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鄰近,文明出遊再次擺在了我們面前。8月8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印發了關於《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認為,旅遊活動中“不文明”行為主要表現為“不修邊幅、不講衛生、不懂禮儀、不守秩序、不遵法規、不愛護環境和公共設施、喧嘩吵鬧”。
以上現象,
首先,中國長期的貧窮和資源短缺。客觀上造成了國人“掙搶”的行為方式。擠公交車,看起來固然“不文明”,但你如果要做謙謙君子,上了車十有八九是沒有座位的。如果在上下班高峰期,就不是沒有座位的問題了,而是5趟車過去,還沒能上去。同樣,在夏季城市擁擠的公交車或地鐵車廂裏散發著讓人不快氣味的農民工,顯得那麼不“文明”。可又有誰關注過農民工的洗澡難問題?如果讓捂住鼻子的文明人過上幾天農民工的生活,誰能保證身上的氣味還是那麼“文明”?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能。計劃生育,為資源的相對豐富提供了籌碼。如果有些地方具備了相應的硬體環境,就有了改善“資源緊缺類不文明”的經濟基礎,否則,單純的提倡或懲罰,效果肯定不好。
其次,是較長時間的“左”的社會政治環境。“講衛生”是資産階級情調,“守秩序”是缺少革命精神。説假話者成了俊傑,説實話者進了牛棚甚至監牢。教訓慘痛!真話都不敢説,更談不上禮儀。禮儀是從容的表現,是內心和諧的外在延伸。
目前,科學發展觀對於生態保護的提倡,和諧社會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描述,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社會環境的改善。在這方面,國家公職人員的提倡、做法和媒體的導向非常重要。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
最後,是文化和道德的中西方差異。前不久,筆者在辦公樓的1樓大廳,一名保安請求我做一個外國女士和他之間的翻譯,原來這位英國女士找不到XX後街的XX旅館了。筆者自告奮勇用讓她把約30斤的旅行袋放到自己的自行車上,並送她過去。路上她主動介紹了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年齡和旅行路線。到目的地後,還一定要給我小費。被我拒絕了。
看到別人指責中國人在國外接受服務不付小費的“不文明”行為,筆者認為是一種誤解,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傳統和道德要求,相反,給別人尤其是熟人“幫忙費”,會認為是看不起對方,是侮辱別人的純潔動機。中國人是含蓄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很濃,不會在陌生人面前主動介紹自己。這是中西方差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應當是“入鄉隨俗”。
另外,我們的文化不僅是含蓄文化,道德也是集體利益之上的道德。個人的尊嚴和需求常常被忽略,不僅忽略別人,也忽略自己。改革開放後,公民意識和個性張揚得到初步認可,但依然任重道遠,假道學仍有很厚的根基,而真人性被無知者誣衊為“真小人”。
國家旅遊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公民出國(境)人數達3100萬人次。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文明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而出國遊代表了國家的“國格”。為了不落下“醜陋中國人”的名聲,標本兼治和重點突破,需多管齊下。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