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人都拍外語片:好萊塢的“走出去,請進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09:40 來源:

    今年是墨西哥導演年!

    墨西哥三劍客揚眉劍出鞘,阿方索?卡隆推出《人類之子》,圭拉莫?德?托羅拍了《潘神的迷宮》,而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裏圖更是拍了一部發生在三大洲,涉及五種語言和四個家庭的電影《通天塔》。三部電影,一個是人類不久的混亂的未來,一個是戰爭的過去,一個是當下,都是悲劇性的,都是跨越墨西哥國界的,也都是超越類型的,證明着墨西哥導演整體上一種開闊的視野和揮灑的氣勢。

    其實《通天塔》是有氣魄但是又有缺陷的電影,但是題材加手法可能正好觸動面對全球化不知所措的觀眾,成了得獎寵兒不讓人吃驚;同樣關注人類命運的《人類之子》極受好評,在動作片技術上也有很多新意讓人談論;《潘神的迷宮》則是小片,以兒童和魔幻的視角反觀悲慘的現實。

    全球化──不管你反對還是擁護,這是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從去年到今年的好萊塢電影,這個事實更加明顯地一次次提醒着觀眾。

    墨西哥三位導演拍的都是發生在他國的故事,《通天塔》更是直接面對全球化主題。

    而兩個好萊塢明星出身的大腕導演則拍的是外語片:伊斯特伍德的《硫磺島來信》用的是日本演員,説的是日語,在日本外景地拍攝;梅爾?吉布森的《啟示》用的是墨西哥土著演員,説古瑪雅語,在南美拍攝。當然,還有斯科塞斯得以獲獎的電影是翻拍自港片《無間道》,而香港黑幫片本來也有受好萊塢黑幫片的影響;《面紗》是改編英國小説、中美演員共演、配上法國音樂、取自中國外景;鞏俐則在《邁阿密風雲》演南美毒梟老大的女人。

    其實好萊塢的一貫方針是“走出去,請進來”。發行方面自不用説,近年來在製作上也越來越多選擇海外攝製,取景方便、費用低、人材素質也高。極端的情況是2002年五部獲奧斯卡提名的最佳影片,《時時刻刻》(倫敦),《紐約黑幫》(意大利),《指環王》(新西蘭),《芝加哥》(加拿大),《鋼琴師》(波蘭),沒有一部是完全在好萊塢拍攝的。

    請進來方面,好萊塢從一開始就不斷有歐洲影人加入,二次大戰更使歐洲人流向好萊塢,基本上構成了一次人才大充血;二戰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歐産生一代電影大師,對好萊塢七十年代有極深影響,但這些大師拍的都是個人化電影,鮮有去好萊塢的,倒是東歐導演有鋻於政治環境出走好萊塢並成氣候的,如米洛斯?福爾曼、羅曼?波蘭斯基等。

    至今,好萊塢也不斷從世界各地挖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其實是好萊塢海外人才發掘網,幾乎所有入圍導演和搶眼演員都會馬上接到代理人電話。到好萊塢拍片意味着更多的資金,但也意味着更多受限制,苦樂皆有,今日導演像當年東歐導演或吳宇森那樣徹底移民的人已經不多,大部分在好萊塢進進出出。比如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以《中央車站》一片入圍奧斯卡,之後被好萊塢請去籌拍涉及大牌出資的《聖母升天》,但經過漫長的改本、選角、籌資,他退出該項目,而回到南美去拍了《摩托車日記》,此後又有拍好萊塢喜劇的計劃。

    這其中也許因為地域接近的關係,墨西哥導演進入好萊塢似乎更方便一些,伊納裏圖、卡隆和德?托羅或者能夠邀請大牌明星加盟,或者拍攝了大製作商業片,但同時他們亦會選擇小製作電影,證明其可在好萊塢自由出入的地位。

    中國影人現在也是這個潮流,李安和吳宇森都在好萊塢有一定地位但今年都選擇回中國拍片。張藝謀肯定接受過邀請,而陳凱歌、陳衝都有過拍西片經歷,口碑票房都不算好,跟劇本選擇不好也有一定關係。事實上,從之前外語片導演的經驗來看,進入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很重要,或者口碑好或者票房佳,否則之後就不容易再找投資。(來源:新京報,娜斯)

責編:阿布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