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7日 19:02 來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7日 19:02 來源:
板栗,在諸暨已有1000多年栽種歷史。北宋《圖經》就有“諸暨出如拳之栗”的記載;《能改齋漫錄》載其為“皇室貢品”,“政和中詔諸暨縣貢焉,栗固大於他邑”;南宋《剡錄》載:“諸暨栗最多。”
板栗俗稱栗子,是我國特有的優良乾果樹種,原種較混雜,粒小。經諸暨人民多年優育,特別是解放後諸暨市林木良種繁育站的科學栽培優選,逐漸形成以“毛板紅”為代表的4類主要品種。
毛板紅,有長刺、短刺板紅之分,樹種適應性強,樹形較矮,樹體結構緊湊,可高産密植,管理方便;全果早,顆粒大小均勻,色澤美觀,且質糯、味甜,有桂花香味,宜於貯藏或加工出口。
晚栗,樹冠較大,果型大,耐貯藏,但空苞較多。
油板紅,樹冠高大,果型大,呈紅褐色,有油光,但産果的大小年差距較明顯,抗蟲害能力弱,種子不而貯藏。
魁栗,樹勢開張,産量高而穩定,但含水量高,不耐貯藏。
上述品種以“毛板紅”為最佳.。
栗子(果肉)含蛋白質10.7%,脂肪7.4%,糖及澱粉70.1%,粗纖維2.9%,營養豐富。可鮮食、炒食、煮食和製作各種點心,味美可口,近年還加工成罐頭出口。
栗樹抗腐,耐濕,是良好的建築、造船及傢俱用材。樹皮、殼鬥、嫩枝、木材的髓部均含有鞣質,可提取栲膠。葉可飼養柞蠶。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