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的《恰同學少年》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據央視索福瑞機構提供的全國收視率調查顯示,該劇平均收視率為5.26%,最高達到8.92%,為今年以來一套播齣劇目中收視率冠軍。廣大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學生紛紛致電、寫信、上網呼籲要求重播該劇,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曾連續兩次報道了這部電視劇的社會影響及重大意義。為此,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衛視、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近日在北京召集影視界、文化界、理論界、教育界專家以及電視劇主創人員進行研討,挖掘該劇拍攝成功的意義所在和“青春偶像劇”的價值取向。
2004年年末,《恰同學少年》在北京開機,作為一部以領袖人物的求學生活為主題的電視劇,人們很自然把它歸進主旋律,除了注意一下毫無知名度的主演和毛澤東是否相像,似乎很難找到新聞點。3年後,在央視一套播出的《恰同學少年》意外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可,百度的“恰同學少年吧”裏很是熱鬧。有人稱它為“紅色青春偶像劇”,有人質疑它風格太過時尚。不過,更多人表示驚詫和欣喜──國産偶像劇和領袖人物嫁接,比預料中的清新勵志。
《恰同學少年》以青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背景,展現了20世紀初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咏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學子追求真理、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友情、愛情故事。“湖南第一師範在短短幾年出了那麼多人物,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蕭三、李立三……這些人改變了中國近代史,一定有什麼規律。”在龔如飛想象中,那應該是個白衣勝雪、長髮飄逸的年代,只有青春偶像劇這種形式才恰當。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評價説,這部“紅色青春勵志偶像劇”還原了領袖幼稚、懵懂的年輕時代,這樣的電視劇打破了題材的束縛,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凝重的思想內涵和高品位的敘述手法來解讀偉人的高尚人格,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健康的氣息,值得稱道。而片尾曲“天穹高高鴻雁飛,書院深深松竹茂,曉霧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風雨驟”,更像是大時代背景下的青春之歌。
責編: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