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與中國一同廁身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印度文明在眾多領域的輝煌成就,以及它獨特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體系,使它在整個世界文明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印度文明又具有強大的輻射力,數千年來對亞洲乃至世界産生了十分深刻影響,為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印度同中國兩文明間更是血脈相連,淵源殊深。不可否認,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印度文明既曾繁榮昌盛,也嘗衰微低迷,但它卻歷經劫難,踣而復起,四千餘年,綿延不絕,並在20世紀中葉再獲新生。這充分説明,印度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而其文明,亦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面積約410余萬平方公里,遠大於古代埃及與巴比倫的面積之和。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一個半島,狀如不規則的倒三角形。也有的學者將印度形象地比喻成一隻碩大無朋的牛乳,並相應將印度洋上的明珠斯裏蘭卡比做從這乳房流出的一滴乳汁。
莽莽蒼蒼的喜馬拉雅山脈橫亙在印度北部,將其與亞洲大陸隔離開來。因此,這一地域又被稱為南亞次大陸或印度次大陸。喜馬拉雅山脈擁有多座世界高峰,海拔達到或超過7300米的就有一百一十余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在其中。這些偉岸的山峰頂部終年白雪皚皚,位於永久雪線之上。數千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南亞民族産生了人格化的深刻的影響。這在他們的文學、政治、經濟,以及他們的神話和宗教中,都有反映。冰川覆蓋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山進香者們的矚目和遐想。印度神話認為,司毀滅的大神濕婆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就居住在喜馬拉雅群山中的蓋拉娑山上,而喜馬拉雅(Himalaya)之名,則來源於古印度梵語詞hima(“雪”)和alaya(“域”)。 喜馬拉雅山脈構成印度次大陸與亞洲大陸之間幾乎不可逾越的屏障。喜馬拉雅山脈的主體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帕爾巴特峰至中國西藏南迦巴瓦峰之間,從西向東綿延2500公里。兩個喜馬拉雅山王國尼泊爾和不丹就位於山脈東西兩端之間。喜馬拉雅山脈在西北與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交接,北面則是西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北寬度,在200—400公里之間。
喜馬拉雅山脈是從阿爾卑斯山脈到東南亞山脈這一連串歐亞大陸山脈的組成部分。6億年前,這一地區的絕大部分還淹沒在汪洋大海之中。大約1.8億年以前,古老的岡瓦納超級大陸開始解體。岡瓦納的碎塊之一,也就是形成印度次大陸的岩石圈板塊,在隨後的1.3億年間向北運動,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形成了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緣,外喜馬拉雅山脈成為這一地區的首要分水嶺和氣候屏障。60萬年以前,喜馬拉雅山就已經成為地球上最高的山脈。
從印度方向看,喜馬拉雅山脈像是一彎碩大的新月,主光軸超出雪線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都向低谷冰川供水,使之成為大多數喜馬拉雅山脈河流的源頭。古代印度的主要河流如印度河、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均發源或流經喜馬拉雅山脈。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人類文明。正是這些水量豐沛、浩浩蕩蕩的河流,吸引了印度先民前來定居並滋養了印度文明。印度人對這些河流充滿感情,恒河更是他們心目中偉大的聖河。
印度河發源於中國境內的岡底斯山西側,上遊一段稱獅泉河和噶爾河,入印度後先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再向西南縱貫今巴基斯坦,最後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長3180公里,流域面積96萬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搖籃。恒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岡戈裏冰川,向東流經印度斯坦平原,最後在今孟加拉國境內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並注入孟加拉灣。恒河全長2700公里,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恒河流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誕生地。布拉馬普特拉河發源於我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北麓,上遊為我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穿越喜馬拉雅山脈,流經阿薩姆平原,與恒河會合後水勢異常壯闊。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古代印度境內長約1130公里,流域面積58萬平方公里。這三條大河分別與其支流形成三大水系:傑盧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比亞斯河與薩特萊傑河屬於印度河水系;亞穆納河、拉姆甘加河、卡利河、卡爾納利河、拉普提河、甘達克河、巴格馬蒂河屬於恒河水系;蒂斯塔河、賴達克河與馬納斯河屬於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喜馬拉雅山脈還是一個氣候大分界線,對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有著重大影響,使山脈兩邊形成迥然不同的氣候與生態系統。喜馬拉雅山脈在冬季阻擋來自北方的大陸冷空氣流入印度,使之冬無嚴寒,同時迫使暖濕的西南季風在印度一側形成巨大的降水量。例如,西姆拉和穆索裏的年降水量為1530毫米,大吉嶺則達到3060毫米。然而,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位於印度河谷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斯卡都、吉爾吉特和列城等地,年降水量只有70一150毫米。印度半島的東面是遼闊的孟加拉灣,西面是浩瀚的阿拉伯海,南端逐漸縮小,伸入印度洋中。喜馬拉雅山脈與半島三面的水域形成古代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印度文明處於相對的封閉狀態,從 而形成了獨特的面貌和個性。古代印度北部與中國和尼泊爾山水、相連,西北部與阿富汗接壤,東面與緬甸相鄰,南與斯裏蘭卡一了羅摩一行從宮廷流放到森林之後的生活。
森林常常就是印度古代仙人靜思悟道之地。另外一部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著名故事《沙恭達羅》也有森林生活的背景。廣闊的林海為印度先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使智者們得以沉湎于精神追求而無腹中之憂。可以説,森林是印度文明發育的一個重要場所。現在,印度依然擁有6373萬公頃的森林,約佔其國土面積的19.39%。雄偉的山脈、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與茂密的森林表現出自然的強大力量。自然力愈顯得強大,人就愈覺得自己渺小。生活在古代獨特地理環境下的印度先民,對於自然懷有普遍的敬畏心理。人們在無法理解與解釋自然現象時,就容易將之歸於超自然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神格化。在史前時代,自然神崇拜和巫術在印度已經相當流行。它們成為後世印度眾多宗教的濫觴。印度成為宗教王國並産生獨特的宗教文化與印度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不無關係。我們甚至可以説,那樣的環境特別適於宗教的産生和流傳。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宗教的誕生就遠早于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眾所週知,耆那教中有一個派別被稱為天衣派。他們主張過簡樸的生活,反對積蓄私財,因此以不穿衣服為他們的鮮明標誌。這樣的教派只能出現並存在於冬無嚴寒的印度。
