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走近科學]>>
| |
神經病,我記得從前,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都會這麼稱呼那些行為舉止看起來“怪怪的”精神病人。這個稱呼,也許只是出於隨意,但不可否認能代表一點我們對待這個群體的態度。可能不是完全的歧視,但一定有忽視,漠視。
這一次,同事策劃的這套系列,我接到選題的時候,雖然覺得有興趣,但更多是發愁的。電視不是小説文字,它更多地依賴畫面語言來敘事。而精神病人的狀態,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腦子裏的那個世界,是觀眾最陌生的,也是最想知道的,這因此肯定是片子的重點。但這些如何用畫面來表達?如何能在科學地講清楚精神病的病情、病狀的同時,兼顧片子的故事性?這的確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片子最終是折騰出來了,發愁的事解決以後,留下的更多是認識上的提升。因為拍攝的關係,我第一次有了無距離接觸這樣的人群的機會。“誰動了我的大腦”這是我們系列片的片名,它想傳達的信息有這麼一點是:其實得精神病就像是我們得了感冒發燒一樣,不同的是,感冒發燒是身體生病了,而得精神病是腦子生病罷了。整個片子拍攝下來,我也完全地認同了這樣科學的論斷。大腦生病了,只要通過藥物控制,病情是完全可以緩解的。但是,就像我片子結尾説的那樣,病情的完全康復困難的是心理上的康復,這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寬容和理解,依靠的是社會能夠為這些已經通過治療精神病症狀得到控制的人,為他們回歸這個社會創造相應的條件。而還做到這一點,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們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被詛咒的快樂,這是個存在事實的悖論。真的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快樂,都能被每一個人輕鬆而愉快地獲得並享用。(編導:陳子雋)
責編: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