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0日 11:22 來源:中華勞模網
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當前全國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作為現代社會基礎之一的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密切相關,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5年11月7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當前我國就業和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兩個大的轉變,社會勞動力就業需要加強技能培訓,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培養更多的高級技工。因此,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做好這項工作,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使我國經濟建設切實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
無疑,在省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就是一家以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己任的職業學校。他們始終堅持以服務於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重,不斷調整辦學思路,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的實踐實訓,加強校企結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産學研辦學之路,為建設和諧濰坊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人才保障,在人傑地靈的鳶都大地上譜寫了一曲“人民教育為人民”的時代之歌!近年來,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先後被授予“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全省文明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全國和我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職業教育,認識職業教育,從而推動職業教育更好地發展,記者慕名走訪了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十大新聞人物、山東教學改革能手、濰坊市專業技術人才、濰坊市特級校長、濰坊市優秀人大代表、壽光市模範共産黨員、壽光人民勳章、濰坊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崔效傑。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崔效傑對國內外職業教育的深刻把握與思考、獨特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模式,以及在辦學過程中所形成的寶貴經驗,無疑是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的。
崔效傑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從教36年來,不論在什麼工作崗位上,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他始終以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以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開拓創新,拼搏實幹,敬業奉獻,事爭一流,每項工作都追求極致和完美,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1999年底,壽光市委、市政府決定創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崔效傑承擔了創建大學的重任,針對校舍僅有400畝、學生不到4000人的現狀,他以前瞻的眼光、超前的意識規劃學院發展,提出了“集團辦學、專家加盟、國際合作、科研興院”的發展模式,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成功創辦了壽光歷史上第一所獨立頒發文憑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佔地2000畝,建築面積38.8萬平方米,資産總值5.35億元,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教職工1368人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以科學為中心 培育高質量人才
崔效傑作為濰坊市乃至山東省的知名校長,不管是在社會上還是在教育系統都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對職業教育亦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職業教育是我國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和複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技能人才的培養,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壯大人才隊伍,提升人才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人才保障和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他在辦學過程中始終把人才培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育人質量視為學院的生命線,樹立了“以生為本、質量為魂、愛生如子、教書育人”的教育教學理念,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實行了“以素質為核心、能力為基礎、技能為重點”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貼近經濟辦教育,對準市場設專業,融入社會育人才。突出以教學為中心,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職業能力訓練為重點,帶動課程改革與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不斷加強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行了畢業證、職業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證、公共英語等級證和駕駛證“五證”離校制度,形成了專業技術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融通的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制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2005年,學院代表隊參加山東省計算機技能大賽獲得全省高校組、中專組、社會組三個組別團體總分第一名,包攬了團體賽個人成績前五名,連續三年獲得全省計算機技能大賽第一名。學院學生連續四年參加“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的布展、翻譯、禮儀、導遊等各種服務工作及演出活動,贏得了中外賓朋的一致好評。學院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不斷改革和完善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真實或倣真的崗位訓練環境,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分解為校內學習和崗位實踐訓練,訓練內容和標準完全按照相應技術崗位標準進行設計,考核以技術崗位的技能認證為目標,學生邊學習、邊實踐,大大縮短了上崗的適應期,上崗即能頂崗,畢業生以其較高的綜合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中印計算機軟體學院03級畢業生馬春雨、閆士啟在與著名本科高校學生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被亞洲最大的軟體公司——塔塔(TCS)公司聘用。學院畢業生當年對口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山東晨鳴集團、巨能電力集團、濰柴動力集團、山東海化集團、魏橋集團等幾十家知名企業成為接收學院畢業生的固定協作單位。2006年,學院專升本參考1128人,上線1050人,上線率93.1%,專升本成績連續三年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茅。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使學院連續幾年招生志願爆滿,錄取分數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學院招生就業呈現進口旺、出口暢的良性循環局面。
建院以來,崔效傑遵循“現代特色、莊重典雅、文化傳承、經濟實效、天地人一體”的建設理念,堅持“前瞻性設計,大體量建設,設備配備高標準,投資一步到位”的建設模式,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資3.5億元,新建大樓37幢,新增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並且不斷加大對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的投資。學院建設了1000M校園網,建設了校園網資源平臺以及電視校園網,使用了先進的圖書管理軟體系統,不斷增加電子圖書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在教學、科研、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全面構築了與世界接軌的信息平臺。
目前,學院在校園面積、校舍面積、生均用房、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硬體設施方面都達到或超過了本科院校的設置標準。學院還按照“大樹參天、綠草如茵、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鳥語花香”的綠化美化理念,綠化26萬平方米,把校園建成了墻壁説話、草木勸學的讀書勝地。學生在現代化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學習、探索、鑽研,汲取著成才的營養;在設施先進的體育館、游泳館、健身房競賽、拼搏、鍛鍊,展示著青春的風采;在藝術館、名畫苑、翠竹林、噴泉廣場駐足、漫步、晨讀,感受著生活的純美。
