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式大片:還能走多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4日 10:09 來源:

    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好萊塢獲得成功,帶動了第五代導演拍古裝武俠商業片走向海外的熱潮。

    14日,《滿城盡帶黃金甲》內地首映。自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好萊塢獲得空前成功後,第五代導演認定古裝武俠片是目前唯一能“衝奧”走向世界的商業片。張藝謀目前已拍攝完畢古裝武俠片三部曲,陳凱歌、馮小剛也進行了嘗試。第五代導演從藝術片到商業片的集體嘗試,基本告一段落。但對於古裝武俠大片嘗試是否成功、利弊得失及前景等,仍然是業界和大眾關注的熱點。

    藝術與商業:負面評論有失偏頗?

    ●“叫座不叫好”比“叫好不叫座”更有價值。

    ●一個餐館只賣海鮮大餐,是很難健康運營下去的。

    新京報:目前大眾和媒體對古裝商業大片惡評很多,但票房表現還不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高軍:商業和藝術可能會有一些交叉,但永遠不能完全統一在一起,我們應該有兩種評價標準。為什麼商業大片會有負面評論,是因為我們還在用過去的標準來看待問題,過去有好評的影片,要麼是革命歷史題材和表現英雄人物的,這其中帶有意識形態的東西,另外就是在國外影展獲獎的藝術影片能得到好評。由於國內沒有商業電影傳統,在這方面是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的,大家可能對突如其來的商業大片有成見。商業電影是以娛樂為主,我覺得對於電影産業的完善來講,“叫座不叫好”比“叫好不叫座”更有價值。

    王中磊:它還是一個電影類型飽和度的問題吧,因為這種古裝武俠大片佔每年票房的大部分,於是也佔據了媒體和觀眾注意力的大部分,現在這種類型片也有飽和的趨勢,觀眾開始有些審美疲勞。話説回來,我覺得老百姓對這些大片的評價不一定是負面為主的。

    如果對老百姓做廣泛和細緻的調查,或許有不同的結果。

    陸弘石:這種局面,其實就説明了中國人還是願意看自己的電影。電影這種文化産品,多數觀眾還是需要文化認同感。至於這種狀況能不能持續下去,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商業大片自身質量是否會提高;第二,觀眾的觀影慾望能否被持續刺激。必須要有各種類型中小型製作加入進來,就像一個餐館只賣海鮮大餐,是很難健康運營下去的。

1/4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