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持續700年從未間斷的書場,80公斤的大刀在手中上下翻飛,用地球上最毒的樹製作衣服,由二八少女完成最後一道制漆工藝,即將成為人們永久記憶的川江號子、牙雕工藝┄┄這一切,在《探索 發現》欄目即將推出的40集大型系列片《年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輯粹》中,將一一向觀眾展現。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2006年,中國政府公佈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計十類518項。認為宣傳和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型系列片《年輪》,正是從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精選了部分項目,以紀錄片的寫實手法和藝術表現形式,展示了它們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製作工藝,以及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它們所面臨的處境。
在題材的選擇上,既有注重製作技藝的精湛、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和民間美術,如四川夾江的竹紙、海南黎族的樹皮衣、黑龍江赫哲族的魚皮衣、山西平遙的推光漆器等,又有注重説唱表演的民間音樂舞蹈和傳統戲曲,如重慶的川江號子、雲南滄源的木鼓舞、貴州德江的儺戲、四川南充的大木偶等;既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民間雜技,如天津重刀武術,又有內涵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如四川涼山彝族的火把節、都江堰的放水節、雲南瀘水傈僳族刀桿節等。
在表現手段上,《年輪》除了介紹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本身的魅力外,還採用寫實的手法記述了它們的傳承人、保護人的人生閱歷和情感世界,展示了他們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為繼承和保護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所做的種種努力。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