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溱潼會船現場 |
CCTV10《百科探秘》播出時間:2007年1月8日晚19:59
遺産項目:溱潼會船
調查時間:2006年4月
調查地點:江蘇省姜堰市
主要人物:當地村民
水上清明節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個極其重要的日子,但卻不是個充滿歡樂的節日。但是在江蘇省姜堰市,過清明節卻是鑼鼓喧天、萬人聚集。這種形式據説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當地人叫做溱潼會船。為什麼江蘇省姜堰市會有這種方式的清明節?我們《中國記憶》攝製組來到姜堰市,尋訪這與眾不同的清明節。
無聲的比賽
會船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個是做引人注目的華麗的貢船,還有一個就是篙子船隊參加比賽。我們來到了兩個村莊採訪,一個是宮倫村,一個是西野村。
宮倫村是當地歷年清明節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村子;西野村是因為工業化在當地最為富有的村子。
宮倫村在當地有名還源於他們村的篙子隊,雖然沒有什麼正式比賽,但每年清明節會船上自發的競技中他們總是頭名。從去年開始政府就組織正式的比賽了,所以他們決定在今年的比賽中一定要再拿個頭名。西野村因為這兩年建立了鋼廠,所以家家生活富裕,什麼事也都想爭在前頭。
兩個村又開始每年一次的無聲比賽。到底誰會在會船中勝出呢?
快樂的祭祀
清明節的當天淩晨,我們跟隨宮倫村的村民們出發了。一路上我們看到村裏已經被精心裝飾起來。來之前我們曾經從資料上看到,當地人祭祀是要在清明節當天蒸糯米,這一晚就象過年一樣通宵不眠,但眼前的景象卻和描述大相徑庭,在村民家裏我們看到了他準備好的汽飯糰,雖然他告訴我們因為時代變化等客觀原因,過清明節的很多程序只能省略,但我們還是有些失望,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描述中的清明節。
回到村口,我們發現村民已經三三兩兩的聚集了,每個人的罐中都帶著一塊蒸熟的米,沒多久我們才在燈光下發現,村口就是一個小碼頭,祭祀是要乘船去了。但有一點讓我們不解,為什麼有人穿著戲服一樣的盛裝呢?難道還要唱戲?
伴隨著低沉的鑼聲,天漸漸亮了。我們看到了石橋外有一處長滿柳樹的水垛,村民説那就是祭祀的目的地。清明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但村民的服飾和臉上的笑容卻絲毫沒有肅穆和悲傷。他們從墓地最老的柳樹上折枝,這樣春天的好運就開始了。
英靈不朽
其實當地人祭祀的不是自己的祖先,而是一些無主墳,就是孤魂野鬼。這個習俗據説從宋朝時就開始了。
姜堰市是水網密布的區域,當地人曾有船就是人的腳的説法。這裡每個村莊都依水而建,緊挨村莊旁都有長滿柳樹的墓地。
據説,以前是溱潼湖,所以姜堰早先叫溱潼。這附近是岳飛杭余的一個戰場,當年很多將士戰死沙場,當地清明節祭無主墳就由此而來。
當年的將士早已入土為安了,但習俗卻象年年的新土一樣沒有消失。除了淩晨的上墳活動,重頭戲是當天的聚會,其中篙子船就是重頭戲中的重彩,他們把祭祀後的盛會叫會船。今天姜堰市的農村生活和許多發展中的城鎮一樣富足安寧,但現代文明的腳步並沒有阻擋他們千年之久的清明節習俗。
歡樂的盛會
參加完淩晨的祭祀活動,我們和村民們一起迎著朝陽去參加今天的盛會——溱潼會船。溱潼湖上成了船隊的歡樂地。這時,一個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宮倫村民發現,他們的無聲對手西野村完全換了船員,成了一條生龍活虎的年青人組成的篙子隊。宮倫村民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對手的情況,但此時只能全力以赴。
比賽很快開始了,過程出乎意料的快,不一會兒就結束了。從我們攝像機的記錄表明宮倫村得了第一!
我們經歷的是一次歡樂的盛會,我們能在今天看到千年前的民間文化盛會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情。溱潼會船帶給村民的是歡樂,但是留給我們的卻是歷史的文化。
責編: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