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少數民族的敬老習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7日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各民族都有良好的尊老敬老風俗習慣。

  景頗族 每年初秋時節舉辦隆重的“敬老會”。青年們打響火槍,放爆竹,爭著請村寨老人到自家竹樓作客接受敬酒。黃昏時分,人們集體跳起“敬老舞”。

  哈尼族 每年農曆臘月十五日為哈尼族的敬老節。小夥子要將小松樹栽在過節的坪場周圍,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小松樹澆下定根水,象徵青年人祝願老人們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侗族 貴州南部地區侗族的老人節定在春天。過節時,寨與寨之間的異性老人們相約到坡上過。節日早上,甲寨男性老人吹著蘆笙向乙寨出發。乙寨女性老人們陪甲寨男性老人們上“老人坡”,他們各自尋找自己過去的相好,談論往昔友情,傾訴當家後的苦衷。到了中午,集體進餐,食罷盡興地唱歌。

  朝鮮族 朝鮮族人平時就很尊敬老人。如果父子同桌吃飯,兒子不能吸煙飲酒。老人出外,全家人立於門前恭送。年輕人在路上遇見老人,要主動讓道問安。老人節定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過節時,各村舉行慶祝會,姑娘們給老人佩戴大紅花,各家主婦端出米酒、狗肉等民族食品,敬請壽星們品嘗。

  白族 雲南大理白族的耆老節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節日裏,村裏70歲以上老人披紅帶彩,被請進花轎,由村裏青年人抬著,全村人跟在轎後,遊村一週後,老人們被邀入村裏設下的酒席,晚輩們都來向老人們祝福。

  壯族 廣西壯族人平時在家裏吃飯時,晚輩要夾好菜給長輩吃,讓好的凳子給長輩坐,路上遇見老人便尊敬地稱呼“大伯”、“阿婆”等,不能提及姓名或用“喂”來代替。

  蒙古族 蒙古族牧民的家常飯是手抓肉。羊大腿肉鮮嫩好嚼,敬奉老人,青年及孩子則吃羊肋、小腿和羊脯。

  藏族 不論是對待自己家裏的還是素不相識的老人,都要有禮貌。老人一般都被安排在光線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住;家中添置衣服,要先考慮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裏要派人一道前往,老人騎馬,陪同的人牽馬步行。

  維吾爾族 見了老人要起立、讓座、施禮問候。進門要讓老人先進,吃飯請老人坐在首席,晚輩不得在長輩面前吸煙、喝酒、口吐粗魯的語言。

  苗族 每當吃飯及盛大民族節日入席時,年輕人要讓老人坐上席,老人吃菜後,年輕人才能舉筷夾菜。當老人碗裏的飯快吃光時,年輕人要起來主動添飯,老人飯畢,還要遞毛巾給老人揩嘴擦手。

  錫伯族 見了老人和長輩要“打千”,就是把左腳向前邁半步,雙腿下屈,雙手按在左膝蓋上問好。每逢過年,兒女們要給父母叩頭拜年,然後再給其他長輩拜年。

  傣族 分了家的兄弟都樂於贍養老人,老人要跟哪個兒女生活,全由老人決定,無兒無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輩上有瓜葛的親友,被投靠的晚輩把老人視若親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稱,養老送終。

  拉祜族 老人一般都住在陽光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冬天早上,家人起床後要給老人準備好菜。每逢喜慶佳節,好茶好酒先敬老人。晚輩給長輩敬茶、酒,要雙手舉過頭,以示敬重。葛中凡 文 摘自《大公報》

責編:郭翠瀟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