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記憶 彰顯文化遺産魅力
——央視十套推出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中國記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30日 10:04 來源:CCTV.com

  “在廣袤的土地上尋找遠去的背影,在時間的長河裏打撈失落的記憶”,中央電視臺十套《百科探秘》欄目12月將推出《中國記憶》30集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這是針對我國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電視調查行動,也是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今年繼“圓明園”“玄奘之路”之後為公眾獻上的又一部大型紀錄片。

  從2005年年底開始,《中國記憶》攝製組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尋訪,從上千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他們選擇了30項,對其歷史文化價值和瀕危狀況等進行調查和拍攝。一年來,欄目組的腳步遍佈17余個省市自治區,調查了涉及音樂、舞蹈、戲曲、手工藝、武術、醫藥、風俗、體育競技等多個方面十幾個民族的文化遺産,記錄原始素材500小時,最後製作成30期電視節目,每期節目30分鐘,節目將於12月11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十套晚間每晚19:59分播出,每週播出五集。

  本次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北京代表處、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遺産雜誌社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非物質文化遺産:社會關注熱點

  2005年可謂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年。2005年3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産日”。

  2006年初我國舉辦第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引來了數十萬觀眾參與,成為春節期間最大的文化事件。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了我國第一批(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政府工作,媒體宣傳和民間關注的熱點。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産最為豐富的文明古國,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基因。但是由於諸多歷史原因,大眾對於這些無形的文化遺産和精神財富缺乏足夠的認知和了解。

  非物質文化遺産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面對全球化現代化衝擊,口頭無形文化遺産面臨瀕危狀況,如不搶救,即將消失。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産深藏民間,其歷史演變過程、文化表現形式、現實生存狀況不明。

  非物質文化遺産:夾縫裏艱難生存

  當學者們驚呼發現了消失數百年的古老染布絕技的時候,最後的夾纈藝人説他寧願做個個體戶;上刀山下火海本來是少數民族傳説裏在神庇祐之下進行的風俗,如今卻變為了娛樂化的商業表演;深山裏的皮影老藝人還在不斷鑽研著皮影的製作工藝,他的兒子卻對此不屑一顧,一心出門打工。

  這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所面對的現實。一方面,它們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草根文化的精粹。另一方面,在工業化,全球化,都市化的衝擊之下,它們又那樣脆弱,無論是傳人的去世,還是青年一代的漠然,對它們的打擊都是致命的。在現代文明的進程裏,它們漸行漸遠,慢慢淡出了現代人的記憶。

  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另一方面,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卻依然存在著很多誤讀。也許是這個詞彙有點拗口,即使聽過很多次,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究竟指向什麼含義,又包括著哪些內容。另一方面,這個概念也開始被濫用,“非物質文化遺産”似乎也變成了一把保護傘,似乎任何人或事只要沾上了遺産的光,就平步青雲起來。就媒體來説,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報道散落于各處,往往是零散的,地區性的,更多是關注于具體內容,無法形成規模和深度。

  而在2006年歲末2007年歲初推出的《中國記憶》30集系列片正是填補了國內的這一空白,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最生動的形象檔案,因而受到了各方面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關注。

  《中國記憶》:首開紀錄

  《中國記憶》系列片首次原生態地呈現了一批原始神秘的民俗事象和民間絕技。

  從2005年年底開始,中央電視臺《百科探秘》欄目組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尋訪。一年來,欄目組的腳步遍佈17個省市自治區,調查了涉及音樂、舞蹈、戲曲、手工藝、武術、醫藥、風俗、體育競技等多個方面十幾個民族的文化遺産,記錄原始素材500小時。

  在30集的節目裏,大量深藏民間的傳統文化遺産將首次在屏幕上呈現。這些神秘的題材、瑰麗的文化、奇異的環境將共同為觀眾獻上中國民間文化的視覺盛宴,也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最生動的形象檔案(節目內容包括:彝族火神祭祀、黎族文面女、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普洱古茶製作、赫哲族魚皮部落、苗族銀飾、佤族木鼓舞、詭秘儺戲、正骨絕技、回族武術、達斡爾族曲棍球、遠古制陶術等)。

  節目首次以影象手段記錄了一批遺産傳人的感人故事。比如一位老者用20年時間搶救夾纈工藝,最後卻一貧如洗;為了讓中醫正骨術得到社會認同,十余位正骨名醫因為X光照射導致身體傷殘;因為城市的搬遷改造,大刀武藝的傳人不得不面臨生存無計後繼無人的尷尬。

  節目從不同角度揭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生存狀況。諸如環境的變遷、生活方式的改變、旅遊業的衝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和認知等,都造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衰微,這些因素在30期節目中都有真實而生動的體現。

  人類學家用筆,而記者們卻用攝影機紀錄這個正在變遷的世界。我們希望能為中國,為世界留下真實的“中國記憶”,從而讓這些遺産不僅僅只留在記憶。

  《中國記憶》:關注另一種文化

  通過《中國記憶》系列片,記者們希望給觀眾展現的是另一個中國:這是一個文化意義上的中國,尤其是民間文化意義上的中國。這些財富是中華民族文明裏無形的那一部分,它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但是很長時期以來,一直被人們忽視,現在正處在消亡之中。

  記者們所進行的調查活動和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調查的對象一直以來可以説是被人們忽視的。它們的特點是口耳相傳,歷史悠久,或精美或奇異或獨特,凝聚著人們的創造力,傳承著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都面臨著瀕危的命運,也許馬上最後的傳人就要去世了,最後的手藝就要失傳了,最後的樂譜已經沒人讀得懂。

  而記者所作的工作就是蒐集這些記憶的碎片,重新拼出一部分中國文化的原始狀況,讓已經模糊的記憶逐漸變得清晰。這就是中國記憶。

  《中國記憶》:對文化保護的思考

  30集的內容只是中國非物質遺産寶庫的冰山一角,《中國記憶》系列片的播出也將引發社會和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深層思考。

  就整個世界範圍來説,各民族文化傳統都面臨威脅,母語在流失,文化在貶值,意識形態在逐漸改型。面對外來文化,面對這種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人們往往有兩種反應。一種就是面對外來文化時,自己先心虛了;另外一種則是要努力顯示自己歷史文化上的優越感。在中國,這兩類反應都有大批的代表者。

  文明的衰落對每一種文化都是一種永恒的威脅。同時,也沒有一種文化可以永遠處於先進地位。“中國記憶”不是懷著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觀光獵奇,也不是要去宣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要客觀的去調查事實,去展現矛盾,去分析原因,從而記錄遺産的命運,探究文明的真相。

  由《中國記憶》系列片也勢必將引發很多對非物質文化保護的思考。12月底,《百科探秘》欄目將舉辦政府官員,聯合國代表和各方面專家參加的《中國記憶》研討會。

責編:戴昕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