雖然印度在地理上相對封閉,但天然障礙並非全然不可逾越。自古以來,外來的商賈、移民與僧人就知道從喜馬拉雅山較低處的山口進入印度。同樣,印度商賈與僧人也循這些山口與外界交通。古代印度與阿富汗接壤。橫亙在兩國西北邊境的興都庫什山脈有一些重要的山口,其中以白沙瓦附近的開伯爾山口最為知名。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就是通過這些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的。歷史上,這些山口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意義。例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元太祖成吉思汗和突厥人帖木兒等世界的征服者以及莫臥兒開國皇帝巴卑爾,都是通過這些山口進入西北印度的。近代以來,情況有所變化。掌握先進航海技術的西方殖民者,更多從海路進入印度。印度文明在其發展過程中曾經多次受到外來文明的衝擊和影響。
中世紀穆斯林的入侵給印度帶來了新的文明因素,使印度的宗教和社會狀況趨於複雜。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衝突始終不曾中斷。1867年,賽義德爵士率先提出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是“兩個民族”之説。1929年,全印穆斯林聯盟主席、詩人和哲學家阿拉馬 伊克巴爾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穆斯林國家”。1933年,法學家拉赫馬特 阿裏等人將這一尚未問世的國家命名為巴基斯坦。1940年,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 阿裏 真納系統闡明“兩個民族”理論,使之成為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的理論基礎。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國成立,使印度東西兩翼失去約9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東巴基斯坦于1971年12月16日脫離巴基斯坦,建成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現有國土面積為三百餘萬平方公里。南北最長距離為3214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為2933公里,陸地邊界約1.52萬公里,包括一些群島在內的海岸線總長約7517公里。印度共設28個邦和7個中央直轄區。然而,需要説明的是,在28個邦中有兩個尚存爭議,未能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位於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查謨和克什米爾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均聲稱擁有主權的地區,雙方現在分別控制著其中的一部分;印度1987年2月20日成立的阿魯納恰爾邦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歷來屬於中國。
今日的印度在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接壤,在北部與中國、尼泊爾及不丹相鄰,在東部與緬甸和孟加拉國毗連,在南部與斯裏蘭卡隔海相望。印度文明就是在這樣一片遼闊的土地上興起和不斷發展的。
印度文明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表明,印度民族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偉大民族。
舊石器時代的印度先民,主要靠狩獵和採集維持生存。他們逐食物之源而遷徙,一般居無定所。後來,他們學會用火燒烤食物,並用動物皮毛和樹葉遮蔽軀體。他們也開始馴服野狗。大約在距今12000--8000年這一期間,印度先民開始種植穀物,馴養家畜,製作陶罐,同時學習縫紉衣服。考古學家們在印度各地,特別是在印度西北部和德幹高原,均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打磨精緻的石制工具。這一事實説明,印度先民的分佈已經相當廣泛。印度地域遼闊,物産豐饒,對於遠古人類來説顯然是一片樂土。除了夏季炎熱之外,印度的自然環境是十分優越的。由於自遠古時代起就非常適宜人類生存,印度對不同地區的人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從非洲、大洋洲和歐亞大陸,先後有不同的種族侵入或移居印度。現代印度人,基本上就是這些種族的混血後裔。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人種依然相當複雜。因此,印度歷來有人種博物館之稱,也有人類學的天堂之説。西方一些大學的人類學專業,即以印度作為學生進行實習和研究的基地。
對印度種族的劃分,歷來聚訟紛紜。目前,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來的。他將印度的種族戈U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 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歐人(the Nordics)。
尼格羅人是最早來到印度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種族實體。“尼格羅”的含義是“黑人”。因此,所謂尼格羅人即黑人。按照人類學家的描述,尼格羅地理人種亦稱非洲地理人種,原住于非洲南撒哈拉地區。非洲的剛果人種和開普人種就是典型的尼格羅人種。這一人種的特徵是:皮膚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頭髮纖細捲曲,身材短小,前額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寬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裏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顯然,他們與非洲黑人存在血緣關係。一些人類學家根據印度尼格羅人目前的居住地點提出一種假説:尼格羅人曾遭到前達羅毗荼人和達羅毗荼人的驅逐。與尼格羅人相比,這些新移民既強壯又聰穎。尼格羅人或被他們同化,或被他們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對榕屬樹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曾與繁育和靈魂相聯絡,在印度也很流行。這可能與尼格羅人的原始信仰有傳承關係。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對魚類、動物和植物的圖騰崇拜觀念,也同樣可能源於尼格羅人。部分印度尼格羅人使用弓箭打獵。因此,有些人類學家認為,應當將這一起到延伸人類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發明歸功於他們。印度尼格羅人的存在,也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四散開來的流行學説提供了佐證。
