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代記憶:北京早年歇後語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7日 08:52 來源:人民日報

  歇後語,北京人叫做俏皮話。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舊的事物淘汰了,一些歇後語也隨之在人們生活中消失。早年一些經常挂在人們嘴邊的俏皮話,而今已經沒人提起。

  “扛梳頭箱送嫁粧──高脖兒” 過去購買大的物件,如木箱、梳妝檯、木櫃等,都是讓人扛回家,這種扛夫,俗稱“高脖兒”。把東西放在頭與背之間往家運,途中不能休息,一路低著頭,窩著脖子前行。這個歇後語比喻某人被人家語言頂撞,受了人家的窩脖氣。

  “老太太上電車──別吹” 指有人愛説大話。民國以後有了有軌電車。那會兒,每個售票員都有個銅哨,乘客都上完車後,一吹銅哨,司機聽見哨聲就開車。因為老太太走得慢,怕售票員一吹哨,車開了趕不上,所以才借用“別吹”的説法。

  “八仙桌上擺夜壺──不是盛酒的傢伙” 早年北京特別冷,半夜小解用夜壺(便壺)在被窩裏小便。此歇後語是説明什麼物件幹什麼用,不能亂來。與夜壺有關的歇後語還有如“夜壺沒把──難拿”,“夜壺打了把──光剩嘴了”等等。

  “馬勺上的蒼蠅──混飯吃” 過去盛飯用的勺子,大都是木頭做的,稱為馬勺。這句歇後語表示幹工作沒什麼勁,湊合著。

  “小鋪兒的蒜──零揪” 小鋪是指過去專賣生活用品的油鹽店。那時絕大多數人收入低,油鹽店把成辮的蒜零星出賣。這句歇後語是指一個人説話、辦事不痛快,零打碎敲。  崔金生 文 摘自《文史雜誌》

責編:郭翠瀟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