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蛇的“借”毒防身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1日 14:13 來源:新華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1日 14:13 來源:新華社
大多數的蛇天生就能分泌毒液,以在抵禦敵人時咬上一口。然而那些沒毒的蛇怎麼防身呢?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亞洲蛇能捕食某種毒蟾蜍,將其體內的毒素截留到自己的頸腺內,然後用於攻擊敵人。
弗吉尼亞州奧爾德多米寧大學科學家德博拉?哈欽森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説,他們發現了名為虎斑頸槽蛇的亞洲蛇與毒蟾蜍之間的捕食“借毒”關係。哈欽森等人在日本的幾個島嶼上對虎斑頸槽蛇進行了實地測試,在其中一個島上投放大量毒蟾蜍,另外一個島上則一隻毒蟾蜍都沒有,並將兩組蛇與來自日本本州島的虎斑頸槽蛇進行對比分析,本州島蟾蜍分佈極少。
結果發現,虎斑頸槽蛇頸部腺體中是否儲有毒素,完全取決於它們能不能捕到毒蟾蜍進食。捕食毒蟾蜍後,蛇能夠將蟾蜍體內毒素提取,並儲存在頸腺中。一旦受到攻擊,虎斑頸槽蛇就會將毒素重新釋放出來,作為防衛性武器。而生存環境中沒有毒蟾蜍的一組蛇,在遇到危險時,則傾向於轉身逃跑。
研究人員説,許多無脊椎動物都具備這種從飲食中獲取毒素的功能,以作防身之用,比如某些海參、以乳草屬植物為食的某些昆蟲等。而在脊椎動物中,這種在飲食中獲取毒素的現象很少見,而被捕食的毒素提供者同為脊椎動物的情形更是罕見。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進一步研究不同生物間生態關係背後的複雜機制。
哈欽森還説,對虎斑頸槽蛇進一步研究後,他們在其體內鑒別出了6種特殊化合物,將來有望應用於治療高血壓等疾病。(完)
責編:曹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