在尼格羅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至於原始澳大利亞人從何而來,學術界眾説紛紜,迄無定論。一種學説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在冰河時期沿著陸橋來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時期穿越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到美洲那樣。還有一種學説認為,原始澳大利亞人未必來自大洋洲,但是他們在血統上與一些屬於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島上的土著人種關係極為密切。另外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他們似乎來自巴勒斯坦。這一種族的特點是,頭髮捲曲,膚色發黑,鼻子扁平,嘴唇寬厚。顯然,他們在體貌特徵上與尼格羅人有相I司之處。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見於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帶有泛靈色彩的儀式,即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遺風。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也有的學者,如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對於印度人種外來説持懷疑態度,認為印度次大陸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種的真空。
以蒙古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起源於中國北部的蒙古人,是經西藏高原輾轉進入印度的。現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即古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活在阿魯納恰爾、那加蘭、阿薩姆山區以及印緬邊界。阿薩姆和孟加拉地區的查克馬人、莫臥兒人和雷布查人等皆為其典型代表。人是環境的産物。由於地理環境的改變等原因,他們蒙古人的體貌特徵已經不很鮮明。藏蒙古人則帶有明顯的蒙古人特徵。他們身材高大,鼻子寬闊,體毛與鬍鬚都不濃密。生活在錫金和不丹的主體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可以説,目前印度為數不少的部落民,基本上是尼格羅人、原始澳大利亞人與蒙古人的後裔,而印度人口的主體卻是地中海人、阿爾卑斯迪納拉人與北歐人的後裔。
印度最主要的種族是地中海人。然而,地中海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族群。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古地中海人血統主要存在於今南印度的泰盧固人與泰米爾婆羅門中。地中海人曾廣泛分佈在印度次大陸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學術界普遍認為,他們就是公元前三千紀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創造者。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文明史與世界文明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章。因此,它的創造者自然擁有受人尊敬的歷史地位。但是,由於印度河文明尚有許多不解之謎,因而它的創造者又多少帶有一些神秘性。他們也被稱為達羅毗荼人。今天南印度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馬拉雅蘭人和巴基斯坦的布拉灰人等就是他們的後裔。
對印度文明産生重大影響的外來種族還有阿爾卑斯迪納拉人。這一種族來自南歐沿亞得裏亞海岸綿延的迪納拉山脈,而該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段。阿爾卑斯迪納拉人的膚色比地中海人白皙。在今比哈爾邦與奧裏薩邦以東和阿薩姆邦以西的地區主要的種族血統就來自阿爾卑斯迪納拉人。在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奧裏薩和卡納塔克邦古爾格縣,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後裔。他們已經與地中海人融合在一起。阿爾卑斯人其實又是高加索人種的一個分支。類似亞美尼亞人的體貌特徵,在印度帕西人身上十分明顯。
最初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具有北歐日耳曼民族體貌特徵的原住民,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膚色白皙,頭型偏長,鼻梁窄細而隆起,身軀高大。他們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遷徙性很強,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尋覓新的草地,先後到達伊朗、敘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佈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到達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經阿富汗從西北方向進入北印度。他們因此又有印度一伊朗人或印度一歐羅巴人之稱。這些外來遊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於印度的土著,但卻弓馬嫻熟,善於騎射。他們憑藉武力優勢征服了相對柔弱的土著,並逐漸分佈到印度次大陸許多地區。他們接受了後者的部分文化並逐漸與之混合起來。語言學家則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角度將他們稱為雅利安人。這一名稱歷來爭議不斷,但卻變得十分流行。因此,今天的克什米爾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賈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帕坦人以及斯裏蘭卡的僧伽羅人等,都可以説是雅利安人或混血的雅利安人。他們帶來的所謂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雅利安”一詞主要是一個語言學術語。英國語言學家弗裏德里希 馬克思 穆勒不贊成將這一術語用於指稱種族。然而,有一點確鑿無疑,即他們是源於歐洲的種族,是白種人。
經過通婚與往來,不同的種族血統多有混合。尼格羅人走向邊緣,近乎滅絕。原始澳大利亞人散佈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與其他人種融合最少,分佈在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輝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在這一文明衰亡之後,他們向東遷徙並分散在恒河流域。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種族滲透到恒河流域之時,不同的種族血統的融合開始大量出現。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上遊,阿爾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則以達羅毗荼人和前達羅毗荼人為主。
無論來源如何,眾多的種族在印度的熔爐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形成了帶有鮮明特色的共同文化。他們儘管紛繁歧異,千差萬別,卻不難識別。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説得好:“不管我們屬於什麼民族,什麼信仰,不論我們走到哪,我們都是印度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也都認為我們是印度人。”這可能就是共同的生活環境、共同的文明歷程與共同的文化傳統所産生的效應。
如果説種族是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那麼民族則是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印度一方面擁有尼格羅人種、原始澳大利亞人種、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另一方面又擁有眾多的民族。
