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0日 16:16 來源:
彼時《生活秀》火了的時候,不但陶紅摘了影后,那個小小的鴨脖頸在上海也火了起來。編輯部裏寫稿弄得晚了,常常有同事一個電話打到鴨頸店要外賣來。於是,弄得辦公室滿是鴨頸的鹵香。殊不知,像熱幹面和豆皮這樣的地道小吃,不到武漢,是無法體味的。還是該趁天風涼,武漢這火爐沒有完全燒起來的時候,把武漢小食吃個底朝天。武漢同學小朗可以當我的美食導遊。
■第一天 熱幹面───香就一個字
如果説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那麼武漢人就是都愛吃熱幹面。其實熱幹面的做法不過是把麵條煮一下,撈起來涼在案板上,淋上麻油拌勻,然後扇涼。吃的時候,將面在水裏燙幾下,撈起來放在碗里加上佐料,就可以吃了。
開始有點不以為然,什麼麵條我沒有吃過,無論北京炸醬面、四川擔擔面、味千拉麵。這熱幹面那麼簡單的做法能好吃到哪去?湖北人怎麼大驚小怪的啦。不過既然來了,給小朗一個面子,好歹也得嘗嘗。
沒去據説是老字號的蔡林記,小朗説五馬路上的李記熱幹面是熱幹面之鼻祖───李包之第N代傳人開的。去的時候,門口的隊伍排了整10米長。早上起來已經很餓,看見這種架勢,簡直要崩潰了。不過,奇怪的是隨著冗長的隊伍往前面挪,一股股誘人的香味,直撲鼻頭。好容易挪進店裏,服務員燙好兩碗騰著熱氣,撒好芝麻醬的麵條端上來。
拌了拌,意思一下。吃了一口,哇,香就一個字。麵條裏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幹面放在嘴裏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裏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裏,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麵就在我的肚子裏了。
覺得有點太幹,叫了一碗豆腐腦。拿上來的時候,我在心裏叫了一聲,有沒有搞錯啊,白白的沒有麻油、蝦皮、香菜、蔥花,這也叫豆腐花。小朗仔細解釋,武漢人就是這麼吃豆腐腦的。擰著眉毛,喝了一口原來是甜的。甜的豆腐腦也挺好喝的。咕嘟,喝了幾勺,飽了。因為熱幹面是幹的,此刻在胃裏膨脹開了。得出結論,除非你是大胃王,否則見到香香的熱幹面要在心裏默念十遍:“鎮定,別衝動。”再吃。萬一吃多了,別喝太多水,否則更撐。
■第二天 面窩───“哭”的麵包圈
以前,小朗在和我提起面窩的時候,我大驚小怪地叫:“什麼,窩窩頭,你們還吃窩窩頭。”“不是窩窩頭,是面窩。”然後,她就用手勢比劃了半天。然後,她明白我還是沒有聽懂。咯麼,就別解釋了,吃了不就知道了。
吃麵窩還用挑地方?我看見滿街都是炸面窩的,就像上海的弄堂口隨處可見炸糍飯糕和油墩子那麼普遍。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戶部巷裏老謝家的面窩。老謝是個姓謝的老太太,慈眉善目,比大廚還要有風度。看她慢條斯理炸面窩的過程簡直就像在欣賞製作一件藝術品。
老太身邊一口鍋裏放了米漿。那是粳米磨成的米漿,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蔥花、細鹽和黑芝麻做的面漿。老太從鍋裏把面漿舀入面窩勺中。那個鐵勺子四週下凹,中央凸起。老太在中間一刮,然後下鍋。嘩啦嘩啦,面窩在沸滾的油鍋裏唱歌變成金黃色。
老太太笑瞇瞇地問我:“是要枯一點,還是半枯,全枯?”我一開始沒鬧明白,心裏琢磨,這老太太有意思,我吃麵窩挺樂的一事,我哭幹嗎呀。小朗説:“給她半枯的。”後來弄明白,原來“枯”是武漢話,是焦的意思。半枯就是不焦不軟正好的意思。
撈起來的面窩下凹處因面漿多,所以肥厚,炸成後像個金黃的麵包圈,上面碧綠蔥花均勻密布非常好看。吃在嘴裏,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由於剛起鍋,一口咬下去,外面的脆皮破開後都能感覺到從裏面衝出來的熱氣,帶點鹹鹹的味道,一個樣子普通的早點可就是這麼香得很沒有理由。我一口氣吃了倆。
■第三 天豆皮───讓比薩涼快去
這已經是第三天了,我在痛苦中抉擇是再吃一次熱幹面還是面窩呢。比哈姆雷特還要徬徨無助。小朗跟我説:“走吧,別想了。我帶你去老通城吃豆皮啦。”毛主席當年吃了都讚不絕口呢。那我一定得嘗嘗。
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麵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裏做成1厘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什麼感受都齊全了,比洋比薩不知道好上多少倍。趙本山説過,生活就是一鍋菠菜湯。我説,生活是塊豆皮,層層疊疊,有驚有喜。
還叫了兩碗糊粉湯。糊粉湯是用魚骨熬成的湯加上勁道的米粉。不同於任何其他米粉。濃濃的糊湯,又加上足量的胡椒。旁邊放了一盆油條和馓子,各弄一點放進糊粉湯裏。泡一泡就著米粉吃。米粉是有彈性而且吃口很韌,油條和馓子是嘎嘣脆響的玩意,糊粉湯又比羅宋湯還要濃鮮。我們吃得滿頭滿身大汗,那種感覺,真叫淋漓暢快。
晚上來到傳説中的吉慶街,説是尋覓來雙揚的身影,其實心裏有數為了鴨頸去的。果然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全是大排檔,弄了一盤鴨頸,兩杯生啤,一手搖著扇子,邊享用小食,邊看風情。想到著名的那句法語───C’estlavie.(這就是生活)。
武漢傳統小吃連接
■四季美湯包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供應的小籠湯包制餡講究,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
■老謙記牛肉豆絲
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豆絲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裏攤成皮,切成絲。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
■順香居重油燒梅
可在漢口花樓街上找到,該店的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形如銀菊,味道鮮美。
■老會賓五葉梅
可在漢口六渡橋找到,宴會名點五葉梅不僅皮薄餡鮮,而且造型美觀,形如五葉梅,五角上分別有紅火腿末、蛋黃末、綠香菜、白蝦仁、黑髮菜,五彩繽紛,誘人食欲。
武漢美食小貼士
■李記的熱幹面
在漢正街市場路口,坐車至武勝路朝六渡橋方向走大半站,或是坐車到五馬路後向回走。熱幹面比其他地方貴上兩角錢,不要見怪。
■衝粉子
武漢中午流行吃衝粉子,糯米粉、豌豆粉像藕粉一樣現衝現賣。誰喜歡哪種便可衝哪種。衝粉子不僅方便可口,營養價值也較高。
■燉蓮子
武漢是千湖之省,湖多藕多蓮子多。常有小販當街賣燉蓮子,在前面的挑子上安放有爐子和裝水的鍋,鍋蓋上有若干小圓孔,每孔各放一小筒子罐,內裝蓮子,浸于熱水之中,另備有小碗,小瓢。加了冰糖,解暑養顏,是旅遊過程中清熱去毒的好東東。
■涼食
夏季的武漢,小販多做涼食生意,走街串巷,吆喝叫賣,涼粉擔子裏調料齊全,有一帶孔的小圓瓢,專用來加工涼粉絲。小販動作嫻熟。天熱晚上不想吃東西,要減肥的MM,吃上一碗涼透心,又不會發胖。
責編:李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