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焦波為自己的爹娘拍攝了1.2萬多張照片和600多小時的錄像。2006年,中央電視臺以這些照片和錄像為基礎,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原創、紀實電視連續劇《俺爹俺娘》,預計將於2007年春節期間播出。
“俺爹俺娘最早是中青報叫出來的”
焦波説自己那時還不敢“認”自己的爹娘,雖然當時山東《淄博晚報》的記者田嵐對他説:“發表時就説是自己的父母,那樣更感人。”但焦波給爹娘拍照時就沒動過要發表的心思,特別是沒有想過當做攝影作品來發表,所以還有很多顧慮。
1997年春節,《中國青年報》將焦波的名字和這對“著名”的老人直接聯絡在了一起。作品發表後,《人民日報海外版》攝影部主任許涿就打電話給焦波,説了三個字:“很感人”。焦波感慨地説,《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對他來説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和鼓勵。
據介紹,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曾出版過《俺爹俺娘》的攝影散文集,2000年外文出版社還以中、英、德、法四種文字出版過《俺爹俺娘》的大型攝影畫冊,但仍是以攝影圖片為主。
“2004年,爹娘都去世以後,我把過去的東西變成了回憶。”焦波説,他每天要坐一個半小時甚至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就利用這段時間寫下“俺爹俺娘”那些照片背後的故事。
這次由崑崙出版社出版的《俺爹俺娘》收錄了焦波大量的回憶文字,余秋雨在評價此書時説:“它們(文字)離不開攝影,但如果離開了,也是上好的親情散文。”
“爹説,這不叫照相,叫‘聶影’”
焦波的情緒也感染了爹娘,爹娘從最初在鏡頭前拘謹地端坐,到逐漸自如地面對鏡頭。甚至爹娘鬥氣時,也可以不理睬旁邊“瞪”著他們的鏡頭,爹的鬍子依然是翹翹的,臉朝向一邊。焦波説,“在兒子面前,父母總是最自然的。”焦波拍照時,爹還幫著糾正鄰居們:“他這不叫照相,叫‘聶影’。不要繃著臉,要的是自然。”
正是這樣,焦波捕捉到了爹娘許多難得的鏡頭,其中的一張照片讓他至今記憶猶新。1998年12月,焦波的爹娘到北京為他的攝影展《俺爹俺娘》剪綵,回去以後娘就病重了。焦波回憶,當時“爹又湊到娘的身邊,俯下身子説:‘我試試你娘發不發燒。’説著,把臉貼在了娘的額頭上。爹説試試娘的體溫,實際上是在親吻娘的額頭,我萬萬沒有想到,當著兒女的面,爹竟用現代人表達情感的方式對娘表示他的愛。”
“社會應當對傳統美德的傳承給予更多關注”
1998年,焦波的攝影展《俺爹俺娘》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時,媒體評論“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唯一讓人落淚的影展”。全國各地爭相邀請巡展,觀眾達百萬人次,被教育專家譽為“一百年都不過時的思想教育教材”。
爹佯説試試娘發不發燒,其實是在親吻娘的額頭。 |
余秋雨認為,孝敬父母這種優秀的傳統品德應在當代中國大力提倡。焦波的行動已經超越了一般家庭之內的孝順和尊敬,他的作品有血有肉地告訴人們何謂中國倫理、何謂東方親情,何謂華夏子民。
針對社會上存在“大學生自私冷漠,缺乏對父母的孝心”的評論,焦波不以為然。他説,每架琴都不缺少琴弦,只要人們去撥動它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響。人們心中也都有孝順那根琴弦,只有不斷地觸動人們心中的“弦”才能改變人的思想,社會應當對孝順等傳統美德的傳承給予更多的關注。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