印度是一個有一百多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盧固族、馬拉提族、泰米爾族、比哈爾族、拉賈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馬拉雅蘭族、旁遮普族、坎納達族、馬拉雅蘭族、奧裏雅族和阿薩姆族。此外,還有五百多個表列部落。它們屬於印度的少數民族。 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計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約為3億,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0%,係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主要分佈于恒河中上遊的印地語地區和印度斯坦語地區,如北方邦、哈裏亞納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該民族絕大多數人信奉印度教,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耆那教等。
他們主要操印地語,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阿裏爾人、查特人、洛蒂人、馬利人、卡狄貢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達爾人等。後者有邦多人、科爾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爾人等。高爾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亞人、高亞人、波爾伽人、波羅坦人、波爾海亞人、拉吉袞德人、拉吉牟利亞人等。可見,印度斯坦族是一個總的稱謂。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遠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説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統一的程度。
孟加拉族也是次大陸最大的民族之一,人口約2億。孟加拉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我國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對孟加拉人有所記述。該民族屬歐羅巴人種。一般前額較寬,眼窩較深,膚色淺黑,身材中等。孟加拉人文化發達,熱情好客,善於交流,酷愛音樂。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省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孟加拉屬印度,東孟加拉劃歸巴基斯坦;孟加拉族也被一分為二,分別居留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東巴基斯坦。後者于1971年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居住在孟加拉國的孟加拉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人口約為1.2億;居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族人數約8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8%,主要信奉印度教。孟加拉族人操孟加拉語。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就主要用孟加拉語寫作,從而使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也最有影響的語言之一。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旅印期間所創作的名畫《愚公移山》以孟加拉人為模特兒繪製,成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
泰盧固族又稱安得拉人。人口約75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7.5%。主要分佈在南印度的安得拉邦、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杜邦的部分地區。在印度兩大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他們被稱為達羅毗荼人。在阿育王石柱銘文中,就曾提及安得拉人。《愛達羅氏梵書》説他們是眾友仙人的後裔。他們是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的混血種。最早的安得拉人,可能是脫離本族加入達羅毗荼族的雅利安人,或是同雅利安人混合後脫離了本族的達羅毗荼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描繪安得拉人時説:他們“貌籃黑,性猛烈,好學藝”。今天的安得拉人中,除了少數土著人依然保留著原來的純正血統外,多為混血種。其外貌兼有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蒙古人種的特點,膚色偏黑。絕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他們操泰盧固語。
馬拉提族又稱馬拉塔人。人口約9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9%。主要分佈在西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此外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少量分佈。該民族屬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後又融入古賈爾人和拉賈斯坦人的成分。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描繪馬拉提人時説:“其形偉大,其性傲逸,有恩必報,有怨必復,人或淩辱,殉命以仇,窘急投兮,忘身以濟。”泰戈爾在《故事詩》中曾經歌頌其英勇反抗莫臥兒王朝的民族英雄西瓦吉。該民族操馬拉提語。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仰耆那教、伊斯蘭教以及基督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
泰米爾族係印度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五千年獨立發展的文明史,主要分佈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邦,人口約62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6%。他們在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也有少量分佈。泰米爾族還是斯裏蘭卡的第二大民族,人口約340萬,約佔該國人口總數的18%,係從印度移入。此外,在馬來西亞等國尚有數百萬泰米爾人。該民族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身材較矮,膚色較黑,多數信仰印度教,文化發達,善於航海,主要從事農業、漁業和畜牧業。該民族操泰米爾語。泰米爾人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少量分佈。
比哈爾族人口約8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8%。主要分佈在北印度比哈爾邦及鄰近的一些邦,屬雅利安人種,但也融入了達羅毗荼人的特徵。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些人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該民族操比哈爾語。
拉賈斯坦族人口約56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5.5%。主要分佈在北印度拉賈斯坦邦,此外在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安得拉邦也有分佈。該民族操拉賈斯坦語。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也有人從事商業。手工業比較發達。古吉拉特族人口約5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4.9%。主要分佈在古吉拉特邦,此外在其他鄰邦也有分佈。該民族兼有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蒙古人種的特徵。他們操古吉拉特語。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耆那教和基督教,主要從事農業及工商業。
