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1978年的初春,冷清的敦煌莫高窟裏突然來了一群人,著名的敦煌學者常書鴻,段文傑拿著鑰匙,親自帶著他們參觀洞窟,講解壁畫,他們神情專注,一個洞窟都沒拉下……這是一群什麼人?他們來幹什麼?為什麼連常書鴻和段文傑這樣的大師都對他們如此看重? |
1978年的初春,冷清的敦煌莫高窟裏突然來了一群人,著名的敦煌學者常書鴻,段文傑拿著鑰匙,親自帶著他們參觀洞窟,講解壁畫,他們神情專注,一個洞窟都沒拉下……這是一群什麼人?他們來幹什麼?為什麼連常書鴻和段文傑這樣的大師都對他們如此看重?
這群人後來根據敦煌壁畫創作出了一部空前絕後的舞劇?《絲路花雨》,被業界稱為復活了中國的藝術瑰寶──敦煌壁畫。他們是來自甘肅省歌舞團,《絲路花雨》的成功從理論上印證了革命導師恩格斯説過的一句話:在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可以演奏“第一小提琴”,與恩格斯這句話非常巧合的是這部舞劇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舞姿──“反彈琵琶”。
這麼偉大的一部舞劇是怎麼誕生呢?這還得從30年前談起……
1976年打倒“四人幫”以後,全國的文藝界都解放了,藝術家們被壓抑了十幾年的創作熱情被釋放出來,新創作的小説,話劇,舞劇層出不窮,當時最著名的有話劇《于無聲處》,舞劇《驕陽頌》等。這時遠在中國西部甘肅蘭州的甘肅省歌舞團也不甘落後,也曾想去學習移植歌頌毛主席的妻子楊開慧的舞劇《驕陽頌》,就在歌舞團派出的人去東北學習的前一天,時任甘肅省省委書記宋平的妻子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程舜瑤到歌舞團的領導説:“全國28個省都演楊開慧,過去文化大革命就搞八個樣板戲,現在我們不能都演同一個題材,藝術貴在創新,敦煌在我們甘肅,那裏面讓人嚮往的東西太多了,太美了,我們能不能傳作一部反應敦煌的舞劇呀?”
(敦煌112窟 經變中的伎樂菩薩)
(1980年絲路花雨劇照)
中國敦煌學的元老常書鴻聽到甘肅歌舞團要搞敦煌舞劇後非常高興,給編導們上了好幾堂關於敦煌歷史的課,因為年事已高,常書鴻先生把具體指引創作者們的工作交給了他的同事段文傑,史維湘等人。
那時的敦煌石窟也沒有任何額外的保護措施,很多洞窟是不上鎖的,也不收門票,來了人可以隨便看。段文傑天天拿著一大串鑰匙,每天早上一個個地挨著叫這群特殊的學生起床,一個洞窟一個洞窟地給他們講解……
甘肅歌舞團的編創人員在各方面的專家和領導的督促和幫助下,幾經週折,創作演出了舞劇《絲路花雨》,這部舞劇後來被稱作中國舞劇史上的里程碑,成為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進入世界三大劇場之首的意大利絲卡拉大劇院演出的文藝團體,當年風靡了整個歐洲,法國的觀眾為了看一眼美麗的舞姿竟然把劇場的大門給擠破了……
30年後的今天,當年那些《絲路花雨》編創人員都已離開了歌舞團,我們這次重新訪問了他們,為大家講述這部著名的舞劇誕生背後的故事。
(付春英)
(賀燕雲)
責編: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