在堅持著自己最初對石窟群的猜想。作為一個對區域文化進行研究的學者,他更多是從文化的角度去推測。
龍遊地處浙江省的西南部,交通便利。此外浙江主要盛産石才,以採石而聞名,即便是現在還有很多的採石場,龍遊也不例外。這為周教授提供了最初的論據。
周少雄:中國人有句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們往往是依靠這些所處的那個空間的資源,來創造自己生存的各種依託的內容。我們看了這個洞窟,特別是和那些當地的採石匠進行了交流,甚至我們還請採石匠們在現場給我們模擬進行了一個開採的過程。
當地管這種開採方法叫地老鼠,用這種方法開採最大的特點就是石頭能自然從上面剝離下來,並且會留下規則清晰的鑿痕,鑿痕的走勢與龍遊石窟裏的鑿痕基本一樣,這一點也讓周教授有了繼續探索的信心。
周少雄:所以我們對石開採的技術、石開採的成因,我們也做了研究。做了研究以後,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個看法,我們覺得它基本是一個採石場。
但是想法一經説出,立刻引來各種反對的聲音,包括曾以採石為生的四位石窟的發現者。
鄧壽富:估計肯定是有一個目的一個用場的,但不可能是一個採石場。
毛榮貴:如果是採石的話,露天很好採,為什麼要這樣打。
鄧壽富:這個洞口小,採光都不行。
吳阿奶:如果為了採石的話,他肯定把好的地方採來了,差的地方剩下來了,按照他的打法,好的差的全都拿走了,從這幾個方面考慮,是肯定不會採石的。
的確,他們的説法也很有道理,一般採石場確實都是露天的,而且在開採的過程中比較隨意,留下的洞窟基本沒有什麼規則,但是龍遊石窟卻不同,它不僅精心規劃而且洞口非常隱蔽,對這些顯而易見的疑問,周教授又做何解釋呢?
周教授沒有及時回答,而是開始了沿江考察,考察的結果讓他有了新的發現。
周少雄:衢江的北岸這個區域的話,它整個岩石的層面,一直走過去,都是這麼一種岩石,往地下斜躺著。
這一發現不僅使他更加堅信自己的論點,還引發了對古人由衷的讚美和感慨。
周少雄:它的開採方式就和我們今天很多的地方不顧及自然生態的外貌,用剝落式的方式,用裸露的手法進行這種開採,是大不一樣的。
此外,還有一個有利的實驗結果,證明了在地底下開採的優勢。科研人員採集來自地上、地下不同地方的石料,切割成同樣大小,實驗結果表明,來自地下的岩石要柔軟得多,那就意味著更加容易開採。
不過緊接著又一個疑問接踵而至,就是普通的採石場留下的鑿痕相對比較粗糙,而且不僅是採石場,就在離龍遊石窟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廢棄的清朝時期的石屋,它石壁上留有的鑿痕似乎跟石窟裏的也不太一樣,也是比較粗糙、隨意。但龍遊石窟裏的鑿痕,好像更應該稱做花紋,不僅像是經過了嚴格的修飾,而且這些橫向的線條整齊劃一,光滑流暢,甚至至今為止還不清楚是用什麼工具完成的。對此,周教授又該怎樣回答呢?
周少雄:我當時感覺到有幾個東西是費解的,即使是我們認為它是採石場,我覺得可能不排除它以後還有其他的用處。
| |
看來僅僅是採石場似乎不太可能,那麼除了採石之外又有何用途呢?
龍遊縣城因為龍遊石窟的發現而名噪一時,六年期間,關於龍遊石窟各種各樣的猜測、論點因為相執不下,又沒有新的發現而漸漸冷卻。正像一個明星,閃耀過後還要有自己的生活,小城並沒有因為一時的轟動而改變自己的節奏。
倒是那些令人不解的謎題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探密。如果你來到石窟或許也可以發現,在紛雜的人群中經常有一個人穿梭其中,他就是這個縣文化旅遊局的局長陸民,雖然他的專業是經濟與法律,但因為職務的關係,以及強烈的好奇心,都使他對石窟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綜合各家所長,經過四年的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測。
浙江省龍遊縣文化旅遊局局長陸民:我傾向於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這麼一個戰備基地,它不可能練兵,但是它可以藏兵器,造兵器,可以藏糧食,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分析,我認為是一個戰備基地。
這一觀點的提出不免令人驚訝,難道他可以回答那些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問題嗎?如果作為戰備基地,首先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從洞窟中挖出的那些石料土方到哪去了?