旁遮普族也是印度次大陸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約8500萬,屬歐羅巴人種,為雅利安人後裔。1947年印巴分治後,旁遮普省被分為東西兩部分,穆斯林佔多數的西旁遮普劃歸巴基斯坦,東旁遮普則劃歸印度。印度旁遮普族人口約24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2.4%,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或錫克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族人數約為6000萬,居住在旁遮普省,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該民族操旁遮普語、印地語或烏爾都語。旁遮普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才輩出,且有尚武傳統。泰戈爾在《故事詩》中熱情歌頌了錫克教徒在反抗異族入侵時慷慨赴義的犧牲精神。
坎納達族人口約5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5%,主要分佈在南印度卡納塔克邦,係達羅毗荼人後裔。該民族操坎納達語。他們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
馬拉雅蘭族人口約30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1%。主要分佈在南印度喀拉拉邦,係達羅毗荼人後裔,操馬拉雅蘭語。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或基督教,主要從事農業及漁業。奧裏雅族人口約35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5%,主要分佈在奧裏薩邦,屬原始達羅毗荼人與雅利安人的混血後裔,膚色較黑,操奧裏雅語。他們多數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主要從事農業。
阿薩姆族人口約2500萬,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2.5%,主要分佈在阿薩姆邦,屬蒙古人種,膚色發黃。該民族操阿薩姆語,多數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
除了以上人口均在千萬以上的主要民族外,印度還有許多散佈在全國各地的部落。根據最新統計資料,印度大大小小的表列部落達565個。人口總數約8000萬,佔印度人口總數的8 9/6。他們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一些印度語言中用以指稱部落的詞如。di的含義就是“原住民”或“土著”。從人種上講,部落民或屬尼格羅人種,或屬蒙古人種,或屬原始澳大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僅存在於為數不多的部落之中,如南印度的卡達爾人、伊魯拉人、帕尼衍人以及安達曼群島的安達曼人等部落。蒙古人種則廣布于印度的北部和東北部。部落民的主體屬原始澳大利亞人種,分佈于印度中部和西部。大多數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他們或匿深山,或藏密林,或棲海島,處於相對封閉狀態和落後的社會發展階段。大部分部落都有自己的頭人和長老會,以解決糾紛,指導生産。各個部落人數相差也十分懸殊。大的部落人口可達百萬人之眾,小的僅為數百人乃至更少。在印度社會長期發展的過程
中,這些部落保留了自己的傳統地域和傳統生活方式。某些部落可能是印度次大陸最古老的民族群體。
一部分落民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區。他們分佈在東北部的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阿魯納恰爾邦、那加蘭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特裏普拉邦;中部北方邦的德賴(Terai,印地語,意為濕地)地區和比哈爾邦,以及西北部的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
大約55%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中部地區,分佈在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奧裏薩邦和中央邦。大約26%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西部地區,分佈在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果阿邦以及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中央直轄區。大約1/6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南部地區,分佈在安得拉邦、泰米爾納杜邦、卡納塔克邦及喀拉拉邦。13%的部落民生活在位於孟加拉灣中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中央直轄區以及位於阿拉伯海中的拉克沙德韋普群島中央直轄區。
部落民所在棲息地和所處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經濟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為他們經濟生活的顯著特點。大部分部落民生活在森林裏,用簡單的工具從事採集和狩獵活動。他們靠採集可食用的根、果、菜、花、蜜和捕捉遊魚、飛禽、走獸維持生活。所捕獵物包括鴿子、猴子、兔子、野豬等。一些農業部落也嚴重依賴森林謀生。部落的所有成員幾乎都從事生産活動。例如,在中央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比爾人部落中,男子負責耕耘採集,女子拾柴煮飯,兒童照料弟妹和牛羊。部落民在建房犁田等需要人手的生産活動中相互幫工。除依靠狩獵和農業為生的部落外,還有一些部落民從事手工藝生産,如編織筐籃,打造工具,燒制陶器等;有一些部落從事放牧,養牛取奶;有一些部落從事民間藝術活動,靠走江湖為生,或耍蛇,或歌舞,或演雜技,或變把戲;有一些部落靠出賣勞力生活,在附近或外地的茶園或礦山打工;還有一些部落從事商業活動,如北方邦的一些部落民就靠與中國西藏地區進行邊境貿易謀生。一般來説,部落民所處地區自然條件較差。他們的生産力水平也十分低下。
部落民大多保持著較為原始的文明、制度、風俗和信仰。其宗教體系基本屬於圖騰崇拜和泛靈論的範疇。在婚姻方面,大部分部落實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夫妻關係十分穩定。在有些部落,也可以離婚和再婚。也有些部落實行多配偶制。例如,喜馬拉雅山區的那加人部落以及中印度和南印度的一些部落便實行一夫多妻制。在喜馬拉雅山區以及南印度,有極少數部落實行一妻多夫制。
例如,在臺拉登的卡薩人部落中,雖然現在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但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一家兄弟共娶一妻的習慣。長兄結婚時,他的妻子也被當成自己弟弟的妻子。這種婚姻制度,在遠古時代可能就已經存在。它的産生,在一定程度上與經濟發展狀況有關。有些部落實行搶婚,但要在事先協商和安排好,還有些部落實行買賣婚姻。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印度的部落民都屬於弱勢群體。獨立以來,為了改善他們的處境和保護他們的利益,印度政府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印度憲法將這些部落劃為表列部落,予以專門保護,並撥付資金助其發展。隨著印度社會的前進,部落民的生活方式不能不受到影響乃至衝擊。例如,有些部落民到種植園做工,勢必要接觸現代社會。這樣一來,他們或是被同化,或是走向進步。也許,在印度社會發展起來之後,這些殘存的部落可能走出與世隔絕的狀態,最終消融在大一統的民族社會之中。
同世界上的所有文明古國一樣,印度也是在部落融合成為社會之後才建立國家的。印度歷史上最初的國家大約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出現在恒河流域,但它們都不太大。公元前7世紀至前4世紀為古印度的列國時代。公元前321年,摩揭陀帝國的孔雀王朝首次統一北印度。隨後的幾個王朝,都沒有取得孔雀王朝那樣遼闊的版圖。笈多王朝之後,印度再次陷入分裂。玄奘在公元7世紀遊學印度時,足跡遍及五印度。他的《大唐西域記》所記當時國家的數目達138個。即使在莫臥兒王朝和英屬印度時期,印度也只是相對統一,各地大小土邦為數眾多。可以説,古代印度大部分時間處於小國林立的分裂狀態。印度詩人泰戈爾在一篇關於歷史的文章中説過,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概念。這一論斷反映了歷史事實。
