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化遺産博覽月
北京姑娘李歡打算和好朋友在5月18日那天去一趟北京魯迅博物館。“我和小夥伴從小在阜成門長大,‘魯博’的前身魯迅故居是我們經常聚會的地方,魯迅故居門前的兩棵棗樹和魯迅用過的籃子、書桌,我們都記得呢。特別想去那裏看一看。”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規定的“國際博物館日”進入第31個年頭,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活動。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共同的遺産”。
今年的“5?18”,在北京,包括炎黃藝術館、茅盾故居、中國現代文學館在內的26家博物館當天將免費向社會開放。北京市文物局將繼續組織文物鑒定專家為老百姓手中的陶瓷、書畫等“寶貝”進行鑒寶。
儘管如此,隨便問問身邊的朋友,還是有不少人表示,“博物館日好像跟自己沒多大關係,自己一年也去不了一趟博物館”。
在某機關工作的張先生説,如果有人贈送博物館的門票,他會去看一看。但是即便是走進博物館,也覺得展品都“高高在上,讓人親近不得”。
走進展廳,精美的展品中規中矩地“獨居”或“群居”在玻璃展櫃中,旁邊是一張文字極“精煉”的説明牌,上面寫著展品的名稱、年代、發現地點等基本信息。不過百字的簡短説明,還包含一些不認識的專業字詞,打印在一張幾指寬的紙條上,沒有其他詳細信息。於是,許多人參觀博物館時,經常是走近一件展品,不經意地看一眼、讀一讀標簽便離開了。參觀之後除了覺得“到此一遊”,沒有更多收穫。
“展覽是越來越多了,但博物館還是離我們十分遙遠。感覺自己完全是一個無關的局外人”,張先生説。
事實上,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改善這種“讓人親近不得”的模樣。
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鬱説,如今的魯迅博物館很“現代化”。在展示陳列中,科技手段得到廣泛應用。觸摸屏、錄像片等電子媒介的引入,使得展覽不再僅僅是文字與圖片的靜態呈現。
上海博物館則增加了許多互動項目,孩子們可以親手修復唐三彩、鑄造古錢幣、製作銅鏡,還可以學寫甲骨文,用傳統方法拓印字帖。
再比如,首都博物館眼下正在展出的“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官窯瓷器展”設立了互動體驗區,陶瓷愛好者可“零距離接觸”瓷片標本,親手觸摸部分拼合整器和瓷片標本,直接觀賞到這些珍品的胎質、釉色、紋飾。
“能摸標本,能仔細端詳這些古董,還能跟自己家裏收藏的瓶瓶罐罐做對比,長見識!”收藏愛好者李大爺一臉興奮地説。
“讓各種人群都能在博物館找到適合自己的知識,是博物館公眾教育的重要內容”,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永深説。“5?18”,博物館見!(文靜)
責編: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