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於20日上午10時25分在北京安貞醫院因心臟病逝世,終年72歲(2006年12月20日新華網)。
對相聲大師馬季的記憶,每個觀眾心中都有“可樂”的形象。看到這個噩耗,我想到的是,他這麼突然地走了,相聲的文學品味怎麼辦?他走了,相聲的幽默誰來繼承?
馬季的師傅侯寶林是中國相聲的集大成者,他把相聲從街頭賣唱搬入了藝術殿堂。相聲檔次的提升,主要歸功於侯寶林對相聲語言的改造;他對文學語言的錘煉,提升了相聲的文學品味。侯寶林相聲的幽默,是文學語言的幽默,而不是滑稽出醜的笑料。>>馬季與師父侯寶林不得不説的故事
侯寶林大師走後,根據我的觀察,保持了相聲文學品味的藝術家中,只有馬季等鳳毛麟角。無論是對口相聲還是單口相聲,馬季都儘量保持乾淨的語言和高雅的口味。他一輩子都沒有學會油滑,更不會故意去模倣淺薄。馬季繼承了他的師傅的相聲中的精華。
雖然出現了電視,觀眾能夠看到相聲的直觀表演;雖然相聲有説學逗唱等多種手段,但仍然是以説為主的藝術。馬季堅持以説為主,並且把話説好,始終沒有背離相聲的本質特徵。也許馬季不愛唱或者唱不好,但是,他的師傅侯寶林即使善唱,也始終堅持以説為主。
相聲的現狀不能令全國觀眾滿意,連相聲界也承認相聲不景氣。表現是:缺乏諷刺,多是撓癢;沒有深度,多是淺薄;沒有品味,多是扯白;沒有幽默,多是滑稽。除了言論環境外,主要是相聲段子缺少文學品味。馬季即使説的是歌頌相聲,也保持了相當的文學品味。
馬季雖然是學徒出身,但是一生都勤學苦練。他既有豐富的表演實踐,又有較強的創作能力和研究水平,出版了作品選集和理論專著。這就是他有別於現在很多相聲演員的地方。相聲的文學品味從哪來?無疑是從藝術家的修養中來,從藝術家的藝術追求中來。
馬季突然走了,誰來接過他手中的槍?誰來把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相聲藝術發揚光大?誰來捍衛體現相聲檔次的文學品味?(作者:天峰沸騰)
責編: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