以市場為導向 培養社會所需人才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應用日益廣泛、高新技術産業化不斷推進,特別是包括濰坊在內的半島經濟的崛起,更是需要大量的高級技工人才。任何高新技術在轉化成社會生産力時,不僅需要優秀的科學家、企業家,還需要大量掌握這種技術的應用型人才。並且發展職業教育還有利於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由此,在學科建設方面,崔效傑側重以市場為導向,側重於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産學研結合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過程,今天的濰坊科技職業學院無疑已成為很好的科研成果轉化站。
學院的園藝技術(蔬菜)和計算機軟體技術2個專業是省級示範專業。以此為基礎,學院聯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企業,積極推進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學院與荷蘭王國北荷蘭省聯合成立了中荷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與印度環球科技發展公司合作成立了山東中印環球軟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從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集中專業力量,積極開展應用科研。中荷農業科技培訓中心進行了4種蔬菜7種種法,2種花卉19個品種3種種法的對比實驗,探索出了我國當前先進的無公害蔬菜花卉種植模式,這一模式推廣後使當地的無公害蔬菜生産上了一個新臺階,很好地解決了蔬菜的出口難題,加快了當地蔬菜産業化進程。中印環球軟體公司開發的財務管理等7類軟體産品投放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學院先後成立了賈思勰農學思想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生態與植保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分析光譜研究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所,成功舉辦了世界藻類大會和兩屆賈思勰農學思想研討會。學院研製的植物座果膨大靈使西紅柿的産量增加了23%;研製的20%百速煙劑和28%乙•百濕性粉劑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生態與植保研究所利用蜘蛛等天敵有效控制了大棚內害蟲的危害;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繁育出驅蚊草、大花惠蘭、日本椿等10余種名貴稀有花卉品種。學院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聯合進行了微藻研究,建設了微藻研究實驗室——愛爾發生物技術平臺;與多家省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學院已獨立完成4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獲得5項國家專利,現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5項。
學院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實行開放式辦學,建立了産學研合作教育體制,積極實施“校企合作計劃”,大力推進校企合作,走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的辦學道路。學院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與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開展合作辦學,按照企業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對口培養人才,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定位,解決教學改革、實習實訓、畢業生就業等問題;建立了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校企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幫助合作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校企聯合培訓企業員工;積極探索“把學校建在車間,把車間建在學校”的教育模式。實施實訓基地建設工程,採取校企聯合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的辦法,大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重點是在廠區車間設立“生産與教學合一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接納學生實習。學院成立了由政府部門官員、企業負責人、學院領導、行業專家、專業教師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以及處理具體事務的産學研合作辦公室,與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契約式”的穩定的合作關係。先後與濰柴動力集團、山東海化集團、山東晨鳴集團、聯盟化工集團、富康制藥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他們培訓職工,訂單培養學生。學院所屬成人教育與培訓學院每年為企業培訓幹部、職工12000多人次。此外,學院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每年為社會培訓機動車駕駛員4000多人次;教師進修學校每年為全市教育系統培訓教師3800多人次;電大遠程教育每年培訓2000多人,被評為“全省電大開放教育先進教學點”。
以資源為基 創辦國際化特色大學
事實勝於雄辯,世界經濟的發展給了崔效傑深刻的啟示。德國、瑞士是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國家。從上個世紀初,德國就大力推行“二元制”職業教育,近百年來,德國的産品質量在全世界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瑞士教育制度中最突出、最光彩的就是職業教育,他們9年義務教育之後,學生就開始分流,約70%的學生要走上職業學校的道路。所以在他們國家,工人的技能都高人一籌。甚至有報道説,在日內瓦有75%的老闆都是職業學校出身。因此,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良好的産業素質應當以職業教育作依託,發展職業教育亦是提高産業素質的基礎。
建院以來,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堅持讓世界融入學院,讓學院服務世界,讓世界了解學院,讓學生走向世界,堅持創新思維,開放辦學,不斷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國際合作迅速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
自2001年以來,學院先後與荷蘭、烏克蘭、印度、韓國、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在聯合科研、合作辦學、合辦企業、教師引進、教材購入、互派留學、學術交流等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先後聘入了33名外籍教師,引進了國外原版教材,每年與韓國、烏克蘭互派百名左右留學生。與印度加拉庫爾大學聯合舉辦了中印計算機軟體學院,在山東高校中首開中印合作辦學之先河。中印計算機軟體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二級學院,使用印度的教師、教材、教學模式和軟體,培養中國的軟體大師,學生學習期滿,可同時獲得我國大學專科畢業證書和印度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真正實現了不出國門也留學。2005年,學院中印環球軟體公司成功承辦了在印度普納市舉行的“山東濰坊—印度普納中印經貿技術合作會議”,山東省省委常委、副省長林廷生參加會議並對學院中印合作辦學和技術合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協辦了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印度軟體産業合作峰會”;協辦了在濰坊舉行的“2005中印經貿技術洽談會”,並作為國內首家中印合資軟體公司,被大會組委會確定為“中國—印度信息技術合作中心”。今年,學院與印度普納大學在印度聯合籌建中印中文學院、在濰坊科技職業學院聯合籌建中印國際交流學院,學院已成為濰坊乃至山東與印度進行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窗口。學院與日本、韓國、烏克蘭有關高校聯合舉辦“1+2”、“2+2”等形式的合作辦學已取得成功經驗。今年4月,學院與韓國東西大學簽訂了在濰坊科技職業學院聯合舉辦山東中韓大學的協議,雙方決定把山東中韓大學打造成山東省一流的數字中心,把壽光市建設成IT最尖端的縣級市,韓國東西大學已承諾投資人民幣一億元,每年保證有300名留學生到濰坊科技職業學院留學。成功的國際合作,引進了世界優質教育資源,彰顯了學院辦學特色,使學院吸納並借鑒著“世界經驗”,也讓世界關注並分享著“學院思想”。
[記者觀察]
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已處在一個轉型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困惑與探索同在,生存與發展,改革與創新,已構成每一個職業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因而,探索研究職業教育,並不斷創新就顯得極為重要。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呼喚,也是職教發展的抉擇。就此而言,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堪為同類學校中的楷模。
曾有人説,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也有人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一名專家型、學者型校長,他對職業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地位和作用的獨到見解,,對國內外職業教育極其動向的把握,對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所應該採取的對策,無疑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或許就是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在短短時間內便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緣由吧。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