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院士這種淡泊名利的情操,對當前我國科學界功利主義和學術不端作風形成了莫大的反諷
□在一個越來越講究集體協作的時代,在一個越來越講究人本精神的年代,如果沒有一種高尚的情操和境界,就很難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精神
最新一期《環球人物》雜誌報道了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李振聲院士在獲獎前後的一些言行和遭遇,看後讓人感慨萬千。
早在2005年底,當李院士得知有關機構要為他的科研成果向國家申報最高科技獎後,便鄭重寫信要求將自己從候選人名單中刪除。他認為自己已經獲得過好幾次獎勵,表揚也好,不表揚也罷,他都會一樣用心地工作。與其將表揚集中給一個人,不如多表揚一些人,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而在獲獎後,他又毫不猶豫地將屬於自己個人應得的50萬元獎金捐出,用以資助貧困學生。他解釋説,自己和老伴每月工資有1萬多元,除去日常的開銷,不需要花什麼錢,“如果這筆錢真的能為學生們做點什麼,身為老師,我真的很高興”。
作為一位事實上的科學英雄,李院士如此寬厚的情懷,如此平實的話語,體現了一個真正的科學家的風範,從他的言行中,筆者看到的是科學的境界和情懷。
我們注意到,就在李院士宣佈將所獲獎金捐出以資助貧困學生後,有人即發表評論,稱李院士此舉會抬高人們對獲獎者的期望值和人格標準,使今後獲獎者在獎金處理上陷於兩難境地。甚至有人公開質疑,認為他是為了出風頭。其實,他們要麼就是不了解李院士的真正用意,要麼就是將捐款行為過度樣板化。作為一個曾獲多項國家大獎的科學家,李院士早就不需要出什麼風頭,他在獲獎之後,也無數次拒絕媒體的採訪,他之所以捐出獎金,純粹是出於一個曾經家境貧窮者對當代貧困學生的愛,至於今後的獲獎者是否需要捐出獎金,純粹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在遺憾地看到這些誤會的同時,我們更被李院士的這種境界和情懷所感染。他收入不高卻捐出大筆獎金,體現了他對金錢的淡泊和對他人的關愛;他申請退出評選和謝絕媒體採訪,體現出他對聲名的淡定。這種淡泊名利的情操,正是科學界所需要的埋頭苦幹精神,也對當前我國科學界功利主義和學術不端作風形成了莫大的反諷。
正如首屆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院士所説,“科學界需要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這句話不僅表明真正的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是以逐名為目的,也深刻闡述了科研工作的集體性。但恰恰相反的是,在當今中國科學界,有一部分人完全背離了科學的宗旨和原則,他們或以投機取巧的方式追逐功利,或以抄襲行為騙取功名,或以壓制同行的做法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完全失去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品格和道德。更令人可怕的是,在這些歪風的影響下,我國大學生也開始盛行浮躁之風,這不能不説是科學的大敵,不能不説是未來中國的憂患。
曾幾何時,我國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一方面非常重視知識的灌輸,另一方面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科學精神的培養,文理工科教育被人為地割裂,以至於現在很多大學生和科研工作者成為一種沒有情懷的“準機器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僅需要較高的智商和勤奮的精神,也需要較高的情商。情商可以理解為幾個方面的因素:對人的尊重和關愛、集體協作精神以及高尚的情操。實際上,科學研究的根本目標之一,就是滿足人和人類社會日益增長的各種不同需求,如果一個科研工作者缺乏一種情懷和境界,而是把科研純粹當作為己逐利的工具,那是很難出成果的。
不難想象,在一個越來越講究集體協作的時代,在一個越來越講究人本精神的年代,如果沒有一種高尚的情操和境界,就很難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精神。李振聲院士以其淡泊名利的言行,為這個社會深刻詮釋了科學的境界和情懷。 (南方論壇評論員)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