印度諸語言中稱印度為“婆羅多”。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及《蓮花往世書》中。《摩訶婆羅多》中著名插話之一《沙恭達羅》,講述國王豆扇陀與凈修林仙人義女沙恭達羅的愛情故事。他們生有一子,名婆羅多。婆羅多長大後成為轉輪王。他的後代被稱為婆羅多族。因此,印度諸語言又名印度為Bharatavat-sa,意思是婆羅多子孫之國或婆羅多族之國。沙恭達羅的故事後經笈多王朝時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迦梨陀娑改編為劇本而傳遍印度乃至全世界。這似乎就是印度語言中國名“婆羅多”稱謂的來源。印度古人亦稱印度次大陸為瞻部洲(JambudVipa),佛經及《西遊記》中提到的南瞻部洲即指稱或包括此地。
至於印度的英文名稱,則源於印度河。印度人將這一民族文明的搖籃稱為Sindhu(本義為河流,中國古代音譯為“身毒”等)。但印度的近鄰波斯人在説Sindhu時對其首字母s存在發音困難,遂將其訛變為}lindu;而}lindu一詞因字母H弱化乃至失音,再變而為Indu。印度的名聲因波斯人而傳入希臘,希臘人遂以印度西部的這條河流指稱整個印度地區。他們又將Hindu或Indu訛變為Indus。現在,Indus成了西方語言對印度河的通用名稱。中世紀穆斯林入侵印度後,又依波斯語稱印度為Tindustan(印度斯坦),意思是“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國”。同理,他們將印度教徒稱為Tindus。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後,稱印度教為Linduism,稱印度為India。India顯然是從Indus演變而來的。
中國人至少在西漢時期已經知道印度之名。《史記 大宛列傳》載:“其(大夏)東南有身毒國。(張)騫日:‘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日:“安得此?”大夏國人日:“吾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雲。其人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以騫度之,大夏去漢萬二千里,居漢西南。今身毒國又居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遠矣,……”。引文中所謂大夏為中亞古國,《史記正義》釋大水為河,則此河顯係印度河。《史記》之後,《漢書》與《後漢書》等史籍對印度均有記載。東漢時,月氏居大夏故地。《後漢書 西域傳》寫道:“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俗與月氏同,而卑濕暑熱。其國臨大水,乘象而戰。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屠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後漢書 西域傳》與《史記 大宛列傳》有重復之處,但也增添了一些內容。“修浮屠道”指信仰佛教,而“不殺伐”正是佛教等印度宗教的基本教義。除了“身毒”、“天竺”之外,中國古人對印度尚有賢豆、忻都、欣都思、捐毒、印毒、印都、哂度等眾多稱謂。顯然,它們基本是Sindhu的音譯,只是不同時代不同譯者選用了不同的漢字,但在讀音上還是十分接近的。因此,初唐訓詁學家顏師古雲:“捐毒即身毒,身毒則天竺也,塞種即釋種也,蓋語音有輕重也。”然而,這些譯名用字大多缺乏美感。隨著對印度了解的增多,玄奘認識到了中文譯名的混亂。所以,他在《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 釋名》中説:“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日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從張騫通西域到玄奘萬里求法,中國人經歷了七百餘年才最終確立了印度的譯名。一名之立,誠非易事。
印度文明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史前至公元10世紀為古代文明階段,公元10世紀至17世紀為中世文明階段,17世紀至今為近現代文明階段。公元7世紀時,阿拉伯穆斯林開始入侵印度次大陸,包括佛教在內的印度古代文明開始衰落,但穆斯林在印度的推進也使印度文明呈現出新的面貌。公元10世紀後,穆斯林入侵頻繁,對印度的影響明顯加大。13世紀初,德里蘇丹國建立,穆斯林在印度的統治開始。17世紀,盛極一時的莫臥兒王朝由於自身沒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衰微。17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印度基本處於英國殖民主義的統治之下。古老的印度文明受到西方文明的掠奪、欺淩與衝擊。印度的有識之士開始自覺學習和了解西方文明,反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弊端。印度人的現代意識和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印度社會開始從保守的傳統社會向開放的現代社會艱難跋涉,並最終在20世紀40年代,以非暴力手段戰勝殖民主義,贏得民族獨立。印度文明的這三個階段,均有其各自的鮮明特點和非凡成就。
印度文明的古代階段是其發祥、孕育並臻于成熟與全盛的階段。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就已經開始在印度生活,並留下史前文明的種種遺跡。考古學家在北方旁遮普地區梭安河谷曾經發現大量用鵝卵石敲制的工具。與此同時,在印度南方馬德拉斯地區,原始人類已經能夠製造石斧之類的工具。與梭安文化相比,馬德拉斯文化似乎更為先進一些。大約一萬年前,在印度河平原的西緣,已經出現印度最早的村莊。隨後,外來移民紛至沓來。他們或攜帶貨物尋求商貿機會,或統轄軍隊以圖佔領土地;遊牧部落驅趕著牲畜尋找肥美的水草,農耕部落則挈婦將雛尋找宜農土地與棲身之所。他們渡過印度河,不斷向東向南推進。到公元前3500年時,農業文明已經遍佈整個印度河平原。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期間,許多村落在印度河中下游流域涌現。農業文明的發展雖然以自給自足為動力和特點,但也與外部文明如兩河流域文明等建立了聯絡。
印度河流域農業和原始文化的發展,為隨後出現的印度河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三干紀中葉,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地域遼闊且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其所佔面積大致與埃及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相當。這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城市街道寬闊,住房設施完備。婦女已經知道使用口紅等化粧品和首飾。印章得到廣泛使用,青銅雕像也已出現。更重要的是,人們已經結束結繩記事的時代,開始創造並使用文字。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大量印章上。雖然世界各地古文字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這些文字的意義迄今尚未能夠破解。有人認為,這些文字很可能是現在南印度廣泛使用的達羅毗荼諸語言的早期書寫形式。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界地帶,依然有25萬人講屬於達羅毗荼語系的布拉灰語。這或許是印度河文明語言的孑遺。中國有學者甚至認為印度河文明時期的文字可能與彝族語言存在聯絡。目前看來,這種説法還只能是一種假設。至於在度量衡方面,則已經出現二進法和十進法兩種。印度河文明曾經一方面沿著印度西海岸向南印度擴展,另一方面沿陸路往東向恒河流域推進。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起,印度河文明在二三百年之間冰消瓦解。原因何在,眾説紛紜。近年來,不少學者似乎更傾向於過度開發説、自然災害説與生態演變説。印度河文明雖然由盛而亡,但畢竟播下了文明的種子。它的若干特徵,也為後來者所繼承。
