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烏克蘭留學的中國學生,對於有些中國公民在烏克蘭旅遊期間的不文明表現,感到深深的慚愧。得知國內正在開展“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使我聯想起自己在餐廳遇到的一幕。
不久前,我跟幾個烏克蘭同學在基輔市一家中檔自助餐廳吃飯,忽然聽見有人説著熟悉而親切的漢語,不由得抬起頭向服務台望去。只見四五名中年男子,正用不流利的俄語跟服務員交涉什麼,然後,他們找了一張離我們很近的桌子坐下,其中一個40多歲的男子,向自助轉盤走去。過了一會兒,只見那個男子盛了滿滿兩盤子烤牛肉,然後又分別裝了土豆餅、色拉、麵包、魚子醬、奶酪、黃油……只要自助轉盤上有的食物,他基本都拿了來,我向餐桌一瞟,足足有五六盤!這時,一名烏克蘭女服務員臉上的表情顯得十分詫異,聳聳肩悄悄地跟旁邊一名男服務員嘀咕著什麼。
與此同時,這幾名男子已經開始大口吃東西了。令人驚訝的是,女服務員突然走過來,盯著這幾名男子,用俄語説:“這是自助餐,不能一個人交餐費,大家同時用餐。請你們補齊其他人的錢。”可是這幾名男子似乎沒有理會服務員的話,其中有一個男子説:“我們就是一個人拿的,別人沒有去拿東西吃。”在下面的時間裏,這個女服務員就一直盯著那幾個人,直到他們把所有拿來的東西都吃光。
我看到這一幕,臉上感覺熱辣辣的,一陣陣氣憤和慚愧涌上心頭。我的幾個烏克蘭同學十分詫異地問我,難道他們在中國沒有吃過自助餐嗎?我低著頭,深吸了一口氣,只能用無語表達我的無奈。
或許,我遇到的事情是個極端情況,而且肯定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出境旅遊都會做出丟中國人臉的事情。但毋庸置疑,確有一些出國遊的中國人表現出一些陋習。在一些國家的旅遊景點和酒店張貼只針對中國人的中文告示牌,提醒“請勿喧嘩”、“請勿隨地吐痰”,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想,要真正成為一個文明的遊客,僅靠一項多少有點“應急”味道的“行動”是不夠的。旅遊中的陋習,其實都是生活中的陋習。不矯正平時的行為舉止,指望當遊客時成為彬彬有禮的紳士,是絕無可能的。因此,集中糾正旅遊中的“醜”行固然重要,而從小加強公德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文明公民,才是治本之道。
此外,國家有關部門也可以制定公民文明素質教育讀本,鼓勵社區、學校舉辦各類文明素質教育課堂,開展群眾性的公民文明素質教育實踐活動。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