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肯尼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長基武薩?基布瓦納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言。新華社照片據新華社內羅畢11月6日電2006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本月6日至17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包括130名各國環境部長在內的超過6000名代表與會,他們將討論一系列涉及氣候變化對全球環境影響的問題。
最新公佈的科學調查報告顯示,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尤為突出。英國災難緊急救援委員會成員之一的蒂爾基金會近日發表一份報告説,受環境問題影響,全球已有25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數字將在50年內增加到兩億。
報告主要撰寫人、英國氣候學家約翰?霍頓説,科學家預計,隨著氣候變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將會愈發乾燥,而世界另外一些地方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洪水氾濫的情況。
全球變暖對非洲産生了重大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已經有數百萬人因氣候變化淪為背井離鄉的“環境難民”。肯尼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上的積雪越來越少,影響了山體附近河流的水源補給,並對農業産生了重大衝擊。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被迫遷徙到遠處尋找水源,有的甚至為爭奪水和土地而發生了流血衝突。
英國政府首席經濟學家、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負責撰寫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不對溫室效應採取適當措施,全球將出現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經濟大蕭條。
聯合國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也指出,全球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2004年創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馬克?奧利韋3日在日內瓦説,2005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創下新高,達到379.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儘管讓人憂心的環境問題不少,但也有讓人感到欣慰的好消息。聯合國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雖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斷提高,但工業化國家2004年每生産1美元産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1990年下降了28%,這説明與過去相比,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有所減少。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沃?德博埃爾表示,有關國家如果能儘快落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就“非常有希望”達到《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來源:蘭州新聞網)
責編:戴昕