在公元前二千紀中葉,隨著雅利安人的到來,北印度進入吠陀時代。印度古代文明的又一輝煌篇章由此展開。雅利安人屬於遊牧部落,他們的活動加速了印度河流域原本半乾旱地帶的荒漠化進程。後他們繼續向東,進入恒河流域。印度文明的中心隨之從印度河畔逐漸轉移到恒河之濱,確切地説是恒河與亞穆納河之間的平原地帶。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之後,于數百年間逐漸使自己的雅利安文化與達羅毗荼文化融合起來。印度教的前身吠陀教就在此時誕生。公元前1500一前1000年左右出現的梵文經典《梨俱吠陀》,是吠陀教産生的標誌。它是印度歷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獻,被認為是印度文學和哲學的源頭。印度社會特有的種姓制度也形成于這一時期。吠陀文明即雅利安文明由此興起,為日後印度教的發展和印度文明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7世紀至前4世紀,從喜馬拉雅山南麓至半島邊緣地帶的這一遼闊區域處於不同國家的統治之下。史學家將這一時期稱為列國時期。它與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大致重合,特點相似。北印度的16個強國彼此對立,互相攻伐,不斷爭雄。其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是摩揭陀,此外還有許多蕞爾小國。這一時期是印度社會發生劇變的時期。公元前6世紀時,印度社會出現了類似我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家並起,異説紛呈。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應運而生,形成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一章。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這場思想文化較量的産物。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與我國儒家創始人孔子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印度與中國同時出現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這一事實説明,兩國社會發展階段大體相當。由於政治、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許多城市在廣闊的恒河平原崛起。其中一些一直存留到現在,歷經滄桑成了歷史名城。公元前4世紀時,印度富庶的名聲傳到歐洲。覬覦東方財富的亞歷山大大帝揮師東征“古老而腐朽”的亞洲,飲馬印度河邊,但卻不敢貿然進犯恒河流域軍事實力強大的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亞歷山大雖然很快退出了印度,但一些希臘人卻留在了旁遮普及西北邊境。他們帶來的希臘文化對印度西北部十六國之一的犍陀羅的佛教造像藝術産生了巨大影響。這些佛像帶有明顯的希臘化風格,只是到了後期才印度化。然而,這畢竟是印度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接觸與交流。公元前321年,在亞歷山大撤離印度河之後不久,月護王建立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
到阿育王時代,孔雀帝國國力強盛,領土幾乎囊括整個次大陸,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帝國。阿育王在征服位於今奧裏薩邦的羯陵伽國後,面對眾多涂炭的生靈油然而萌惻隱之心,於是幡然悔悟,放下屠刀,皈依佛法,施行仁政,成為一代開明君主。他對於佛教在印度本土和國外的傳播功勳卓著。他又在全國各地以摩崖或石柱刊佈詔書,其銘文為研究當時印度的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這些銘文大多是用俗語寫成的,以使當時的普通百姓能夠領會王命;在印度西北邊境發現的銘文則用希臘文寫成。阿育王石柱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其柱頭則是石雕藝術精品。阿育王死後半個世紀,孔雀帝國土崩瓦解。與賈誼《過秦論》將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歸結于。“仁義不施”相反,印度有學者將阿育王的仁政當作孔雀帝國覆亡的根源。印度著名歷史學家羅米拉 塔帕則認為,孔雀王朝所以覆滅,原因在於阿育王的後繼者無力供養帝國龐大的官僚體系與軍隊。笈多王朝統治時期是印度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科學、文學、藝術等文化領域裏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是一個相當於我國唐朝的盛世,但在時間上早了幾百年。笈多帝國的疆域與孔雀王朝大體相同,仍然以北印度恒河流域為政治中心。在位近四十年的旃陀羅 笈多二世統治期間,為笈多王朝的鼎盛時期。當時印度與阿拉伯、東南亞以及我國的貿易規模相當可觀。國王本人主張宗教寬容,同時熱衷贊助文學藝術。
印度古代最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迦梨陀娑生活在這一時代。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阿旃陀石窟中的一些最精美的壁畫也創作于這一時期。公元4世紀末至5世紀初,我國東晉高僧法顯西行求法,稱當時的印度“民人富盛,競行仁義”。然而,這一強大的王朝卻由於Ⅱ厭噠等外來民族的頻繁入侵而最終傾覆,印度再度分裂為許多大小不等的王國。其中一些王朝,如南印度的朱羅王朝等,在印度教宗教藝術的發展上頗多貢獻。印度中世文明階段的前期是以阿拉伯與中亞的穆斯林侵入印度並建立政權為標誌的。印度內部的分裂、戰亂和財富吸引了入侵者。從總體上説,印度古典文明由此開始衰落。阿拉伯人在712年到達信德。中亞穆斯林伽色尼王朝在963年建立以後,東向打敗了印度的薩希王朝。進入11世紀,其蘇丹馬茂德17次侵印,大肆掠奪糧食與寺廟財産,以支撐其在中亞的戰事。雖然遭到各種英勇的抵抗,穆斯林入侵者卻幾乎每戰必勝。馬茂德的接連勝利大大削弱了印度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挫折了印度人抵禦外敵的信心,為隨後穆斯林的長驅直入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印度教和佛教也不斷遭受沉重打擊。玄奘與義凈曾經留學的印度佛教中。L-那爛陀寺在12世紀被入侵的穆斯林焚燬。侵略者以反對偶像崇拜為名鑿毀印度教神廟中的人物雕刻,並以暴力和經濟手段迫使印度人改宗伊斯蘭教。到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趨於消亡。梵語及其文學也逐漸被新興的地方俗語和俗語文學所取代。
隨後入侵的穆斯林不但在印度定居下來,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先後以德里為首都建立了5個伊斯蘭教王朝,並最終建立了強大的莫I~I,JL,帝國。在莫臥兒王朝統治中期,印度國力臻于鼎盛,堪與我國康乾盛世媲美,其版圖最大時囊括了除半島南端之外的整個次大陸。
莫朝的幾代帝王都醉心於建築。他們在印度建造了大量宏偉的城堡、清真寺和陵墓。阿格拉城堡、德里紅堡、德里大清真寺、胡馬雍墓等都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築物。蜚聲世界的泰姬陵則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瑰奇的建築。這些石造建築經歷數百年風雨仍IE{巍然屹立,成為這一王朝永恒的紀念碑,向人們述説著當時印度雄厚的國力和人民的創造精神。莫臥兒皇帝還在克什米爾修建了一批精美的花園,以供自己避暑之用。莫臥兒時期的細密畫也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成就。