即便粗略地計算一下,也要有100萬立方米。他們曾試圖在周邊尋找,但是在周圍大面積範圍甚至到杭州都沒有發現這些石料的蹤跡。陸民也曾為此事大傷腦筋,但有一個發現讓他豁然開朗。
陸民:這個紅砂岩層,紅砂岩應該説沒風化之前它基本上都不能長植物,這就是紅砂岩層,已經開始一層層剝離了,風化到泥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就像這些樹都是老百姓從旁邊挑了泥種在上面,它只能長到一定程度,它長不大。
在鳳凰山上可以隨處看到這樣的現象,這些尚未風化,荒蕪貧瘠的紅砂岩層暗示著什麼呢?之後不久,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同樣是紅砂岩層,在石窟的頂上,植物卻鬱鬱蔥蔥。
陸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把原來專家認為是自然的山脊掀開以後,就會發現頂部覆蓋的小山包全部都是用廢石碓積起來的。
所以他們做出判斷,洞裏挖出的土方全都堆到了洞頂上,因為據有關專家講,挖出來的廢石更容易風化,所以洞頂的樹木才會茂盛。
出乎人意料的是,接下來的發現幾乎為所有問題都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答案。很多到過龍遊的人都知道,龍遊的縣誌在全國範圍內都算是非常完整、精細的,裏面除了沒有對龍遊石窟的記載外,龍遊大地上發生的事情在縣誌上基本上都有所考證,那裏面有一段關於翠光岩的記載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原來龍遊境內的衢江是一個曾經像秦淮河一樣風光旖旎,繁華熱鬧的地方,很多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詩作,據詩裏的描述,當時很多文人是在翠光岩洞中觀賞江上風景的,而記載中的這個岩洞就在龍遊石窟群所在的地方,那麼,現在這個翠光岩洞還在嗎?
慶倖的是,在博物館朱土生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當時的翠光岩洞。不過它已經遠遠不像記憶中那樣的風光。
浙江省龍遊縣博物館副館長朱土生:我們腳底下踩的這個淤泥,原來是衢江的主道,現在改道在南邊了,原來底下是衢江從這裡過,這就是文獻上記載的翠光岩,根據現在發現的這個翠光岩這個石窟來推斷,就在幾百年以前,甚至在南宋的時候,早期的時候,當時看到的石窟都在衢江水面的上面,很高很高的。
隨著滄海桑田的變化,這個當時文人們品茶賦詩的翠光岩洞,已經由原來的高高在上,而漸漸深埋地下了。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呢?
陸民:按照我們的水利知識計算,衢江在宋朝以前,水位是在現在狀況的水平面下30米到35米,也就是説宋朝以前,我們的這個龍遊石窟,就是在懸崖峭壁上,而不是現在這樣跟衢江平行的。
如果這一推斷成立,那麼當年的龍遊石窟就不是像現在這樣藏在地下了,而是隱蔽在山中,洞裏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陰冷潮濕了。但仍然有一個問題很重要,就是在幾十米深的洞窟中,只有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洞口怎樣迅速快捷的把兵器搬進搬出呢?
陸民:整個石窟群,進出肯定是非常便捷的,他不可能這麼笨,把自己在懸崖峭壁上搞一個洞窟,東西放不上來,出不去,這個不現實,肯定是跟我們衢江有一個大的通道。
但是這個通道在哪呢?人們很早就發現在所有開發的洞窟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長方形水池,這個水池的用途也是眾口不一,更多的人認為是蓄水池,陸民也曾對這些水池産生了興趣,直到他下令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把水池基本抽幹時,答案也似乎出來了。
他們看到水池的邊上有明顯打鑿過的痕跡,如果沒有重要用途,應該不會如此精心,還有一個發現是,水池底下還有臺階通下去,但遺憾的是被淤泥掩埋了,清除淤泥的工作還很繁複,還沒有上升到日程上來。但陸民幾乎毫不猶豫地認為這裡一定是出口。絲毫沒有動搖他對石窟用途的最後判斷。
陸民:我推斷跟吳越之爭關聯度可能性比較大,因為這麼大的工程,肯定是國家在非常特殊的背景情況下,完成的一個特殊的秘密工程。
如果這個猜想成立,我們不妨做這樣的想象:2500年前,越王勾踐戰敗後,臥薪嘗膽,決定復仇,為了躲過吳王的耳目,他們在附屬國姑蔑也就是今天的龍遊境內,集中國內最好的大師、工匠,在同仇敵愾的複國決心驅使下,用最短的時間,最好的技術,打造了這些秘密石室,屯兵操煉。終於在十年後,消滅了吳國,完成了複國大業。
然而歷史事實容不得半點像想和虛構,各種論述在沒有找到更多的論據之前都還只能是猜測。2004年9月,各地專家學者還將再次趕赴龍遊進行專題學術研討,石窟之謎有望破解。不過面對古人留下的千古奇跡,我們或許不應該只甘心於僅僅充當發現它、和研究它的角色。
責編: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