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金梅泉:禦窯金磚第五代傳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14:39 來源:

     
    [內容速覽]金磚是大型方磚的雅稱,其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發出金石之聲。金梅泉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在蘇州城邊的陸慕鎮禦窯村,金梅泉的禦窯磚瓦廠很惹眼,因為“禦窯”是明朝永樂皇帝所賜。這塊金字招牌也是濃眉大眼的金廠長最看重的,他特地請人在外墻鑲上了“禦窯”兩個金燦燦的大字。

  金磚是大型方磚的雅稱,其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發出金石之聲。金梅泉祖上就專為皇宮燒制這種細料方磚,到了他已經是第五代了。不久前,金梅泉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進入窯廠陳列室,金梅泉就介紹起一塊乾隆年間的大金磚。他説,北京故宮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門城樓所鋪設的平滑似鏡的金磚都是禦窯燒制的。這是他們金磚家族的驕傲。目前,村裏的幾口古窯已經作為文物保護起來了,現在這口窯是他父親1956年修建的,按照當地政府規劃,窯廠要搬遷新址。

  “制磚用料是窯廠附近不含沙的黃泥,燒磚的燃料則是農糠,考慮到運輸成本,我希望新址的交通尤其是水路交通要便利一點。”儘管新址還沒有敲定,但是58歲的金梅泉還是對窯廠的前途表示樂觀。

  陸慕燒制金磚歷史悠久,永樂皇帝建造紫禁城時,就特地派出官員到陸慕監製金磚燒制。金梅泉的禦窯磚瓦廠基本沿用傳統工藝,從選泥、制坯、烘乾、焙燒到窨水、打磨,一年時間才能燒制完成。其中,在窯裏用文火燒制是最關鍵的一步,“基本上是見煙不見火,包括我在內,能掌握火候的人不到10個”。對於具體細節,精明的金梅泉不肯多言。

  由於是祖傳技藝,第五代傳人金梅泉就要考慮他的接班人問題。製作金磚是累人的活,以前燒磚都是男人,這讓只有兩個女兒的金梅泉為難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他還是花了些時間做通長女金瑾的思想工作。2007年2月,金瑾辭去了原先的教師工作,當着20多位制磚技師的面,從金梅泉手中接過了一塊祖傳的制磚碰板和禦窯金磚專用的三枚監製印鑒。

  雖然是獨傳,但金梅泉坦言,他傳給女兒的技藝,窯廠的大師傅們基本都掌握。“這裡面沒有什麼秘密,因為禦窯村以前就是專門製作金磚的,每家每戶都有作坊,核心技術這些大師傅們都了解。關鍵是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很少有人願意來做。”金梅泉對自己的管理和經營也很有信心。“金磚的製作需要一年時間,今年的訂單去年就做好了,今年的産品是為了滿足明年的訂單。既要滿足市場需要,又要減少存量降低成本,這就要求對市場有判斷和洞察力。”

  事實上,從天安門城樓、新加坡的蘊秀園到日本池田市六角亭,禦窯金磚被越來越多地用在了國內外古跡建築的修繕中。(新華社記者黃海波)

責編:郭翠瀟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