印度近現代文明時期雖然始於17世紀中葉英國人著手建立殖民政權之時,但西方殖民者早在15世紀末期就開始叩擊印度的門戶了。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 達 伽馬率船隊經好望角抵達印度西海岸。當時正在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英國等西方列強紛紛把貪婪的目光轉向印度。17世紀時,荷蘭阿姆斯特丹股市的波動,已經與從印度返航的貨船是否平安到港息息相關。英國人最初到印度的主要目的是開展貿易,18世紀中葉以後轉為直接剝削。他們在印度建立的三大海港馬德拉斯、孟買和加爾各答成為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新的中心。到19世紀中葉,英國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使之完全淪為自己的殖民地。英國在奴役與剝削印度人民的同時,也將西方文明傳入印度。印度教的一些陋俗如寡婦殉夫的薩蒂制被明令廢除。從19世紀中葉起,鐵路與工業使印度人的傳統生活方式特別是經濟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推行英語教育對印度社會進步産生了明顯而長遠的影響。在西方文化的猛烈衝擊下,印度傳統文化開始發生變易。印度學者P C 甘古利認為,“印度十九世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從中世紀觀念向現代觀念的迅速轉變”。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最終導致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崩潰。
獨立以來,印度文明獲得了自由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今天,在印度加速實現經濟和社會現代化之時,印度歷史悠久而又豐富多彩的文明日益顯示出巨大的價值和無窮的魅力。印度社會和印度文化的復興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美國高盛公司最近的預測,在今後的半個世紀中,印度經濟將一直保持5~6%的增長率。到2050年時,印度的人均收入將是目前的35倍。屆時,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印度將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顯然,作為一個整體,古代印度文明的時間跨度最長,內容最為豐富;同時,它也是後來印度文明的根基。印度近現代文明是其古代文明的繼續。這是一個印度文明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了解這一階段印度文明的演變,對於我們了解今日的印度具有重要意義。
印度文明最顯著的特色是它的宗教性。印度歷史上曾先後産生並流行過多種宗教,其中以印度教最為古老、正統,對印度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也最廣泛而深刻。多種宗教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是造成印度文化濃郁宗教性的主要原因。歷史上,宗教文化一直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都在印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印度教豐贍的典籍和神話令人讚嘆,它巍峨的神廟和精美的雕刻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卷帙浩繁的佛教三藏典籍本身就是一個光彩四射的思想文化寶庫。印度佛教雕刻、繪畫和建築蔚為壯觀,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莫臥兒王朝時期的印度伊斯蘭教風格的建築達到了建築藝術的頂峰。印度文化所涉及的種種方面,如文學、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民俗等,無不滲透著強烈的宗教性,而宗教性則把崇高、壯麗、燦爛和精美賦予了所有這些文化形式。
印度文明的另一個鮮明特色是它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是先後來到印度的不同種族與民族造成的。它們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印度還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這些語言可以劃分為4個語系,佔世界語系總數的四分之一。印度目前使用的主要語言有18種之多,其中13種屬於印歐語系,4種屬於達羅毗荼語系。雖然印地語和英語同為印度聯邦的官方語言,但後者才是印度實際通用的語言。一言以蔽之,操不同語言並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産生了不同的文化,使印度文明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印度文明還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每次外來民族的入侵,都給印度文明帶來新的成分。它們與本土文化融為一體,使之不斷更新,不斷豐富。與此同時,外來民族也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印度民族所同化。此外,印度文明雖然呈現出引人矚目的多樣性,但也具有明顯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體現為對精神生活的重視,也體現為鮮明的地域特色。
近代以來,印度文明在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首先,宗教色彩逐漸淡化。這一歷史進程始於19世紀中葉。在文學創作中,泰戈爾早就認識到宗教題材的局限性和與現實世 界的脫節。他的短篇小説和中長篇小説就不再具有宗教特色。他的部分詩歌雖然在形式上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實質上已全然不同於以往時代的宗教詩歌。印度獨立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把世俗主義作為建國的重要方針之一,旨在遏制教派衝突和國家政治宗教化。這一方針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印度文明的走向。今日,現實主義以及各種現代流派已經成為印度文學藝術的主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昌明,印度文明表現出來的現代性和世俗性已經十分明顯。與那些政教合一或政治宗教化的國家相比,印度社會發展的活力和成就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珍視民族傳統。印度社會沒有經歷過帶有激進色彩的新文化運動,更不曾發生過像我國“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浩劫,因此,印度獨立以來的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相當平穩,傳統文化沒有遭到人為的禁錮和破壞。印度人十分珍視自己的文化遺産和優良傳統。例如,為了保護遍地文物古跡的歷史名城德里,印度人將它整體保留下來。當年的決策者在德里之南辟荒另建新都(即新德里)的遠見卓識令人欽佩。他們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也就完整地保存了珍貴的歷史和文化。
第三,奉行拿來主義。印度文明從來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如果説印度在殖民地時代曾經被迫接受西方文化,那麼現在的印度可以説是在積極吸收世界上的所有先進文化,用以豐富併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本來,印度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聯絡就十分密切。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又向世界敞開了自己的大門。可以説,當代印度人的心態是相當開放的,也是善於學習的。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都可以直接閱讀英文原著並用英語工作。在吸收外來文明成果方面,印度人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印度軟體業的崛起,既得益於印度人的數理邏輯能力,也得益於他們的英語能力。
印度文明在世界上曾經産生過巨大的影響。印度文明在近代的衰落不過是一時的歷史現象。隨著印度經濟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印度文明終將大放異彩。儘管印度人在種族和語言等方面與西方存在親緣關係,儘管印度文明會繼續大量吸收西方文明的營養,但印度文明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價值體系。印度文明的變化只能是自身的一種嬗變。它既不會拋棄傳統,也不會因循守舊。它植根歷史,面向現實,在從傳統向現代的轉換過程中,正煥發出無限的生機。
責編:曹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