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揭曉的國家科技獎迎來“滿堂彩”,四個最重要獎項皆“名花有主”。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人為我們評點今年科學技術獎的新特點。
總體水平上升
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
反映國家科技原始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無論從獲獎項目的總數還是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些項目或者在科學理論、技術原理方面,或者在關鍵技術和系統集成方面有明顯的創新,基礎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應用技術成果得到較大範圍的推廣應用,對推動國民經濟建設、保障國家安全和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潛心研究結碩果
長期積累突破核心技術
獲獎項目絕大多數都是長期研究的結果,其中75%以上的項目經過5年以上的科研攻關,37%以上的項目經過15年以上的長期研究和積累。不少項目在基礎理論、技術原理、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方面都有重要創新,掌握核心技術,體現了很強的系統性、完整性。像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地面機械脫附減阻倣生技術”,在工程科學領域中融入生物科學原理和方法進行工程倣生學研究,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倣生脫附減阻技術與産品。“中國人研究蚯蚓和蜣螂”的發明成果讓國外同行大為敬佩。
以國家需求為導向
解決發展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反應堆”,是世界上首座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核反應堆,其關鍵技術可以直接用於商用堆的設計和建造。高溫氣冷堆示範電站已列為我國2020年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16項重大專項之一。“海相深層碳酸鹽岩天然氣成藏機理、勘探技術與普光大氣田的發現”,累計提交天然氣探明儲量2510.7億立方米,對海相碳酸鹽岩層係油氣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西北地區農業高效用水原理與技術研究及應用”、“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及化學污染物檢測關鍵技術與試劑盒産業化”、“重大外來侵入性害蟲??美國白蛾生物防治技術研究”等項目,對保證我國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佔了獲獎項目一半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了
今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中,有54.8%的項目由企業獨立或參與完成,第一完成單位為企業的項目佔24.29%。在面向市場的技術開發類項目中,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佔77.88%。與此同時,産學研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項目大量出現。在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産學研合作完成的項目佔32.2%。這説明産學研相結合的機制和環境在不斷完善,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在穩步向前推進。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今年非公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佔整個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的20%以上比往年有了明顯的提高。中小型民營科技型企業逐步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鼓勵民眾投入自主創新
評獎導向性得到加強
本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工作進一步擴大了科普工作的獎勵範圍,共有6項科普項目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設立了工人農民科技創新評審組,在保證國家科技獎勵條件標準和水平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基層工人、農民科技創新成果的獎勵,激勵和引導不同層次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共有3項工人、農民完成的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評審機制在完善
權威性公正性更高了
通過規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材料,強調項目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及單篇論文的引用和評價,防止成果拼湊和盲目追求論文數量;加強對推薦材料的形式審查,防止急於報獎的急功近利行為;加強對國家科技獎勵候選人資格條件的審查,防止完成人搭車現象的發生。通過設置網絡評審組,適當縮小網絡評審的學科專業跨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同行評審專家的數量。在初評中取消主審員,避免了過去少數幾名主審專家主導評審結果的局面,提高了專家評審的獨立性和公正性。2006年度共聘請了90位海外同行專家參加網絡評審,回復評審意見125份。海外專家參與評審,對於提高國家科技獎勵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人民日報》 (2007-02-28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