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竹刻喚起的記憶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7日 11:46 來源:人民日報
| |
嘉定竹刻 |
| |
嘉定竹刻作品 |
11月10日起,“嘉定竹刻展”在上海嘉定陸儼少藝術館與世人相會。這是嘉定竹刻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展覽,200余件展品中有80件是先輩竹刻家包括上溯到明代的傳世竹刻珍品,其中上海博物館借展20件,揚州博物館借展5件,又借得私家藏品20件,終於蔚為大觀,在觀眾裏喚起共鳴。
去年12月,“嘉定竹刻協會”成立,接著為全區中小學校美術教師舉辦了3個月的竹刻學習班,總共80人接受了竹刻培訓。今年6月,“嘉定竹刻”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此舉有力地推動了人們對嘉定竹刻的關注,此番“竹刻展”由此籌辦起來。
嘉定竹刻起于明代中葉,盛于清朝康乾時期,名家迭出。這門藝術以傳統的文人書法繪畫為基礎,在小件竹片竹筒竹根上飛騰想象,展現刀功,製成的工藝品以筆筒、香熏、臂擱為主,也有人物圓雕。史載,1703年康熙第四次下江南巡視,在蘇州見到嘉定竹刻名家封錫祿、封錫璋兄弟的圓雕竹刻,愛不釋手,即宣詔封氏兄弟同時進京,以藝值皇宮養心殿。目前北京故宮有一些竹刻珍品,主要是在此前後收藏的。
嘉定竹刻的興起,與明清之間此地遍野竹林,民間富庶,文人眾多有關。但是歷史環境變遷,現代嘉定竹林不復盛況,傳統書畫空間有限,竹刻工藝急劇衰落。遭遇“文革”之時,眼看到了絕技絕跡的地步,幾乎失傳。
改革開放之風喚醒了沉寂的嘉定竹刻,竹刻藝人們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又逐漸聚攏,成立了“竹刻社”。1988年,縣博物館內設置“竹刻工藝部”,收集和研究竹刻藝術。當時有王威、張偉忠等一批年輕人進入竹刻藝術世界,潛心琢磨,承傳技藝,使嘉定竹刻出現了復蘇的勢頭。
但是,傳統竹刻又是一門寂寞的藝術,工藝流程繁複,雕刻耗時勞神,製成品的防裂保存也是一個難以言道的難題,有的藝術品歷經數百年不龜裂,有的則在乾燥環境下裂損,此間的規律還需把握。更兼市場有待開拓,身邊商潮涌動,進入20世紀90年代,原已聚攏的竹刻人才漸漸散去,嘉定竹刻被戲稱為“一個人的藝術”。
好在進入新世紀以來,嘉定經濟飛速發展,當地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加大了對文博事業的投入。嘉定竹刻以其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藝術魅力,成為接受政府重點扶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而當年投身竹刻藝術的王威、張偉忠等人,在藝術創作的寂寞中堅持至今,已成為嘉定竹刻的領軍人物。目前,嘉定竹刻協會有會員50余人,涌現出丁黎良、王樂平、蔣玉銘、蘇玉蓉、周鏗、莊龍、羅一農等竹刻新人。他們的年齡呈梯形結構,一批二三十歲的新人在竹刻界嶄露頭角,當是嘉定竹刻希望之所在。
此番“嘉定竹刻展”是一次大檢閱。它不僅要保存城市的記憶,更在於呼喚嘉定竹刻的明天。(錢江)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